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綱要上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綱要上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第21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學設計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部編版歷史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七單元《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為第七單元第一課,課標題為《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一方面從本課的課程內容分析,《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一課共分為三個子目: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三個子目層層遞進,在時間和邏輯上相銜接。另一方面從教材的單元編排分析,第七單元占據重要地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的主要內容為辛亥革命爆發以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況。1911年-1919年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宣告失敗。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內容為十四年抗戰及人民解放戰爭。自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革命有了堅定的領導核心,在黨的領導下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第七單元對上承接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對下開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是結束,也更是新開始。學生情況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學習過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及國民大革命相關知識,對于基本史實有了解;但同時,學生剛剛升入高中,尚缺乏系統多方面探索歷史事件之間聯系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注重創設歷史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新情境的創設下圍繞關鍵概念和基本問題進行自主探究,不斷加深對歷史學科性質的認識。
教學目標
【唯物史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本課以重探紅船啟航為主線,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重新審視百年黨史之啟航,從歷史發展觀的角度認識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對中國革命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遠影響。【時空觀念】以地圖的形式呈現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情況及北伐戰爭路線,以時間軸的形式梳理1911年-1922年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歷程,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在具體的時空下考察歷史的能力,形成時空觀念的歷史思維方式。【史料實證】通過圖片、文字等史料,讓學生研讀史料,進行五次探究。如呈現五四時期的報紙雜志和相關專著,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政黨政策的變化等內容,闡釋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分析共產黨誕生所帶來的開天辟地的影響。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歷史解釋】通過播放紅船啟航視頻,講解中共一大背后的故事,認識到中共一大的成功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讓學生講好紅船故事,體會紅船精神,培養學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家國情懷】設置活動,重現中國代表拒簽巴黎和會歷史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歷史人物——顧維鈞拒絕簽字的心境。認識到中華民族面臨的危險局面,思考當時青年的時代責任和中華民族的出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教學難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情景教學法、史料教學法
板書設計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百年不易,重探啟航風云變幻: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紅船啟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同床異夢: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初心永續:共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呈現習近平有關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講話: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紅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時的講話我們一定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我們不能忘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繼續高舉革命的旗幟……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時的講話【教師講述】同學們,上課啦。請同學們看這兩段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們常常提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你們認為黨的初心是什么?……學生回答……同學們回答的很好。黨的建立已逾百年,成功之路上歷經無數磋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想走的更高更遠,就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出發的起點。今天我們就回到起點,重探啟航,重探初心。接下來我們進入本課的學習: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本課學習一共分為四個小節:風云變幻: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紅船啟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同床異夢: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初心永續:共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要認識到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認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以及認識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 學生閱讀講話內容,回顧已學知識和時政內容。學生回答:初心是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反侵略、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壓迫、為人民謀幸福謀復興…… ①從時政講話引入課程內容,聯系現實讓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主題——百年不易,重探啟航。②通過對本課課程內容的結構劃分,讓學生清楚知識脈絡,呈現課標要求,明確學習重點。
一、風云變幻: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教師活動】呈現史料,引導學生閱讀并分析史料。【教師講述】作為一戰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派出顧維鈞等五人組成的代表團會議,參加巴黎和會,提出了七項條件。但是結果怎么樣?中國的要求得到滿足了嗎?中國當時面臨怎么樣的局勢?材料一、1919年1月,27個(一戰)戰勝國在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是一次主要戰勝國分配戰爭勝利果實和由他們主導建立世界新秩序問題的會議。……中國在大戰中參加了協約國方面,也以戰勝國的資格派出由顧維鈞等五人組成的代表團會議。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了七項希望條件:廢棄勢力范圍;撤退外國軍隊、巡警;裁撤外國郵局及有線無線電報機關;撤銷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歸還租界;關稅自主等。接著,在中國留歐學生要求下,又提出了取消“二十一條”的要求。但兩項提案一提出就被和會最高會議所拒絕,理由是不在和會權限以內。……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國家權益仍然受到損害。——王檜林《中國現代史(1919-1949)》2、【教師講述】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中國的局勢,真稱得上“風雨欲來山滿樓”啊。接下來我們來看五四運動前的一些報紙的有關情況報導,進一步分析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解讀材料需要找到其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同學們可以分為小組討論,找出關鍵詞句,再根據材料內容及所學知識分析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4月30日,英、法、美三國會議邀請日本參加,拒絕中國代表出席的情況下,因日本的堅決要求決議把德國在山東的所有權益讓與日本,并寫入《凡爾賽條約》,日本是否把山東權益轉交給中國,由中日雙方直接交涉。——章開沅 朱英主編《中國近現代史》,河南大學出版社,第424頁探究一: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教師活動】標注重點詞句,聽取學生的回答,并給予鼓勵和點撥。隨后展示答案:總的來說,五四運動爆發,是中國社會整體演變和國際社會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民族危機:帝國主義加緊侵略,民族危機加深。(2)矛盾激化;北洋政府對外妥協對內鎮壓,激起人民反抗。(3)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4)階級基礎:民族工業進一步發展,工人階級隊伍壯大(5)導火索: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教師講述】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就是那最后一根稻草,壓垮了中國人民的最后希望。公理在強權面前變得一文不值!國人郁積已久的憤怒最終化為革命的烈火,燒向帝國主義列強和腐朽的北洋政府3、【教師活動】展現五四運動愛國青年游行和工人罷工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初中所學知識和教材內容完善表格。 【教師活動】呈現參與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拒絕簽字的報道:【教師陳述】受迫于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北京政府在巨大壓力下釋放了被捕學生,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也拒絕在合約上簽字。這是愛國青年的偉大勝利!這也是愛國工人、愛國商人、全民族的偉大勝利!今天課堂上我們就重現歷史,我們請一位同學扮演顧維鈞。假如你是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做出拒絕簽字的宣言,你會懷揣著怎么樣的心情?是慷慨激昂?還是悲憤呢?【教師活動】抽一名同學扮演顧維鈞,情感飽滿地作出拒絕簽字地演講,并對該同學給予鼓勵和肯定,強調當代青年責任與歷史使命。5、【教師陳述】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以釋放被捕學生和拒絕在和約簽字而告終,但五四運動的影響深遠,李大釗在歡迎《歡迎陳獨秀出獄》一文中,有過這樣一句評論: 我們現在有了很多化身,同時奮起。好像花草的種子,被春風吹散在遍地。 ——李大釗《歡迎陳獨秀出獄》,《新青年》(1919年9月16日)【教師活動】根據教材內容,歸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展示在多媒體上。歷史意義:(1)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2)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3)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教師陳述】五四運動影響深遠,對于近現代以來的中國革命來說,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我們之前學到了辛亥革命爆發,標志著中國革命進入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而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里呢?6、【教師陳述】五四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其中最重要的的廣泛傳播了什么新思想?對,就是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是怎樣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五四運動中有哪些“新力量”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呢?接下來,老師呈現兩段史料,同學進行閱讀分析,同樣的勾畫關鍵詞句,提取信息,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以前有人如梁啟超、朱執信,也曾提過一下馬克思主義。……不過以前在中國并沒有人真正知道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比飛機飛得還快。……七十多年馬克思主義走得那樣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這樣快。因為它走得這樣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運動以后,很快就曉得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勢力的口號。在這以前,哪個曉得提這樣的口號呢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方針》,李忠杰,李明華主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年,第136頁。到1919年之后,受五四運動的有力推動,《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刊物上,以大量篇幅發表了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經驗和社會主義的理論文章。……這樣,五四運動就使新文化運動內容發生了根本變化,進入了介紹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引起了廣大青年的巨大興趣,全國各地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組織和刊物大量出現。在北京,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領導下,鄧中夏、何孟雄等秘密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在湖南,毛澤東、蔡和森等人在長沙組織“新民學會”,創辦了《湘江評論》;——閆志民:《五四運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探究二: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有哪些“新力量”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教師活動】標注重點詞句,聽取學生的回答,并給予鼓勵和點撥。隨后展示答案,存在有三種“新力量”:(1)新希望:巴黎和會失敗使中國人意識到“西方不亮”,而十月革命給中國帶來了新的希望,意識到群眾和工農的力量。(2)新途徑:五四運動后,全國各地出現大批報刊及團體宣傳、研究馬克思主義。(3)新知識分子:涌現出一批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成為馬克思主義廣泛流傳的標志和主導力量。【教師講述】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著反作用。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在先進思想的影響下,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有識之士提出并推動在中國建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個子目的學習。回到黨成立的起點,去看紅船揚帆起航! 1、學生解讀史料,了解到一戰后的中國遭遇了嚴重的外交失敗,強權戰勝了公理。對五四運動前中國面臨的危急局勢有一定的了解。2、分小組討論,學生從報刊中找尋關鍵詞句,從不同角度總結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3、閱讀教材,梳理五四運動的發展過程,完善表格。4、根據教師要求,扮演顧維鈞,做出拒絕簽署合約的宣言。還原當時令人慷慨激昂的歷史場景。根據教師陳述及多媒體展示,進一步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跟隨教師的設問,思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究竟意味著什么。6、學生通過分析史料,得出結論,回答教師的問題。認識到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并分析有哪些積極因素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 ①利用史料引入五四運動時代背景。設置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此誠危急存亡之秋”,調動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同時也引入對五四運動爆發原因的探究。②選取一手史料,從民國時期的報紙中選取五四運動前的有關報道,讓學生接近歷史的原貌,從史料中分析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③五四運動發展概況比較簡單,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且以表格形式梳理五四運動的發展過程,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④創設歷史場景,讓學生體會歷史人物的心境,由學生扮演拒絕簽字的中國代表。體會歷史人物的真情實感,引起學生的共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⑤以李大釗的話引入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的總結歸納。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利用問題切入,帶領學生用辯證思維思考,突破本課的學習難點。⑥通過教師陳述引導學生關注五四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再利用相關史料,提取關鍵詞,理解五四運動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⑦合理整合知識點,以三個“新”歸納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積極因素。加深學生對于歷史事件之間聯系的思考,培養學生以聯系發展的歷史觀認識歷史,培養唯物史觀。同時也為下一節紅船啟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鋪墊。
二、紅船啟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教師講述】黨的誕生是歷史合力的產物,接下來老師為同學們展示一些圖片和文字材料,同學們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歸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有哪些?探究三: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部分原稿)(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1920年,全國工人發展到194.60萬人,其中上海有近51.38萬人,占全國工人總數四分之一。——《上海勞工狀況》1920年維經斯基一行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會見了李大釗和陳獨秀等激進知識分子……長期以來苦于找不到一種救國救民的根本辦法,對社會主義只有向往卻無系統知識的陳獨秀,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被列寧的理論折服了……陳獨秀在報告里講,自1921年10月至1922年6月和1923年上半年,從共產國際得到關于黨的活動經費一項,就分別是16655元和15000元。而中共自己除1921年前后自籌到1000余元外,再無其他款項入賬。——楊奎松《“中間地帶”的革命》,山西人民出版社(三位一大參會代表)【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解讀材料,請數位同學分別給出自己的答案,隨后用多媒體展示答案,并囑咐學生做好筆記。根據材料呈現順序,答案內容依次呈現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原因: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組織基礎: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為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奠定了組織基礎。階級基礎:工人階級壯大國際條件: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以俄為師,接受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支持。醞釀:以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代表的新青年,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決議建黨。2、【教師陳述】在眾多歷史因素的影響下,1921年7月23日,十三位代表在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召開了中共一大,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有三項:①確定了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②明確了黨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③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陳獨秀任書記。一大原定于在上海舉行會議,后轉移至嘉興南湖紅船。紅船是黨啟航的地方,承載著黨的初心和使命,也誕生了我們偉大的紅船精神。關于紅船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 接下來老師將給大家播放一段視頻,今天我們重新回到那段歷史,去看紅船啟航的故事,體會革命先輩們的堅定與無畏,澎湃與熱血,同樣也有不易與艱辛。看完視頻請同學們交流感受和想法。【教師活動】跟隨陳述展示一大代表圖片、上海會址圖片、紅船圖片以及紅船精神,播放視頻。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積極回應,帶動課堂氣氛,弘揚紅船精神。(視頻梗概)視頻首先簡單介紹了王會悟女士,以王會悟女士的視角,講述了當時有暗探查探,會議被迫中斷,從上海轉移到了嘉興南湖紅船之上,最后在紅船上大家莊重宣誓:“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共產黨萬歲!”3、【教師陳述】會議召開雖經歷波瀾,但有著與會代表的堅定和當機立斷,有著王會悟女士的靈活應變,有著共產國際的援助,最終會議成功召開。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從此改天換地。關于黨的成立,毛澤東曾引用莊子的一句話: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莊子·人間世》習近平在慶祝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里也提到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慶祝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那么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帶來的深遠意義?同學們根據材料和教材內容,歸納一下。【教師活動】根據講解播放多媒體內容。【教師陳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如何理解這個“新”字?新在哪些地方呢?(講述關鍵詞,引導學生回答即可)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型政黨——中國共產黨新的奮斗目標——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4、【教師陳述】自1921年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是不斷成長發展的,這一點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政黨政策的變化就可以看出。請同學們閱讀三則材料,分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經歷了怎樣的政黨變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史料,呈現答案: 對現有其他政黨、應采取獨立的攻擊的政策……我們應該始終站在完全獨立的立場上,只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關系。——《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俄文譯稿)》1921年7月 只有無產階級的革命勢力和民主主義的革命勢力合同動作,才能使真正民主主義革命格外迅速成功。——《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決議案》1922年7月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發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議決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作,共產黨黨員應加入國民黨。——《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中共三大,1923年6月探究四: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政黨政策的變化歷程?從政黨政策的變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一大時,成立之初的中國共產黨采取的是不與任何政黨建立聯系的政策。中共二大召開時,黨對中國現階段革命形勢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采取較為緩和的政黨政策。三大時,工人運動受挫,中國共產黨正式確定與國民黨“黨內合作”。結論: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有與國民黨合作之必要性,合作以圖革命。中國共產黨是不斷前進發展的黨 1、學生分析材料,得出結論,從思想、組織、階級、國際等方面歸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2、根據多媒體展示內容梳理中共一大的主要內容。隨后學生觀看視頻,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體會紅船精神。學生根據所學及教材知識歸納中共共產黨成立的意義。跟隨教師的引導回答4、學生分析三段史料,分別得出結論,認識到中共初期政黨政策變化,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不斷成長。 ①利用史料探究問題,突破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培養學生形成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②以視頻的方式重現歷史。還原歷史場景,讓學生感悟紅船精神,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的歷史核心素養。學生觀看視頻后情緒激昂澎湃,為接下來講解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做鋪墊。③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特別是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是本課的學習重點之一。以毛澤東和習近平的評價引入問題,隨后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歸納。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和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④利用中共一大二大三大政黨政策的史料,讓學生閱讀分析,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縱向對比,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認識到黨的不斷進步,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⑤工人運動受挫,中共共產黨正式確定與國民黨合作,為下一節:同床異夢: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做鋪墊。
三、同床異夢: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1、【教師陳述】國共合作是怎樣達成的,我們前面講到了工人運動受挫,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指引下,決定與國民黨合作。那么從國民黨的角度看,為何要與共產黨開展合作呢?現在讓我們重走孫中山先生十年革命之路,同學們能從中得出什么結論?【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答問題,認識到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走不通,國民政府有與共產黨合作之必要。展示孫中山先生與蘇俄特使越飛會見的報道圖片。【教師陳述】孫中山先生與蘇俄越飛會見,對于國共合作以及共產國際援助中國革命的相關事宜進行了討論,從此可見,國共合作達成還離不開共產國際的幫助。接下來我們對國共合作達成的背景進行總結:共產黨:①工人運動陷入低潮②力量弱小,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需要國民黨:③孫中山吸取革命的經驗教訓,欲改組國民黨外部:④共產國際的幫助2、【教師陳述】國共合作達成最重要的兩次會議就是中共三大和國民黨一大了。中共三大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主要內容為通過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黨內合作。國民黨一大1924年1月召開,主要內容為通過宣言,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標志著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國共合作基礎是新三民主義,合作方式為黨內合作。【教師活動】3、【教師活動】展示國民革命軍北伐路線示意圖,帶領學生對國民革命的過程進行梳理。【教師陳述】以國共合作為特征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加速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國民革命很快就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4、【教師陳述】隨著革命高潮的到來,危機與斗爭也在暗處蓄勢待發。統一戰線內部爭奪領導權的斗爭愈演愈烈,尤其是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后,統一戰線更是岌岌可危。國共合作的破滅則是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汪精衛7月15日在武漢分共。【教師活動】跟隨講授,呈現多媒體內容,引導學生從失敗原因中分析可以汲取的教訓。5、【教師講述】國民革命雖然最終失敗,但也產生了重要的歷史作用,深刻影響著中國革命的進程,中共黨史大家——楊奎松先生就對國民革命有著極高的評價。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材料,分小組討論,國民革命有哪些歷史作用。【教師活動】呈現材料,并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探究五。對答案進行梳理總結。探究五: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 1、學生回顧1911-1922年間孫中山的革命之路,足見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坎坷,國民黨需要與共產黨合作。2、學生聽講,跟隨教師對中共三大及國民黨一大知識進行梳理。3、學生跟隨教師看北伐路線圖,基本清楚國民革命的發展進程。4、學生認識到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標志著國共合作破滅,認識到失敗原因,并從中分析經驗教訓。5、學生分小組討論,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 ①以時間軸的形式梳理孫中山先生十年的革命道路,培養學生的縱向思維能力,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問題。以表格總結國共合作的背景,有利于學生系統掌握知識,構建知識框架。②中共三大與國民黨一大有關知識相對較簡單,故以教師口述和多媒體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③以路線圖+文字的形式梳理國民革命進程,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歷史核心素養。4、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國共合作,對于國共破滅原因有一定了解,且這個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引導學生從失敗原因中總結經驗教訓,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⑤認識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是課標要求之一。以黨史大家楊奎松對國民革命的評價為材料,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課堂小結 (課堂小節示意圖)【教師活動】從李克強總理所做報告中截取“我國發展新的偉大成就”。【教師陳述】這是今年李克強總理所作的2022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疫情影響下,我國仍然穩步向前發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其中黨的領導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黨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誓言與初心。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作為當代青年,我們也應該牢記使命,向黨看齊,不忘初心。愿在座諸君皆能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奉獻者、建設者和見證者!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七單元——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的第一課。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課學習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認識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認識中共誕生并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認識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等史實。百年黨史,始于紅船。百年黨史是黨的成長發展史,更與百年以來在黨的帶領下,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彼此交織。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懷揣著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故而本課以百年不易,重探啟航為線索,重走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歷史,試圖重探那段澎湃激昂的歲月,弘揚偉大紅船精神,激勵當代青年承擔時代責任,共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課程內容涉及五四運動、共產黨的誕生、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知識體系龐大,因而課堂容量較大。如何有效整合教材資源,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如何設置課堂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形成……我在這些方面仍有欠缺,望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我定會虛心接受,認真改正,不斷進步。
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惠安县| 临洮县| 黑龙江省| 和静县| 南宁市| 高邮市| 龙岩市| 隆子县| 永春县| 永清县| 手机| 麻栗坡县| 华池县| 镇沅| 胶南市| 哈巴河县| 静宁县| 天祝| 阿拉善右旗| 昂仁县| 石林| 江阴市| 丹凤县| 肃宁县| 吕梁市| 阳谷县| 明光市| 尚志市| 西宁市| 汉源县| 志丹县| 衡东县| 托克托县| 朝阳区| 油尖旺区| 祁门县| 丰城市| 泸水县| 文山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