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覺醒年代 · 青年群像——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能夠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了解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力量,其中青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2.時空觀念:展示北伐路線圖,緊跟革命青年步伐,引導學生了解國民大革命時序,認識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的歷史作用。3.史料實證:通過史料探究,認識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青年人面臨救亡圖存的新選擇。4.歷史解釋:對本課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形成較為客觀的歷史認識或提出自己的見解。5.家國情懷: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感悟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精神,感悟知識青年在民族危機中所表現出的責任與擔當。教學重、難點重點:五四運動的意義;難點:國民大革命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播放視頻)《一份特殊的警察檔案》真實還原了新文化運動倡導者陳獨秀在五四時期的一次冒險行動。從揮斥方遒的書案到散發(fā)宣言的街頭,陳獨秀走了多久?今天,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近中國的20年代,因為那時的他們正青年!一、啟蒙與行動:他們從五四走來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人身遵新陳代謝之道則健康,陳腐朽敗之細胞充塞人身則人身死;社會遵新陳代謝之道則隆盛,陳腐朽敗之分子充塞社會則社會亡。自覺者何 自覺其新鮮活潑之價值與責任,而自視不可卑也。奮斗者何 奮其智能,力排陳腐朽敗者以去,視之若仇敵,若洪水猛獸,而不可與為鄰,而不為其菌毒所傳染也。——陳獨秀《敬告青年》問題一:在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對青年人提出怎樣的要求?(問題引領,新文化運動激發(fā)青年人的自覺與奮斗,給中國以希望。民族危機之下,青年學生示威游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青年群體成為1919年中國的記憶符號。)陳獨秀不主張將五四運動定為單純的愛國運動,因為它具有特有的精神,“就是(一)直接行動;(二)犧牲精神”,“直接行動就是人民對于社會國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動,加以制裁”。五四運動具有“犧牲精神”,指“行動”不能輕易達成目標,必以大的付出和犧牲去換取行動的結果。 ——摘編自陳獨秀《五四運動的精神是什么?》1920年“群眾運動必拌(伴)著個人運動,才顯精神”。所謂個人運動“一是個人學行的砥礪,一是個人的犧牲”。因為中國是“一個無有組織的社會”,因此“改造社會”,“第一步是改造自己” ,“養(yǎng)成社會的責任心”,“先作零零星星的新團結,在這新團結中,試驗社會的倫理,就以這社會的倫理,去粘這散了的中華民國”。 ——摘編自傅斯年《青年的兩件事業(yè)》探究一:五四運動具有哪些特殊的意義?(突出歷史解釋,師生互動,借助陳獨秀的思考,引導學生認識到五四運動對于青年人的意義——救國道路的再突破——思想啟蒙與行動救國有機統(tǒng)一。)勞動界諸君呀!十八世紀以來的“德莫克拉西”是那被征服的新興財產工商階級,因為自身的共同利害,對于征服階級的帝王貴族要求權利的旗幟?!缃穸兰o的“德莫克拉西”乃是被征服的新興無產勞動階級,因為自身的共同利害,對于征服階級的財產工商界要求權利的旗幟。 ——陳獨秀《告北京勞動界》問題二:五四運動之后的新文化運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突出史料實證,借助思想論戰(zhàn)、報刊雜志等方式,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中國往何處去,青年群體面臨選擇。)二、覺醒與選擇:他們向信仰走去“我對于絕對的自由主義,無政府的主義,以及德漠克拉西主義,依我現在的看法,都只認為理論上說得好聽,事實上是做不到的?!拔铱炊韲降母锩菬o論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棄而不用,單要采取這個恐怖的方法。”——毛澤東(《新民學會資料》)問題三:新民學會的目標是“改造中國與世界”,幾經周折,青年毛澤東選擇哪一個主義?(突出史料實證,借助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轉變,展現1920年代中國青年的信仰選擇。)(1)黨的最低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2)黨的最高綱領: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節(jié)選《中國共產黨宣言》探究二:為什么中共“一大”懸在半空,而中共“二大”就腳踏實地了?(突出歷史解釋,通過對比中共一大與二大,展現年輕的政黨——中共的誕生與成長。)三、試錯與成長:何故青春不延年問題四:陳延年是誰?(觀看視頻《以己之壽,延國家之年》,介紹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員,展現青年群像。)青年之一:陳延年我們的黨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地上生出來的,更不是從海外飛來的,而是在長期不斷地革命斗爭中,從困苦艱難的革命斗爭中生長出來的,強大出來的。——陳延年 《告同志》(教師介紹國民大革命背景)青年之二:周恩來(最年輕的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教師介紹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礎,通過青年周恩來的經歷,闡釋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特點。)青年之三:周士第(黃埔軍校一期生,葉挺獨立團第一營營長)(突出時空觀念,通過北伐路線圖,跟隨葉挺獨立團重走北伐路。)“不要為國民黨抬轎子,不要做國民黨的‘姨太太’ 。老頭子糊涂極了,他不相信工農力量,對蔣介石破壞國共合作、排斥共產黨人的陰謀視而不見,不敢跟國民黨右派斗爭,將會把革命斷送?!? ——陳延年問題五: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突出歷史解釋,分析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實現還不到兩年半……到大革命失敗也只有六年。在大革命失敗時,毛澤東不到三十四歲,陳延年、周恩來、周士第等只有二十多歲。)為加強黨對農運的領導,陳延年和其他領導人在廣州共辦了六屆農講所,并親自擔任兼職教員,為革命培養(yǎng)了一批有組織領導才能的人才。在陳延年等黨的負責人的關懷、支持和領導下,廣東農運得到迅速發(fā)展,成為全國農運先驅。四、結語1920年代的中國,是青年的中國,陳獨秀、毛澤東、陳延年等無數的青年,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用自己的行動乃至于生命踐行信仰。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所有人,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安徽合肥有條延喬路,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青年覺醒,大道同行!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