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教學設計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一種歷史觀,又稱為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方面考查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全球史觀可以讓學生從整體性把握歷史的發展。教學背景分析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本課內容屬于中國古代史-明清史的內容,共分經濟、文化兩個方面,其中文化方面又分思想、文學和科技三個內容。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對明清史相對比較熟悉,所以本課從整體和重點兩個角度進行設計。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分析】總體目標:了解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重要變化。能通過文字、圖片等資料,總結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變化與發展(素養目標:史料實證)。能通過史料分析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發展的局限性(素養目標:唯物史觀、史料實證)。能通過閱讀史料對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變化與發展進行評價,培養學生辨證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素養目標: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通過認識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發展、世界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素養目標: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思想領域的變化教學難點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圖片 歷史地圖 文字材料 多媒體(二)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板書設計第15課 盛世下的危機(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天朝:盛世西方:后浪世界:變局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通過兩張圖片對比引入新課 對比性導入引發學生上課興趣一、天朝:盛世 用明清時期的疆域版圖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從而引出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表現。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迅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從而得出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變化與發展。用史料分析明清“盛世”中新生因素,進行重點內容。用圖表的形式強化天朝“盛世”的局面,為后面的講述埋下伏筆。 1.根據課本總結明清“盛世”的表現(社會經濟、思想、文學、科技)2.在“盛世”眾多表現中,有哪些新生因素? 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二、西方:后浪 通過圖片和文字材料,讓學生得出西方以“后浪”的姿態奮起直追。 培養學生對比意識和整體意識三、世界:變局 用史料分析明清“盛世”中所謂的新生因素無法引領中國走向近代化。 感悟,思考 掌握必備基礎知識培養家國情懷價值觀課堂小結 在天朝出現所謂的“盛世”的同時,西方以“后浪”的姿態奮起直追,世界迎來“變局”!教學反思本節課是中國古代史的最后一課,內容又和世界近代史相關聯,所以采取了全球史觀進行教學設計,希望可以達到承上啟下的效果,所以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做了相應的調整,對明清時期經濟與文化具體內容并沒有講述要多,而把重點放在全球視角下審視明清“盛世”的發展與局限。本教學設計還處于初步嘗試階段,在設計和內容上還有需要不足,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進一步完善,謝謝!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