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第1框 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課標要求:描述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考向分析:本節內容以人類歷史進程來歸納社會發展規律,用選擇題考查社會不同形態的生產方式表現。學習目標:1.描述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2.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3.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學科素養:1. 政治認同:能夠理解不同時期的社會形態,增強對社會主義社會的認同。2. 科學精神:能夠描述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3.公共參與:積極主動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共產主義奉獻自己的力量。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一)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1.原始社會(1)地位:人類社會發展的 ,也是最低階段。(2)生產力狀況:絕大部分時間處于舊石器時代,以 為生。距今約一萬年前,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原始畜牧業和農業開始出現,人們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生產者。(3)生產關系狀況: ,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在生產中結成 的關系,平均分配勞動產品。(4)政治關系:在原始社會,按照 結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在氏族制度下,人們通過 管理集體事務。一切大事都在議事會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討論決定。到了原始社會本期,一些近親的氏族構成部落,有的部落聯合起來組成部落聯盟。(5)原始社會解體: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大大推動了 的發展。隨著 的發展,個體勞動逐漸盛行起來。原來以氏族為單位的 ,逐漸被以家庭為單位的 代替,生產資料相應地由 歸家庭私有。最早歸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產工具和牲畜,后來 變成私有財產,這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貧富分化的加劇,使氏族成員的地位 ,漫長的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了。2.奴隸社會(1)形成:私有制確立,貧富分化的加劇,使氏族成員的地位越來越不平等,原始社會逐漸解體, 和奴隸階級出現,奴隸社會形成。(2)階級: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出現了兩大地位不同的集團—— 和奴隸階級,前者處于剝削者的地位,后者處于被剝削者的地位。所謂階級,就是在一定 中處于不同地位的集團。(3)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奴隸主占有 并完全占有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勞動的 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 的生活資料。(4)主要矛盾: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是人類社會最早形成的兩大對立階級。奴隸階級和奴隸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奴隸社會的 。(5)國家的產生: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必然遭到奴隸的反抗。奴隸主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建立了 、 、 等暴力機關。這樣,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家—— 產生了。國家是 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6)奴隸社會的進步性: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 、文字的發明和應用、 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味野蠻的狀態,邁入了 的門檻,這是歷史的進步。(二)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1.封建社會(1)產生:奴隸社會后期,當生產力發展到新的水平時,出現了 生產關系。(2)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地主占有 ,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 ,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 支配。這樣,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 的發展。(3)封建制生產關系下生產力的發展表現在: 得到廣泛使用和推廣,耕作技術有了顯著進步,如采用體耕、輪作、選種等技術; 有了較大發展;手工業有了進一步發展, 成為最重要的手工業部門; 逐漸發展起來,唐朝的長安、阿拉伯帝國的巴格達、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被譽為封建時代的三大世界名城。(4)封建統治:①經濟剝削:在封建社會,封建 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封建地主階級正是憑借對土地的占有,使農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從于地主階級的奴役。 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勞役地租、 和貨幣地租。此外,地主階級還利用高利貸,強迫農民繳納 、從事各種徭役來剝削農民。注意: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 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②政治壓迫: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是 、等級森嚴。③思想控制:散布封建迷信、 、鼓吹“君權神授”(5)主要矛盾:在封建社會,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是兩個基本階級,這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是 的主要矛盾。2.資本主義社會(1)資本主義萌芽:封建社會后期,隨著 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 內部萌生出來。(2)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是: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失去 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 ,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①剩余價值:由 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那一部分。②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是:資本家在商品市場上購買的只是 ,而勞動力的使用即雇傭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所付給工人的工資,超過的部分就是工人創造的 ,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成為資本家各種利潤的來源。這表明,資本家無償占有了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但這種占有隱藏在生產過程中,是隱蔽的。(3)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大批 、有人身自由、能夠 的人;二是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當作資本。實現手段:西方資產階級依靠暴力、通過掠奪促使這兩個條件形成。(4)資本主義社會開始:①背景: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新興資產階級在經濟上顯示出很大的優勢。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 的這種優勢難以充分發揮,只有推翻 ,才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于是,新興資產階級和他們的思想家提出了“ 、平等、博愛”等口號,利用 的力量,發動了向封建地主階級奪取政權的革命。②標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 的開始。③意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帶來了資本主義 :促進了 解放,使科學、教育、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5)資本主義經濟危機:①基本特征: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發生以 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危機。生產過剩是 ,即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 被閑置,大批生產企業、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 下降,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 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頑疾。③原因:直接原因是: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 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 之間的矛盾。當矛盾尖銳化時,社會生產結構會嚴重失調,一方面社會生產大規模增長,另一方面工人階級因資本家的剝削日益貧困化,從而造成社會生產嚴重過剩。根本原因在于生產社會化和 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6)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①階級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 和資產階級的對立。②階級關系:雇傭關系, ,壓迫與被壓迫。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產階級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采取了一些緩和階級矛盾的措施,但這些措施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 及其剝削關系。③總根源: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 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④總趨勢:資本主義終究要被 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議題探究】議題1 原始社會與奴隸社會各有什么特點 材料一、在中石器時代,距今約8 000~15 000年前,以石片、石器和細石器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這一時期細石器被大量使用。新石器時代始于距今10 000年前的人類原始氏族的繁榮時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錛、石鑿和石鏟,琢制的磨盤和打制的石錘、石片、石器為主要工具。鄂溫克族是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17世紀末還處于原始社會狀態,他們圍獵時男女老少一起出動,無論誰打中獵物,都是每戶一份,即使打中一只山雞,也是有幾戶分幾份。[探究1] 材料一體現了原始社會的生產力狀況和生產關系有什么特點?[材料二] 在奴隸制度下,奴隸被看成是“會說話的工具”。在莊園、礦山里,奴隸主揮舞著手中的皮鞭,強迫奴隸用十分簡陋的工具從事極度繁重的勞動。為了防止奴隸逃跑,奴隸主還給奴隸戴上沉重的腳鐐。然而,正是這些奴隸,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以他們的艱苦勞動,創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探究2] 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請結合材料二,闡述你的觀點。議題2 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有何差異[材料一]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奴隸制被封建制代替,社會呈現出新的面貌。“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農民頭上兩把刀,租稅重,利錢高”“印子錢,一還三;利滾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還;幾輩子,還不完”。晚唐時,有人曾說農民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貸重;三苦稅負繁多;四苦事事攤錢;五苦當差服役;六苦無處申冤;七苦凍死無衣饑無食;八苦病不得醫死不得葬。[探究1] 材料一體現封建制生產關系的哪些特點?農民受苦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 近期,美國又出現了大批生產企業關閉破產、工人失業、信用關系被破壞等現象,社會生活陷入混亂。對此,馬克思曾經用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仿佛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探究2] 這里的“魔鬼”是指什么?請談談資本主義“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的原因。【易混易錯】1. 原始社會不存在剝削,是人類理想的黃金時代。2. 氏族制度是一種美好的制度,沒有局限性。3. 私有觀念的存在,是私有制的產生的根本原因。4. 奴隸制生產關系與封建制生產關系在本質上沒有區別。5.奴隸制生產關系的建立是社會的倒退。6.封建制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農民獲得了真正的自由。7.資本家雇傭工人,支付工人工資,所以資本主義社會不存在剝削。8.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時出現生產絕對過剩的現象。9.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根源是經濟危機的爆發。【網絡構建】自主構建本框知識框架【課堂訓練】1.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最低階段。下列對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敘述正確的是①人們的勞動技能低下②生產工具極其簡陋③人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④人們平均分配勞動產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小明要在網上查閱原始社會的資料,結果在輸入“原始社會”的字條后,發現有很多穿越原始社會題材的小說,,以下作品描述的活動場景中,與史實相符的是( )①人們使用陶鍋做大米飯②使用“尖銳器”剝割獸皮③穿著麻布衣服采集食物④用火燒烤食物,防御野獸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3.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的主要原因是A. 生產力的發展 B. 生產工具的改進C. 改革的進行 D. 革命的推動4.奴隸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主要表現在①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和完全占有奴隸②奴隸制國家產生③手工業的興起,商業和城市的繁榮④農業和畜牧業在原有基礎上有了顯著發展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文字的發明,對人類文明的躍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是人類社會從愚昧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又一個重要標志。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起自( )A.原始社會晚期 B.奴隸社會C.奴隸社會晚期 D.封建社會初期6.奴隸制國家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形成了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階級B.奴隸主努力維護和奴隸的和諧關系C.奴隸自覺接受奴隸主的剝削和壓迫D.監獄、法庭、軍隊的建立是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寒冷的北風呼嘯著,一個穿著單衣的小女孩蜷縮在屋子的角落里。“媽媽,天氣這么冷,你為什么不生起火爐呢?”媽媽嘆了口氣說:“因為你爸爸失業了,我們沒錢買煤,我們家里沒有煤了。”“媽媽,爸爸為什么失業呢?”“因為開采的煤太多了。”這是發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初,一個美國煤礦工人家庭的場景。燒不起煤居然是因為開采的煤太多了,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直至今天,資本主義依然無法消除類似的人間悲劇。結合材料,運用“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相關知識,分析資本主義為什么無法消除類似的人間悲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