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同步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關于地球儀正確的敘述是A.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B.地球儀是縮小了的地球模型C.地球儀是用顏色和符號來表示事物的圖像D.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全貌2.東西半球的劃分界線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線和180°經線C.20°W和160°ED.20°E和160°W3.在地球儀上與東經60度經線相對的經線的度數是:A.西經60度B.東經120度C.西經120度D.0°4.30°N與45°S之間的緯度數相差( )A.15° B.30° C.45° D.75°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5.如上圖中,地區地形類型主要是( )A.丘陵 B.山地 C.盆地 D.平原6. 如上圖中, 周村位于劉村的哪個方向( )A.東北 B.正北 C.正南 D.西北7.關于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17千米B.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C.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D.麥哲倫環球航行首次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8.讀下圖,完成下題。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島嶼是 ( )A.甲島 B.乙島 C.丙島 D.丁島9.下列四幅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A.中國地圖B.亞洲地圖C.南寧地圖D.世界地圖圖為“某區域經緯網示意圖”,讀圖完成各小題。10.圖中D地的經緯度位置是( )A.20°W,20°S B.20°E,20°NC.20°W,20°N D.20°E,20°S11.A位于D的( )A.東南 B.東北 C.西南 D.西北12.關于經線的說法,正確的是A.經線條數有無數條,但長短不一B.經線指示南北方向C.經度范圍是0°—360°D.經線的形狀呈圓形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3.乙地位于甲地的A.西南方 B.西北方 C.東南方 D.東北方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地位于北溫帶 B.乙地位于西半球C.丙地位于低緯度 D.丁地每年陽光直射一次15.地球的赤道周長是( )A.6378千米 B.5.1億平方千米 C.4萬千米 D.6371千米16.讀下面四幅經緯網圖,在圖中數字所示的地點中,既屬于東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17.你知道地球的真實形狀是A.規則的球體 B.標準的橢圓C.圓形 D.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18.讀下面四幅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如果四幅圖的圖幅大小相等,則比例尺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二、非選擇題19.關于赤道說法正確的是A.是東西經的分界線B.是南北緯的分界線C.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D.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20.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動。活動材料:海拔測量儀1個、溫度計1支、數據記錄及繪圖工具等1套。實踐過程:(1)在海拔0米、500米、1000米、1500米處四次測量氣溫。(2)記錄測量結果或繪成圖。(3)分析氣溫的變化規律觀測結果:請把圖中所示觀測結果填寫在下面表格中。海拔 0米 1000米 1500米氣溫 18℃歸納分析:氣溫隨海拔變化的規律是: 拓展延伸:我國的拉薩市和重慶市兩城市,緯度相近,但夏季氣溫相差懸殊,氣溫較低的是 市,主要原因是原理應用:(1)我國橫斷山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景觀,試分析其成因(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有一座海拔3800米的高山,在其山麓海拔1800米處,測得氣溫是18℃。請你計算山頂的氣溫為 ,其山頂會有常年積雪嗎?_______(會或不會)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詳解】試題分析:地球儀是指人們為了方便認識地球,將其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故選B。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地球儀的定義。2.C【詳解】試題分析: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20°W經線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經線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C【詳解】試題分析:地球儀上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之和180°,一條是西經度數,另一條是東經度數)組成的經線圈都可將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在地球儀上與東經60°經線相對的經線的度數是西經120°,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重要的經、緯線.4.D【詳解】試題分析:地球上的緯度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度數遞增,向北增大上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以赤道為界,所以30°N與45°S之間的緯度數相差75°,故選D.考點:本題考查緯度的有關知識.5.B 6.A【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5.據圖可知,該地區海拔都超過500米,相對高度大,有山高谷深,故其為山地。6.根據指向標所示方向為北,標記劉村的基本方向,即可判斷周村位于其東北方向。考點:地形圖的判讀7.A【詳解】試題分析: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麥哲倫環球航行首次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考點:地球形狀和大小8.C【詳解】試題分析: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故四個島嶼中,丙島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故選C。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東西和南北半球的判斷。9.C【詳解】試題分析:同樣圖幅的地圖,比列尺越大,所表示的范圍就越小,但是代表的內容越詳細,所以如題目所說,世界地圖是范圍最大的,所以比例尺最小,亞洲地圖范圍第二大,比例尺第二小,中國地圖的范圍第三大,所以比例尺第三小,只有南寧市范圍最小,所以比例尺最大,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地圖的有關知識.10.D 11.D【分析】試題分析:10.D點所在的經線的度數為20°,向東增加,故其為東經20°;所在的緯線度數為20°,向南增加,故為南緯20°。11.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標注D點的基本方向,故可以判斷,A位于西北方向。考點:經緯網12.B【詳解】試題分析:在地球儀上,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所有經線(無數條)的長度都相等;經度范圍是0°—180°,經線的形狀是半圓,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考點:經線的特點13.A 14.C【分析】試題分析:13.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分析可知,從經度看,乙地位于甲地的西方;從緯度看,乙地位于甲地的南方;由此可知,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故選A.14.讀圖分析可知,甲地的經緯度是10°E,20°N、位于熱帶;乙地的經緯度是10°W,10°N,位于東半球;丙地的經緯度是20°W,10°S,屬于低緯度范圍;丁地的經緯度是20°E,20°S,在南北回歸線內的熱帶,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經緯度的有關知識.15.C【詳解】試題分析:赤道是地球表面的點隨地球自轉產生的軌跡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赤道半徑6,378.2KM,赤道周長40075.7Km(約4萬千米).它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四季都受到陽光的直射,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地球的大小.16.C【詳解】試題分析: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解:依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分析可知,①點的經緯度約為35°W,55°S;②點的經緯度約為55°W,5°N;③點的經緯度約為15°E,35°N;④點的經緯度約為120°W,45°S.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由此可知,①位于西半球、南半球,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③位于東半球、北半球,④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依據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利用經緯網確定任意點的位置,屬于基礎題,讀圖理解解答即可.17.D【詳解】試題分析:根據科學家們的測量,地球十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所以選D。考點:該題考查地球的形狀。18.C【詳解】試題分析:比例尺是由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當地圖的圖幅相同時,實際范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而實際范越小,比例尺就越大,以上四個區域中,丙圖的實際距離最小,是比例尺最大的,故選C.考點:本題考查經緯網的有關知識.19.BD【詳解】試題分析:赤道是最長的緯線,緯度為0°。赤道是南北緯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考點:本題主要考查赤道的特點。20.觀測結果:海拔 500米氣溫 21℃ 15℃ 12℃歸納分析:氣溫隨海拔升高逐漸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大約降低0.6℃拓展延伸:拉薩 拉薩市海拔高于重慶原理應用:(1)橫斷山區位于亞熱帶地區,海拔高,起伏大,氣候復雜多樣,物種繁多(2)6℃ 不會【詳解】試題分析:觀測結果:海拔 500米氣溫 21℃ 15℃ 12℃歸納分析:氣溫隨海拔變化的規律是:在山地,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大約0.6℃。拓展延伸:我國的拉薩市和重慶市兩城市,緯度相近,但夏季氣溫相差懸殊,氣溫較低的是拉薩市,主要原因是拉薩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方氣溫低。原理應用:(1)橫斷山區位于亞熱帶地區,海拔高,起伏大,氣候復雜多樣,物種繁多。所以,我國橫斷山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景觀。(2)有一座海拔3800米的高山,在其山麓海拔1800米處,測得氣溫是18℃。山頂的氣溫為18-(3800-1800)÷100×0.6=18-12=6℃,其山頂不會有常年積雪。考點:本題考查氣溫和氣溫的分布。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