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4 草原人家 同步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①氣候干熱②地勢平坦開闊③草原面積廣④人口稀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圖中信息顯示了該國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A.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呈環狀分布B.大部分地處熱帶、亞熱帶C.氣候濕熱,河流密集D.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國3.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節目《非洲角馬大遷徙》,視頻中我們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①數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在非洲草原上成群結隊地遷徙②一些簡陋的茅草房組成的村莊,周圍都環繞著荊棘樹枝③一群身著紅色披風的馬賽男人正在圍獵角馬以補充食物④當地馬賽男人手持木棍,正在驅趕野生動物以保護羊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機器種莊稼C.③——馴養羊駝和駱馬 D.④——耕海牧漁5.如下圖中①②③表示的農牧業分別是:( )A.粗放牧牛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B.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C.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D.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粗放牧羊帶6.下列四種溫度帶中,哪一種是澳大利亞所沒有的( )A.寒帶 B.熱帶C.溫帶 D.亞熱帶7.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朵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是馬賽人的家園。馬賽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影響其遷徙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氣候 B.河流 C.地形 D.土壤8.秘魯國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動物圖案( )A.駱馬 B.羊駝 C.牦牛 D.駱駝9.馬賽人生活在肯尼亞南部及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上,這些地區位于( )A.北回歸線附近 B.南回歸線附近C.北極圈附近 D.赤道附近10.以木、竹為主要材料,用木樁作為支撐,懸空架設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 C.東歐平原 D.日本關東平原讀下邊某國人口和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1.下面關于上圖中的國家敘述正確的是( )①獨占一個大陸 ②被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圍 ③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④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根據分布圖,大膽推測,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A.這些城市居民大多從事藝術創作B.這些城市都特別注重發揮政治功能C.這些城市大多是由鄉村聚落發展而來D.這些城市居民將大規模移民到中西部地區13.根據分布圖判斷,該國地處( )A.熱帶和北溫帶 B.北溫帶和北寒帶C.南溫帶和南寒帶 D.熱帶和南溫帶14.下圖標示的是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遷移的路線,馬賽人遷徙是因為A.氣候的時空年際變化 B.地形對馬賽人影響C.馬賽人要追趕野獸 D.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15.關于澳大利亞的地形,敘述正確的是( )A.南部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之一B.東部的大分水嶺全長1 5 00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30%C.西部高原上沙漠廣布D.最低處艾爾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16.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的農礦產品是( )A.鐵礦、錫礦、小麥、羊毛 B.小麥、羊毛、煤、石油C.鐵礦、煤礦、小麥、水稻 D.鐵礦、煤礦、小麥、羊毛17.“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斑馬、長頸鹿等動物成群結隊遷徙而來,顯得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滿目枯黃,莽莽草原上,間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樹……”這一景觀最有可能分布的區域是在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選擇題18.七年級學生小米利用暑假赴澳大利亞參加一次國際研學活動。閱讀他的研學經歷,回答問題。【經歷一】抵達悉尼后,小米隨著研學團一行乘車向西,沿途拍下了許多澳洲風光。【經歷二】研學團一行最終抵達西澳城市珀斯(見上圖),但天氣卻一改往日的晴朗,竟連日下雨,讓小伙伴們很著急。這時小米從網上查閱到以下信息:(1)根據澳大利亞地圖(見圖)及所學知識判斷以上照片分別拍攝于圖中哪一字母所處的位置,并指出當地的主要地形類型。A:圖:__,地形類型:山地;B:圖:甲,地形類型:____;C:圖:__,地形類型:高原。(2)一個地區的地形特點,一般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描述?請根據所學知識描述澳大利亞的地形特點。(3)讀“珀斯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珀斯的1月氣溫____,較為干燥;7月溫和,但降水____;這是典型的________氣候。怪不得這幾天總是陰雨連綿呢!19.讀下列地圖,回答問題。(1)澳大利亞擁有發達的畜牧業,因此被人們稱為“_____________”。(2)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農業區之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形區)。根據美國地形圖,A是__________山,B是_________河。根據氣候圖,判斷該地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3)澳大利亞、美國分別擁有發達的畜牧業和農業,其共同原因有哪些?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分析】根據澳大利亞地勢平坦、開闊、干旱、草原面積廣,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前提條件,曾為英國殖民地,技術發達,是現代化的大牧場,澳大利亞的大自流盆地,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進行分析解答。【詳解】澳大利亞氣候干旱,地形平坦,草原遼闊;中部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眾多,為牲畜提供了豐富的飲用水;氣候干燥利于綿羊的繁殖。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2.B【詳解】關于澳大利亞自然特征的說法,地勢是東西高、中間低;南回歸線穿過中部,大部分處于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干旱,河流稀少;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故選B。3.B【詳解】馬賽人是東非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馬賽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非洲角馬大遷徙》可以看到數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在非洲草原上成群結隊地遷徙,①正確;東非草原上可以看到一些簡陋的茅草房組成的村莊,周圍都環繞著荊棘樹枝,②正確;馬賽男人身著紅色披風,用以驅趕野生動物以保護羊群,并非圍獵角馬以補充食物,排除③,④正確。故①②④組合正確,排除ACD,B項正確。故選B項。4.D【詳解】閱讀地圖,①地位于北美洲中部,是美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用機器種莊稼,故A錯誤;閱讀地圖,②地位于非洲熱帶草原,以畜牧業為主,逐水草而居,故B錯誤;閱讀地圖,③地位于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主要放牧牛羊,故C錯誤;閱讀地圖,④地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是日本,四面環海,耕海牧漁,故D正確。5.B【詳解】讀圖可知,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圖中①表示的農牧業是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②表示的農牧業是粗放牧羊帶;③表示的農牧業是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故答案選B。6.A【詳解】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南回歸線穿過中部,所以澳大利亞是跨了熱帶、亞熱帶和南溫帶,沒有跨寒帶,故選A。7.A【詳解】依據所學知識,每年5~6月,隨著南方漫長干季的來臨,草原開始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這時北方正值濕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干季來臨,南方濕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方回遷,迎接濕季,就這樣循環往復,年復一年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因此馬賽人這樣逐水草而居主要是受到當地氣候的影響。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8.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南美洲的生態環境。【詳解】秘魯國徽左上角的動物圖案是一匹金黃色的美洲無峰駱馬,是秘魯珍稀動物,為該國的國獸,代表國家的動物資源,也是該國的象征之一,所以A正確。故選A【點睛】駱馬是駱駝科、羊駝族、駱馬屬的大型哺乳動物。是駱駝科的動物從北美洲進入南美洲的一支的后代,體型較小,無駝峰,分布于安第斯山區和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半荒漠地區,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9.D【詳解】馬賽人生活在肯尼亞南部及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上,這些地區位于赤道附近,這些地區地處東非高原上,受地形的影響,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而是熱帶草原氣候,故選D。10.A【分析】根據東南亞絕大部分位于熱帶,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其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稻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的出口產品,【詳解】以木、竹為主要材料,用木樁作為支撐,懸空架設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湄公河平原地區,該區域氣候濕熱,建筑形式以木屋為主。故選A。【點睛】考查自然環境與建筑形態之間的關系。11.C 12.C 13.D【解析】11.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的區域地理特征,澳大利亞獨占一個大陸,被太平洋包圍;由于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牧羊業發達,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①③④,故選C。12.本題考查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由于該區域礦產資源豐富,畜牧業發達,這些城市居民大多主要從事加工業,A錯誤;澳大利亞獨處一個大陸,相對安全,城市的政治功能較弱,B錯誤;城市大多是由鄉村聚落發展而來,C正確; 澳大利亞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環境惡劣,不適宜大規模移民,同時澳大利亞地區人口密度低,這些城市居民移民的機會可能性較少,D錯誤,故選C。13.南回歸線從澳大利亞穿過,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所以從“地球上的五帶”分布來看,澳大利亞地處熱帶和南溫帶,故本題選D。14.A【詳解】本題考查的是馬賽人遷徙的有關知識。根據圖片降水的變化和遷移路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遷移路線,馬賽人遷徙是因為氣候的時空年際變化,A項正確;地形、追趕野獸和農作物與馬賽人遷徙關系不大,排除BCD。故選A項。15.C【詳解】澳大利亞的地形特征自西向東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中部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之一,最低處艾爾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東部的大分水嶺全長30 00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15%;西部高原上沙漠廣布;故答案選C。【點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澳大利亞的地形,要求學生理解掌握。16.D【詳解】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牛羊肉、小麥、蔗糖等的產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據世界前列,其中鐵礦石、鋁礦石和煤等是主要的出口產品;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的農礦產品是鐵礦、煤礦、小麥、羊毛,故答案選D。【點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的農礦產品,要求學生熟練掌握。17.A【詳解】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相關知識。這種景觀描述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熱帶草原氣候。故選A。18.(1)丙;平原;乙。(2)描述:一般從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種類和分布等方面描述。地形特點: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地勢東西高,中間低,整體較為平坦。(3)較高;較多;地中海式氣候。【詳解】(1)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地位于大分水嶺;澳大利亞牧場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上;西部高原則分布著廣袤的沙漠。故答案為:A:丙;B:平原;C:乙。(2)描述:據所學知識,描述一個地方的地形特征,主要從以什么地形為主,地勢高低起伏怎么樣,地勢特點是什么,主要的地形分布在什么地方等方面進行描述。地形特點: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稱為“大自流盆地”,東部山地稱為大分水嶺地區,地勢總體來說是東西高,中部低,整體較為平坦。(3)讀“珀斯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珀斯的1月氣溫較高,較為干燥;7月溫和,但降水較多。聯系所學知識,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1月份為夏季,7月份為冬季,故珀斯的氣候可表述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19.(1)騎在羊背上的國家。(2)美國中部大平原;落基山脈;密西西比河;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3)地廣人稀;工業基礎好;科技發達,生產力水平高;交通便利。【詳解】(1)讀澳大利亞的降水與牧羊的分布圖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幅員遼闊,天然草場占國土總面積的一半左右,草原平坦遼闊,適宜大面積發展畜牧業,是世界上放養綿陽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2)讀美國地形圖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地處溫帶和亞熱帶,降水適中,水熱條件適宜;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有利于機械化耕作和大規模經營,是美國重要的農業區;讀美國地形圖聯系所學知識可知,A是落基山脈;B是密西西比河;根據氣候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地氣候特征是:冬冷夏熱,降水稀少,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3)依據圖示和所學知識,從地理特征、科技基礎、交通等幾個方面作答。如:地廣人稀;工業基礎好;科技發達,生產力水平高;交通便利。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