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傍水而居 同步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以下國家中,不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是A.菲律賓 B.日本 C.巴基斯坦 D.文萊2.下列能體現威尼斯水城風光的有( )①城內縱橫交錯的水道 ②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③無數的宮殿和教堂 ④300多座各式各樣的橋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列關于黃河、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B.黃河上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C.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階梯開發密集D.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4.日本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④氣候全年高溫多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與我國陸上相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各有( )個A.15 、 5 B.14 、 6 C.12 、 5 D.6 、 146.關于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群島國家,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 B.海岸線曲折,多島嶼,多優良港灣C.礦產資源豐富,經濟發展迅速 D.多民族國家,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2017年9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據此并結合下圖回答以下各題。7.新加坡位于海上交通要道 ▲ 的咽喉。A.英吉利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C.馬六甲海峽 D.臺灣海峽8.網絡上有許多關于新加坡的信息,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①按照亞洲地理分區,新加坡位于東南亞②新加坡全年高溫多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③新加坡主要分布著黑色人種,為多宗教國家④英語是新加坡主要官方語言,也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威尼斯的旅游業和日本的漁業都是 ( )A.靠海而興 B.靠商貿起家 C.靠捕魚發家 D.靠航海而興旺10.旅游業是威尼斯的支柱產業。目前威尼斯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環境污染B.資源缺乏C.人口眾多D.海水倒灌,水位上漲11.日本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家,造就日本漁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有( )①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②日本科技先進,造船業發達③日本位于北海道漁場,漁業資源豐富 ④日本大力發展海洋牧場,實行人工養殖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2.下列關于河湖的說法不正確的有①濕潤地區河湖眾多②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位于南美洲③河流被譽為大地的明珠④干旱地區大多為季節性河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有關日本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日本是太平洋東部的群島國家B.日本境內多平原,平原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C.氣候冬暖夏涼,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D.日本的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14.下列關于長江黃河表述正確的是( )①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 ②黃河長江上游水力資源豐富,下游航運價值大③長江治理的首要任務是防洪,黃河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④長江黃河下游均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5.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渤海、東海、黃海、南海C.黃海、東海、渤海、南海 D.南海、東海、黃海、渤海16.某同學以“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危”為主題對某區域進行探究學習。該區域可能是( )A.威尼斯 B.莫斯科 C.巴西利亞 D.華盛頓二、非選擇題17.下圖是亞洲部分地區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數碼①所示國家是 ,該國西臨 海。(2)數碼②所示省(區)簡稱是 。(3)數碼③所示平原是河套平原,根據河流流向判斷該平原地勢特點是(4)數碼④所示地區降水量比江南丘陵少,原因是 。18.觀察湄公河平原的位置圖,回答問題。(1)湄公河平原位于東南亞的____半島上,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____帶,屬于____氣候。(2)指出該區域的人口分布特點和生產方式。(3)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中,具有哪些優勢和劣勢?(4)湄公河平原的勞動人民是如何把自然條件的劣勢變為優勢的?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詳解】與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菲律賓、日本、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故答案選C。2.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城內縱橫交錯的水道,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城內有300多座各式各樣的橋梁。故B正確。威尼斯城內宮殿和教堂很少,③錯誤,故排除ACD項。故選B。3.A【詳解】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A項正確;黃河下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排除B項;長江上游水能資源豐富,梯級開發密集,排除C項;黃河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排除D項。故選A項。【點睛】4.A【詳解】日本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日本四周沿海,位于著名的北太平洋漁場;沿海分布眾多漁港;造船業發達;先進的紡織工業和電子工業為漁業提供了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從而得出正確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說法正確;④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說法錯誤,故答案為A。5.B【詳解】我國陸上疆界長約2.2萬千米,與14個國家接壤,我國海岸線長約1.8萬千米,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B對,ACD錯。故選B。6.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日本是一個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島嶼,多優良港灣,故B正確。日本氣候的海洋性特征顯著,故排除A項。日本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故排除C項。日本的民族構成比較單一,故排除D項。故選B。7.C 8.A【解析】7.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長1080千米,呈西北寬、東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淺灘暗礁不多,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有利于航運。馬六甲海峽東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港新加坡港。所以新加坡位于海上交通要道馬六甲海峽的要道,故答案選C.8.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 ①按照亞洲地理分區,新加坡位于東南亞,正確; ②新加坡全年高溫多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故正確; ③新加坡主要是華人、華僑的主要的集中分布區,為多元化宗教國家,故C錯;④英語是新加坡主要官方語言,也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故D錯;所以該題的答案選A。9.A【詳解】威尼斯四面環海,由120多個小島組成,400余座橋把這些島嶼連成一片,船是當地居民唯一的交通工具。日本是個島國,因為沿海,漁業資源豐富,故二者都是靠海興起;故答案選A。10.D【詳解】目前威尼斯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海水倒灌,水位上漲現在面臨水城威尼斯因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海水倒灌,水位上漲就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D符合題意。11.C【詳解】結合所學,日本漁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日本屬于島國,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①正確;日本位于北太平洋漁場附近,漁業資源豐富,③正確;“日本科技先進,能造優良的漁船和優良的漁網”和“日本大力發展人工養殖,建設“海洋牧場”屬于人文條件,排除②④。故選①③組合,排除ABD,C項正確。故選C項。12.C【詳解】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氣候影響河湖分布,濕潤地區水源充足,河湖眾多水源,干旱地區河湖少,大多為季節性河流,故排除①④;蘇必利爾湖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②正確;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③正確。故選②③組合,排除ABD,C項正確。故選C項。13.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的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故D正確。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島嶼國家,故排除A項。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較小,故排除B項。日本季風顯著,海洋性強。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區比較冬季較為溫暖、夏季較為涼爽。 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故排除C項。故選A。14.B【詳解】①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珠江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受地勢的影響,黃河、長江都是自西向東注入海洋;②黃河長江上游地勢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長江下游航運價值大,黃河下游航運價值不高;③長江治理的首要任務是防洪,黃河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④長江黃河下游均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故B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河流,需要識記黃河、長江的概況。15.A【詳解】我國東臨太平洋,背靠亞歐大陸,東部沿海自北向南分別瀕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故選A。16.A【詳解】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但是水位的上漲也導致威尼斯因水而危,A項正確;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東歐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亞烏扎河兩岸,但沒有因水而危,排除C項;巴西利亞位于富含紅土的戈亞斯高原上,海拔1170米,不會因水而危,排除C項;美國首都華盛頓位于美國東北部,紐約的西南部,不會因水而危,排除D項。故選A項。17. 韓國 黃 內蒙古 西高東低 緯度【詳解】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跨緯度最廣的大洲。亞洲可分為東亞、西亞、中亞、南亞、北亞、東南亞六個分區。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讀圖中數字位置可知,①所示國家是韓國,該國西臨黃海海。是亞洲東部的國家,位于朝鮮半島的南部。圖中②所示省(區)是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簡稱是內蒙古。Hi我國跨經度最廣的省區。數碼③所示平原是河套平原,位于黃河沿岸,黃河的流向是自西向東,根據河流流向判斷該平原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讀圖可知數碼④所示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地區,降水量比江南丘陵少,原因是緯度較高,江南地區緯度較低降水多,所以是緯度位置的影響。該題主要考查亞洲東部北北部部分地區圖,重點是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18.(1)中南,熱,熱帶季風。(2)人口密集;主要依靠人工勞動,精耕細作。(3)優勢:地處低緯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沖積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網密布;劣勢:平原地塊較小,容易發生水旱災害。(4)興修水利,便于灌溉和排澇;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分析】根據湄公河平原地區位于中南半島地區,氣候濕熱,人口密集,盛產水稻等熱帶經濟作物,進行分析解答。【詳解】(1)湄公河平原位于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按五帶的劃分,湄公河平原位于熱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炎熱,分旱雨兩季。(2) 該區域人口密集,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主要依靠人工勞動,精耕細作。(3) 湄公河平原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中,優勢:地處低緯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沖積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網密布;劣勢:平原地塊較小,容易發生水旱災害。(4)湄公河平原的勞動人民興修水利,便于灌溉和排澇;共同抵御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點睛】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地理概況。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