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教學目標】1.了解西方列強在亞非拉殖民擴張的基本史實,強化時空觀念。2.認識殖民擴張對世界的雙重作用,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4.認識殖民主義的罪惡,樹立多元文化觀,感受建立和諧世界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教學重點】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過程、形成過程中體現的特點及原因分析。【教學難點】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產生的影響、世界殖民體系的特性。【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師: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加劇,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今天我們針對這部分進行學習。二、講授新課(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過程:(1)西班牙的殖民地。①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②16世紀中葉,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③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幾個總督轄區進行管理。(2)葡萄牙的殖民地。①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②在巴西設立總督制度,葡萄牙國王任命總督,治理巴西。2.結果:18世紀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處于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其中絕大部分土地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蘭、英國和法國占據。3.影響:(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實行專制統治,推行農奴制,發展種植園經濟,瘋狂開采金銀礦,掠奪了巨額財富。(2)殖民者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3)殖民者從非洲販入黑人奴隸,發展起罪惡的黑奴貿易。(4)為保證殖民者利益,宗主國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限制了殖民地經濟的發展。4.重難點探究問題一①圖中大陸上的土著居民是誰?②為什么他們現在成為所在國家的少數民族?解答:①印第安。②歐洲殖民者強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對印第安人的大規模屠殺和歐洲人帶來的各種疾病,使美洲土屠居民人口探究銳減。通過圖進行深入理解:問題過渡:印第安人減少,殖民統治者是如何解決勞動力問題?答:販賣非洲黑奴。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西方列強瓜分非洲。(二)西方列強瓜分非洲1.工業革命前:(1)從15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2)19世紀中葉以前,他們在非洲的殖民活動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區并進行奴隸貿易。2.工業革命后:放棄了罪惡的奴隸貿易,進行全面的殖民入侵。(1)工業革命后列強對北非的殖民擴張:①英法殖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重點)控制蘇伊士運河。②利用埃及財政危機控制埃及經濟政治大權。③1882年英國侵略埃及,埃及成為其殖民地。④英國在蘇丹武力擴張。⑤19世紀30年代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2)非洲探險: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后期,歐洲探險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險,為進一步侵略準備地理人文資料。(3)侵略計劃。①英國:妄圖建立一個北起開羅,南至開普敦,縱貫非洲大陸的龐大殖民地。②法國: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從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東非的索馬里。③德國:希望在赤道兩側建立自己的殖民地。3.重難點探究一根據材料,結合教材和所學知識,說說“三角貿易”分別對非洲、歐洲和美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材料一:到達目的地(美洲)之后,黑人再次被賣到礦山或種植園做奴隸。答:使美洲種植園主獲得了廉價勞動力,促進了美洲種植園經濟的發展。材料二:據統計,從1783年到1793年,利物浦(英國城市)有878艘船只,共運載過303萬名奴隸,價值共達1500萬英鎊,每年的利潤平均在30%以上。答:使非洲喪失了近億勞動力,極大地制約了非洲的發展。使歐洲奴隸販子大發橫財,他們把賺來的血腥錢投資于工商業,促進了當地工商業的發展。4.重難點探究二:為什么西方列強開始全面入侵非洲?答:①工業革命后生產力水平的發展,②交通工具的改進,③非洲價格低廉的商品,④強大的軍事力量,⑤工業革命對市場的需求。5.重難點探究四:列強是如何調節他們之間的矛盾的?答:柏林會議背景 列強在搶奪殖民地過程中沖突加劇,為解決矛盾和進一步瓜分非洲。時間 1884年參加國 英、法、德內容 ①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領”原則。 ②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影響 列強瓜分整個非洲。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紀末20世紀初,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亞洲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早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亞洲的殖民活動。(1)背景: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西班牙人到達東方。(2)概況。國家 殖民方式 殖民概況葡萄牙 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16世紀中葉,在亞洲建立了包括中國澳門在內的幾十個商站。西班牙 入侵菲律賓,將其變成了殖民地。2.英荷法在亞洲的殖民活動:(1)時間:從17世紀開始。(2)概況:地域 概況南亞 ①17世紀初,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采取走私鴉片等手段,掠奪了大量財富和巨額利潤。 ②對印度的剝奪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到19世紀中后期,英國幾乎控制了印度全境。西亞 ①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法、俄等國在奧斯曼帝國擴大勢力范圍,分割領土。奧斯曼帝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 ②俄國和英國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經濟和內政,而且分別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劃分勢力范圍。東亞 ①鴉片戰爭后,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 ②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鮮半島。3.重難點探究材料:17世紀以來,亞洲逐步陷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的深淵。在南亞,17世紀初,印度開始受到英國殖民勢力的侵略。英國東印度公司是掠奪印度的主要工具。該公司經營200多年,在印度各地建立了一大批商站和居留地,成為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的代理機構,1為英國把印度變為殖民地奠定了基礎。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搶掠、侵占土地、強征巨額土地稅、種植并向中國走私鴉片、低價收購印度產品在歐洲高價賣出等手段,掠奪了大量財富和巨額利潤。英國對印度殖民侵略的方式的變化以及對印度的影響?答:變化:從直接的殖民掠奪為主到商品輸出為主。影響:打破了印度傳統的經濟結構,印度逐步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成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給印度人民帶來了災難;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思想觀念,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三)世界殖民體系形成1.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①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已經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③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2.重難點探究一: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的主要原因?(1)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2)在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中,資本主義各國要求獨。占更大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資本投資場所。(3)列強爭先恐后地擴大自己的殖民帝國,更大規模地瓜分世界。3.重難點探究二: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主要影響?(1)加劇了列強之間的擴張與爭奪。(2)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當中,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為一體。(3)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極不合理的狀態。(4)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高漲。三、課堂小結1.伴隨新航路開辟,歐洲殖民者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擴張,殖民體系的雛形開始形成。2.伴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列強大量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輸出商品、掠奪原料、輸出資本,使得這些地區打破封閉落后,成為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十九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殖民體系也相應初步形成。3.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資本主義列強先后向帝國主義過渡,亞非拉絕大部分地區紛紛成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帝國主義國家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四、課堂反饋1.大英博物館中某單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臥兒(印度王朝)王子的細密畫、貝寧(西非國家)飾板、馬尼拉錢幣、爪哇皮影戲偶、夏威夷編籃頭盔,等等。該展覽單元的主題可能為(C)A.貿易與侵略(300—1100年)B.變革與調整(900—1550年)C.邂逅與連結(1500—1800年)D.創造與征服(1800年至今)2.下圖為新航路開辟后的三角貿易示意圖。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三角貿易CA.目的是補充美洲的勞動力B.始作俑者是英國人C.以歐洲國家為貿易的中心D.推動了非洲的發展3.1884年,英、法、德等國簽署《柏林會議總議定書》,規定: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各國所占非洲大陸之沿岸地區,有責任保證貿易自由和過境自由。據此推知,此次柏林會議(B)A.解決了歐洲列強爭奪非洲的矛盾B.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C.確立了國際經濟交流的基本原則D.導致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