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元第3課時《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教學設計課題 《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 單元 3 學科 音樂 年級 八年級教材分析 莫扎特作曲,完成于1788年7月。這是作者所有交響曲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部。那充滿抒情和戲劇性的音調,那真摯動人的情感,使它成為18世紀交響音樂中的佼佼者。四個樂章的各個主題雖各有個性,但它們是從各個角度體現了莫扎特的抒情兼戲劇性的整體構思,從而形成了這部偉大的作品。學習目標 1、用積極的態度參與感受、體驗巴羅克音樂與古典樂派音樂的風格特點。能夠感受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2、通過反復聆聽作品、視唱音樂主題,感受、體驗《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以及古典音樂莊重典雅、結構規整的特點。3、能夠背唱音樂主題。能夠說出巴羅克音樂與古典樂派音樂的風格特點。聆聽、感受并能分辨同名大小調:G大調和g小調。核心素養描述 審美感知:探索音樂要素與音樂情緒間的關系,感受、發現并了解古典樂曲的形式美,了解莫扎特。藝術表現:通過反復聆聽作品、視唱音樂主題并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感受、體驗作品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了解古典音樂莊重典雅、結構規整的特點。 創意實踐:能夠感受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激發和培養學生發現、體驗和表達自身情感的能力,開啟心靈的能力及想象、創造的能力。文化理解:感受和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把握樂曲的音樂風格,通過了解莫扎特的音樂作品,使學生熱愛古典音樂。重點 通過音樂刺激感官,使全身對音樂的時間、空間的能量做出反應而獲得音樂感受,在體驗過程中掌握音樂知識。 難點 把握樂曲的音樂風格,通過了解莫扎特的音樂作品,使學生熱愛古典音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不想長大》視頻,引入課題。 你聽過這首歌嗎?你知道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從哪首著名的曲子里引用的嗎?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講授新課 作者介紹:莫扎特 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杰出大師,更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音樂天才,有“音樂神童”的美譽。古典音樂:廣義是指西洋古典音樂,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于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狹義指古典主義音樂,是1750-1820 年這一段時間的歐洲主流音樂,又稱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有貝多芬,等。作品介紹: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響曲之一,是他的交響曲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響曲熱情洋溢,樂思帶有感情化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步步接近“浪漫”的作品。教師介紹其它三個樂章。復聽樂曲:教師播放樂曲音頻并講解——情緒、速度:音樂洋溢著歡悅與樂觀的精神、快板主奏樂器:大提琴,小提琴、圓號主部主題和副部主題兩個主題分部分賞析:教師播放主部主題并講解——情緒特點:歡快、樂觀教師伴奏,指導學生哼唱主部主題。教師播放副部主題旋律并講解——和主部主題進行比較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大小、節奏的疏密。舒展連綿的旋律顯得安靜,表達了作曲家內心深處的傷感。教師伴奏,指導學生哼唱副部主題。完整欣賞:教師播放樂曲音頻并講解——作品特點:結構規整、風格典雅。教師總結:莫扎特的音樂都很優雅。莫扎特的音樂都顯得高貴。莫扎特的音樂給人以震撼。 學生聽老師介紹莫扎特,了解作者生平和在音樂史上的影響,以及代表作品。學生聽老師介紹什么是古典音樂,了解古典音樂的時代背景、內涵和代表人物。學生聽老師對作品進行介紹,并欣賞樂曲視頻,感受作品音樂洋溢著歡悅和樂觀精神。學生了解《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的其它三個樂章。學生欣賞作品音頻并回答:這首作品的音樂情緒、速度是怎樣的 樂曲主要是由哪些樂器來演奏的 樂曲有幾個主題 每個主題的情緒是什么?學生賞析學生欣賞主部主題并回答:主部主題的情緒特點怎樣?哼唱主部主題旋律。學生欣賞副部主題并回答:聆聽副部主題,這里有沒有主題動機?體會作曲家什么心情?哼唱副部主題旋律。學生完整聆聽體會音樂意境,感受作品特點。學生回答莫扎特和他的音樂有了些什么認識? 積累外國著名音樂家相關知識。了解古典音樂相關知識。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有個初步印象。再次欣賞,感受樂曲的情緒,聽辨樂器,加深印象。通過反復聆聽、隨音樂哼唱主題、記錄主題的變化、分析主題的旋律進行特點、對比兩個主題的不同情緒。熟記主題旋律6、使學生深入體會音樂意境,感受作品結構規整、風格典雅的特點,加深對古典音樂風格特點的理解。課堂練習 教師出示《不想長大》和《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樂譜并講解:通過節奏的改變實現的。 隨音樂唱一唱《不想長大》,對照曲譜,想一想《不想長大》的旋律是如何從《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發展變化而來的? 通過對比欣賞,讓學生了解現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古典音樂元素”。課堂小結 《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是莫扎特創作的一首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是豐富的音樂寶藏,是音樂家創作流行音樂的靈感和無盡源泉。古典音樂一直會傳承下去!同學們今后要多關注古典音樂。莫扎特是永遠的,讓我們在真正永恒的旋律中結束今天短暫的一堂課,暫時和古典音樂說聲再會。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重點知識。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9張PPT)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能夠感受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樂章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2、體驗《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以及古典音樂莊重典雅、結構規整的特點。3、能夠說出巴羅克音樂與古典樂派音樂的風格特點。聆聽、感受并能分辨同名大小調:G大調和g小調。新知導入你聽過這首歌嗎?你知道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從哪首著名的曲子里引用的嗎?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杰出大師,更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音樂天才,有“音樂神童”的美譽。他的創作數量驚人,體裁廣泛。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等。Mozart,Wolfgang Amadeus莫扎特 1756-1791新知講解古典音樂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是指西洋古典音樂,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的、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音樂,主要因其復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于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狹義指古典主義音樂,是1750-1820 年這一段時間的歐洲主流音樂,又稱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有貝多芬,等。新知講解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響曲之一,是他的交響曲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響曲熱情洋溢,樂思帶有感情化這首交響曲雖然仍能聽出巴洛克音樂的痕跡,但還是促使當時的絕對音樂向前邁進了一步,當它在十九世紀初于萊比錫演奏之際,曾受到“戰栗”或“沉緩”等字眼的評語。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步步接近“浪漫”的作品。新知講解新知講解《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是一首廣泛流行的交響樂作品。全曲共四個樂章。第一樂章以奏鳴曲式寫成,g小調,快板,音樂洋溢著歡悅和樂觀精神。舒伯特贊揚該作品:“你從中可以聽到天使在歌唱。”第二樂章,行板,降E大調,6/8拍子,奏鳴曲形式。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 稍快板, g小調, 3/4拍子, 具有第一樂章那種民謠風味。 第四樂章,甚快板,g小調,2/2拍子,奏鳴曲形式,樂章充滿令人產生亢奮的狂熱情緒,但仍有抑郁的色彩!新知講解新知講解這首作品的音樂情緒、速度是怎樣的 音樂洋溢著歡悅與樂觀的精神、快板樂曲主要是由哪些樂器來演奏的 大提琴,小提琴,圓號新知講解樂曲有幾個主題 每個主題的情緒是什么?主部主題和副部主題兩個主題新知講解主部主題情緒特點:歡快、樂觀視唱主部主題新知講解聆聽副部主題,這里有沒有主題動機?和主部主題進行比較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大小、節奏的疏密。體會作曲家什么心情?舒展連綿的旋律顯得安靜,表達了作曲家內心深處的傷感聆聽體會音樂意境,感受作品特點:結構規整、風格典雅。新知講解莫扎特和他的音樂有了些什么認識?莫扎特的音樂都很優雅。莫扎特的音樂都顯得高貴。莫扎特的音樂給人以震撼。新知講解請同學們對照樂譜,想一想:歌曲《不想長大》的旋律是如何從《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發展變化而來的?課堂練習課堂總結古典音樂是豐富的音樂寶藏,是音樂家創作流行音樂的靈感和無盡源泉。古典音樂是天才的音樂,莫扎特就是這樣一位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天才,兩百多年來,莫扎特和他的音樂一直都是樂壇的神話,他像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劃過天空,他用一個天才艱苦的勞動和無窮的智慧留給我們無盡的寶藏。板書設計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mp4 SHE《我不想長大》.mp4 樂曲欣賞:《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_128k.mp3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元第3課時《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doc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元第3課時《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