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教學案班級 小組________ 姓名【學習目標】1.懂得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所圍繞的主題。2.理解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踐相結合所產生的四大理論成果。3.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自信。4.厘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者的關系。【重點難點】重點: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所圍繞的主題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者的關系【導學流程】自主學習內容一、回顧舊知: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2.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標志?二、基礎知識感知(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1.首次提出: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__________ 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______________”這一鮮明的主題。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_______________結合當代中國實際+理論創新、______________、制度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理論形成 形成時間 基本內容 主題鄧小平理論 黨的十一屆 三中全會以后 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什么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 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認識科學發展觀 黨的十六大 以后 第一要義:發展 核心:以人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 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 怎樣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八大 以后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 新時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1.改革開放后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______,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______,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______,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___。堅持道理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領導者:_________ 一個中心:_______________兩個基本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位一體: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____________、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兩個目標:全體人民_________、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_____________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經濟: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政治:______________制度;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容:優秀傳統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導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觀條件:當代中國現實和時代條件具體要求: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特點:___________科學的大眾的國際: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3.“四個自信”的關系(1)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_____________,統一于_____________。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_________________。(2)要求: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________、理論自信、__________、文化自信。三、易混易錯知識點匯總1、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2、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堅持了市場化改革方向。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物質力量。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實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植根于中國大地,具有獨特性和永恒性。9、每個公民都應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完善相關制度。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11、個人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12、只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能創造出震撼心靈的文化精品。13、鄧小平理論,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4、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15、“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時毛澤東提出來的。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1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四、基礎知識拓展與遷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關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共同支撐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路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能夠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正確性。課堂小結1.學生總結本節課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知識構圖)教學反思3.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教學案《參考答案》三、易混易錯知識點匯總1、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2、改: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在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3、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4、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5、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6、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7、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還沒有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8、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植根于中國大地,具有獨特性,不能說具有永恒性。9、改:每個公民都應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國家要完善相關制度。10、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而不僅僅是政治制度保障。11、改:個人不一定都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12、改:只要……就……,太絕對。13、改: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4、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15、改:是鄧小平提出來的。16、改:應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7、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