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下第十六課 冷戰教案教參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杜魯門主義的含義和影響;了解冷戰對峙局面形成的過程; 了解德國的分裂;了解北約與華約的形成過程; 初步認識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威脅。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概括出美國的冷戰政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表現,提高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美國、蘇聯為首的兩大集團的長期對峙,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與各國的發展。教師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到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會使某些大國違背歷史發展的潮流,會威脅到世界和平與發展。教參重難點:冷戰的發生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北約與華約對峙是本課的重點。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了解冷戰的原因及其形成的過程與影響;杜魯門主義的含義與影響;馬歇爾計劃;北約與華約;德國的 分裂等基本史實,初步認識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威脅。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和分析歷史材料,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思維和素養以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會使某些大國違背歷史發展的潮流,會威脅到世界和平與發 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冷戰的含義及過程 難點:冷戰原因;冷戰影響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法、史料分析法。四、新課講授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出示英國前外相哈默斯頓的話:“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我們只有永恒的利益 ”,由此導入新課。(一) 何為冷戰出示材料,解析冷戰內涵(二) 為何冷戰1 、引導學生閱讀資料卡片,講解冷戰含義2 、結合二戰后力量對比圖和二戰后國際形勢圖,總結歸納冷戰原因(三) 冷戰形成1 、播放丘吉爾鐵幕演說視頻,明確,鐵幕演說是冷戰開始標志2 、閱讀課本,明確美國政治采取杜魯門主義3 、出示材料,分析杜魯門主義實質和影響4 、閱讀課本和材料,明確經濟上采取馬歇爾計劃,歸納實質和評價過渡:在冷戰政策的推動下世界局勢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德國分裂。 什么原因導致蘇聯與美、英、法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大?后來德國是怎樣分裂的?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柏林危機,1949 年 9 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又稱“聯邦德國”或“西 德” ;10 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 民主德國”或“東德” ;從此,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過渡:美國冷戰政策除在政治、經濟上的表現外,還有其它方面的表現嗎?5 、出示材料,明確軍事上成立北約過渡:針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冷戰措施,蘇聯采取了什么對策?6 、出示材料,明確蘇聯政治上成立工人情報局;經濟上經互會;軍事上華約。明確北約和華約的出現標志著美蘇冷 戰對峙的兩極格局最終形成。(四) 冷戰影響出示材料,小組討論分析,教師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點撥九下五、小結和作業教師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我們了解到冷戰美蘇雙方采取的措施以及影響。和平與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主題,但霸權 主義依然存在,是威脅人類進步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反對霸權主義,大力發展經濟,增強我們綜合國力。(16冷戰杜魯門主義政治工人情報局馬歇爾計劃經濟經互會北約軍事華約)課后作業:觀看相關紀錄片,加深對冷戰了解。六、板書設計講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下面開始我的試講。)我是 X 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第 16 課《冷戰》,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和大家分享一句名言,這是英國前外相哈默斯頓說過的一句話,他說: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 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句話非常適用于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因為共同的敵 人法西斯而走向聯合,二戰之后沒有了共同的敵人,他們的關系又將如何發展呢?今天讓我們走進第十六課《冷戰》, 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板書 16 冷戰)何為冷戰? 同學們快速瀏覽老師出示的資料卡片進行了解。有哪位同學可以說一說。第三排這位男同學你來說。這 位同學談到所謂冷戰,是美蘇對抗的方式, 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采取的是 除武力之外的一切對抗形式,是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這位同學回答的非常簡潔易懂,請坐。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昔日盟友走上對抗的道路呢? 同學們可以結合老師出示的二戰后力量對比圖和國際形勢圖來 分析一下。最后一排這位男同學你的手舉的最高,你來回答。好,請坐。這位同學談到他從圖中了解到二戰后美國 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且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那還有哪位同學有進一步想法?好,你來說。 請坐。這位同學談到在二戰后蘇聯實力也逐漸強大,成為唯一可與美國抗衡的國家, 由于社會制度的對立,成為美 國稱霸的障礙。看來我們同學都是獨具慧眼,能夠在圖片中得到這么多的信息。既然美蘇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走向了對抗,那哪一事件拉開冷戰序幕呢?請同學們觀看一則視頻了解一下。視頻播 放結束了,聽到有同學說丘吉爾的“鐵幕演說 ”拉開了冷戰的序幕。美蘇走向對抗,那對抗的方式有哪些方面呢?老師聽到了有同學說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那請同學們閱讀課本, 找一找,美國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板書 政治) 同學們說是提出了杜魯門主義。那杜魯門主義是何時出臺? 內涵和實質又是什么呢? 同學們結合老師出示的材料和課本進行思考。(板書 杜魯門主義)第一排這位同學你來回 答。好,請坐。看來這位同學對我們課本內容非常熟悉。他談到杜魯門主義是在 1947 年 3 月份提出,當時美國總統 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講,他說美國要承擔起自由國家的責任,遏制社會主義的發展;本質就在于要發展霸權主義, 干涉別國內政,而杜魯門主義的出臺也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在經濟上的表現是什么呢?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找一找。沒錯,是推行馬歇爾計劃。也叫作“歐洲復興計劃 ”,顧 名思義,是美國要援助西歐恢復經濟,那丘吉爾也說這是歷史上最為慷慨的援助。那同學們認同這個說法嗎?請同 學們結合老師出示材料,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一下,思考一下馬歇爾計劃的真正目的和實質是什么?(板書 經濟 馬 歇爾計劃)這邊已經有同學開始討論了,那請你來說一說。好,請坐。這位同學認為馬歇爾計劃表面是要幫助西歐, 但是是為了穩定資本主義制度,防止西歐因為經濟頹廢導致社會主義革命的發生,這就不利于資本主義陣營。回答 的非常好。還有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這位藍衣服同學,這位同學認可這位同學說法,也提到西歐地理位置臨近 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美國幫助西歐并控制西歐,將西歐變為反蘇反社的前沿陣地,由此可知馬歇爾計劃實質 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重要步驟。同學們對于這一問題認識非常深刻。在冷戰政策的推動下世界局勢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在此之下德國分裂。 什么原因導致蘇聯與美、英、法在處理德國 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大?后來德國是怎樣分裂的?同學們閱讀課本,試著歸納一下。第一排這位女同學,沒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以及柏林危機的爆發,1949 年 9 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 志聯邦共和國,又稱“聯邦德國 ”或“西德 ”;10 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 民主德國 ”或“東 德 ”;從此,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歸納很全面,請坐。美國冷戰政策除在政治、經濟上的表現外,還有其它方面的表現嗎?老師聽到有同學說在軍事組織方面。那有何表 現呢?同學們來閱讀材料找一找。(板書 軍事)這位同學你來說。好,請坐。這位同學說是 1949 年美英法等十二個 國家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請坐。資本主義陣營在軍事上要與社會主義陣營 相對抗。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冷戰措施,蘇聯采取了什么對策呢?同學們根據老師出示的材料歸納一下。第四排這位同學的九下手舉的真快,那你來分享一下你歸納的內容。好,這位同學提到在政治上,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組成工人情 報局來對抗杜魯門主義;(邊說邊板書工人情報局)經濟上為了對抗馬歇爾計劃,蘇聯加強對于東歐各國經濟援助, 組成經濟互助委員會;非常好,請坐。(邊說邊板書經互會)那軍事方面呢?這位紅衣服同學,好,請坐。在軍事方 面 1955 年簽訂《華沙條約》,組成“華沙條約組織 ”簡稱華約,而華約的形成也就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板書 華 約)美蘇冷戰對峙的兩極格局最終形成。開啟了近 30 多年的美蘇爭霸,從材料看到冷戰期間期間發生了古巴導彈危機, 美國入侵越南,蘇聯入侵阿富汗,20 世紀 80 年代美國制定“星球大戰”計劃,軍備競賽不斷升級,最終于 1991 年蘇 聯解體標志著美蘇冷戰結束,兩極格局結束。那冷戰有何影響呢?同學們根據剛剛出示材料,結合課本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好,時間到了。 剛剛三組同學討論最激烈,那三組同學派代表來說一說。請坐。三組同學從消極影響出發,認為二戰后,美蘇爭霸, 軍備競賽不僅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而且對本國經濟也產生不利影響。還有其他組有不同意見嗎?五組,請坐。五組 同學從積極影響出發,認為美蘇勢均力敵,互相牽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同時也推動了科技發展。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本節課學習我們了解到冷戰美蘇雙方采取的措施以及影響。和平與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主題, 但霸權主義依然存在,是威脅人類進步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反對霸權主義,大力 發展經濟,增強我們綜合國力,也希望諸位同學以此作為努力方向。課堂學習已經接近尾聲,觀看相關紀錄片,加深對冷戰了解。下節課我們共同分享,好下課,我的試講結束,謝謝 各位評委老師!(鞠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