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第十二課 新文化運動教案教參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及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學會客觀地評價新文化運動的歷史 意義和局限,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閱讀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相關作品,獲取有效歷史信息。領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的歷史思維方法。客觀地 評價新文化運動,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思維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 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歷史使命感,增強民主與科學意識。 教參重難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意義是本課的重點,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孔教的原因是本課的難點。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及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學會客觀地評價新文化運動 的歷史意義和局限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局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積極 進取的精神,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歷史使命感,增強民主與科學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意義。 難點: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孔教的原因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法、史料分析法。四、新課講授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帶領同學回顧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所進行的探索,指出這些探索都未能成功,提出 疑問: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的革命道路將何去何從?進而導入新課。(一) 背景——新舊沖突1 、復習回顧辛亥革命成果2 、出示史料,總結新文化運動背景(政治混亂,革命果實被竊取,尊孔復古的逆流)(二) 概況——除舊立新播放視頻,歸納新文化運動概況(時間 陣地 主要代表人物 開始標志)(三) 內容1 、出示史料和相關史事,歸納內容(民主和科學 新道德 新文學)2 、結合史料,思考如何看待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孔教。(辯證思想)(四) 影響——萬象更新出示史料,小組討論新文化運動影響(積極 消極)五、小結和作業(12新文化運動一、背景二、概況1915三、內容民主和科學 新道德新文化四、影響)教師小結: 同學們,先賢智者數十年于思想上下求索,追尋自由解放,道路曲折;唯奮力斗爭,驚心動魄。雖零星 人獨行寂寞,但燃起這豆大光芒,星星之火,于千百人中以微弱聲響打破沉默。先輩為了真理、為了家國而前仆后 繼,以筆為刃,抨擊腐朽舊社會,敢叫日月換新天。 我們新時代青年亦要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熱愛祖國、為建設 祖國美好未來而不懈奮斗。六、板書設計八上講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 X 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第 12 課《新文化運動》,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時也是一部抗爭史和探索史,那我們之前所學習的探索史中, 中國人都進行了哪些探索呢,有沒有同學可以總結一下,嗯好,第三排這位同學你來說,這位同學談到經歷了地主 階級抵抗派,地主階級洋務派以及資產階級維新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他們在技術制度方面進行了探索,但是都以 失敗告終,那同學們,中國的革命道路又將何去何從?先進的中國人又把探索的目光轉向了哪里呢?我們一起走進 第 12 課《新文化運動》的學習,一起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板書 12 新文化運動)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面所學的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哪些呢?有同學說推翻了封建的帝制,使得民主共和的觀念深 入人心,那同學們想一想,在辛亥革命之后很多的知識分子他們都憧憬著能夠在這樣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里獲 得一定的權利,但現實又是如何呢?請同學們把目光放到老師在大屏幕上展示的史料上,大家去總結一下(板書一、 背景) 。靠窗的這位同學你來說,好,這位同學談到在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果實,他為了恢復帝制, 大量出賣國家主權,同時在思想界掀起了“尊孔復古 ”的逆流。這位同學對史料分析十分深刻,大家要向他學習。 那同學們,這就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一種差距。那先進的知識分子,在這樣一個氛圍中,他看到的是政治局面的混 亂,痛定思痛,他們一部分就總結了之前所有失敗的這些教訓,于是他們認識到想要挽救中國必須要改造百姓,啟 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知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舊文化的毒害,喚起民眾的覺醒,這樣才能使中國得 到真正的救治。因此他們在當時掀起了這場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新文化運動。那同學們,新文化運動的概況是怎樣的呢?他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呢?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呢?他的主要陣地又 在哪里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來找出剛剛問題的答案。(板書 二、概況)視頻已經播放完了, 哪位同學來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呢?嗯好來,最后一排舉手最快的這位同學,好請坐。這位同學他說在 1915 年陳獨 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那這也標志了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板書 1915)。《青年雜志》后來改名為《新青 年》,和北大一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而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那同 學們,這位同學是不是總結的非常全面啊。好,那同學們再來想一想,新文化運動的目的是想要喚起民眾的覺醒, 那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呢?它是通過怎樣的思想傳播想要去拯救中國呢?那請同學們閱讀大屏幕上展示的史料,試 著去總結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他的內涵呢?(板書 三、 內容)好的,老師看有同學舉手了, 那這位藍衣服男生你來說一說吧。好,請坐。這位同學談到他在材料中看到這樣一句話:陳獨秀先生說“為今只有 兩位先生能夠挽救中國一切之黑暗,那就是民先生和賽先生 ”,也就是民主和科學。在這里可以看出來新文化運動 提倡民主和科學,而這也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思想。(板書 民主 科學)那還有哪位同學要補充嗎?最后一排這位 男同學你來說,好,這位同學談到在新文化運動中還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材料《狂人日記》里面就寫到了看 起來滿嘴仁義道德,但實際確實有吃人的本質,魯迅先生以新文學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號召人們來 推翻這黑漆漆的社會。(板書 新道德)請坐。那同學們閱讀課本也可以看到課本上相關史事,講述的也是女性,去 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尋求自己的權利,沖破舊道德的束縛。那同學們,除了提倡新道德,還有提倡什么?對,有同 學說是新文學,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適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 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都提倡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我們的文學 更加通俗易懂,也更有利于促進新思想的傳播。(板書 新文學)那同學們,來看老師出示的史料,結合課本想一想,當時人們反對以孔子為首的封建禮教和儒家思想,你有什么看 法呢?有同學可以說一下嗎?戴眼鏡的這位女生你來說,這位同學說當時的封建禮教是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人們 去推翻封建禮教肯定是有利于打擊封建統治,宣傳新思想和文化;但是當時的人們全面否定封建禮教,全面的否定 儒家文化,這是不可取的,這位同學看問題很全面,而且具有辯證思維,請坐。那在當時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地進行,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哪些影響呢?(板書 四、影響)這個問題有些難度,同 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史料進行五分鐘的討論。組長注意記錄不同意見。時間差不多了,剛剛三組同學討論最激 烈,那三組同學派代表來說一說你們的看法。三組同學說啊新文化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運動,它猛烈地抨擊 了封建統治,也促進了人們的覺醒,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為五四運動的爆 發奠定了思想基礎。請坐。那還有要補充的嗎?第五小組你們來說,這個小組從消極角度出發,認為對待中國傳統 文化不能過于片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可全盤否定。好,同學們分析都很深刻,看來已經很好掌握本節課 內容了。教師小結: 同學們,先賢智者數十年于思想上下求索,追尋自由解放,道路曲折;唯奮力斗爭,驚心動魄。雖零星八上人獨行寂寞,但燃起這豆大光芒,星星之火,于千百人中以微弱聲響打破沉默。先輩為了真理、為了家國而前仆后 繼,以筆為刃,抨擊腐朽舊社會,敢叫日月換新天。 我們新時代青年亦要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熱愛祖國、為建設 祖國美好未來而不懈奮斗。課堂學習已經接近尾聲,在課下希望同學們可以搜集一些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走進作品進一步了解新 文化運動。下節課我們共同分享,好下課,我的試講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