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第六課 戊戌變法教案教參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公車上書以及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維新的基本史實,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 會的影響。由此提高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初步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識讀課文插圖等多種歷史資料,制作百日維新中關于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 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初步掌握分析、歸納歷史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 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參重難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是本課的重點;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是難點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知道公車上書以及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維新等基本史實。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史料,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通過歸納百日維新的措施,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通過閱讀 材料思考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和影響,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為變法圖強而勇于犧牲的事跡,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樹立以天下為已任的人生 觀和價值觀。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內容。 難點: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法、史料分析法。四、新課講授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中國通史》視頻片段,提出問題: 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的原因是什么?既然引進外國器物不能挽救民族 危亡,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由此導入新課。(一) 公車上書拉序幕1 、出示北京城區地圖標出松筠庵,和《申報》材料,引出公車上書,分析背景2 、展示康有為和梁啟超的人物簡介,學生了解其生平。過渡:公車上書失敗以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二) 辦報創會求發展1 、出示維新運動期間各地重要學會分布圖和報刊圖片,讓學生從圖中找出重要學會和報刊的創辦情況2 、出示史料,讓學生分析維新派宣傳的主要思想及其產生的影響過渡:1897 年冬,德國強占膠州灣,康有為再次上書呼吁變法救國(三) 百日維新掀高潮1 、 自主閱讀課本,歸納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2 、引導學生逐條分析其內容和作用3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普通百姓(農民階級)、新興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新、舊)、官僚大臣,你對變法有何態度, 是支持還是反對,說出你的理由。4 、閱讀課本,找到變法結果:失敗過渡: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9 月,慈禧太后等人發動政變。(四) 戊戌政變終落幕1 、出示戊戌六君子圖片材料,學生講述分享戊戌六君子的故事2 、譚嗣同本可以逃走,但他卻慷慨赴死,你如何看待這一行為,組織學生展開辯論(課后作業:無六、板書設計) (講課稿)八上3 、出示材料,小組討論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啟示,影響。五、 小結和作業本課小結: 中國從不缺乏能永留青史的人物,縱然他們的一生在歷史長河里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卻激起無數中 國人的心智,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來的我們也將會擎著火炬,散布火種,傳承光和熱。這就是中華民族屹立 不倒的原因!6 戊戌變法 公車上書拉序幕 辦報創會求發展 百日維新掀高潮 戊戌政變終落幕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 X 號考生,今天我試講的題目是第 6 課《戊戌變法》,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同學們先來看《中國通史》視頻片段回顧上節課內容,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既然引進外國 器物不能挽救民族危亡,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謀求制度的變革,戊戌變法就是這次制度變革的一次嘗試,這次變 法是如何發動起來的?它的歷史命運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走進第 6 課《戊戌變法》 的學習,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板書 6 戊戌變法)地圖上這個地方是松筠庵,在一百多年前,這里曾經發起了一場大規模請愿活動,是哪一事件呢,同學們閱讀《申 報》材料來找一找,結合課本,思考為何請愿呢?(板書 一、公車上書拉序幕)第三排這位同學你來說,這位同學 說這場請愿活動是公車上書;1895 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群情激憤,在京參加會試的康有為、 梁啟超等聯合各省 1300 多名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但最 終失敗。你找的很準確,請坐。我們先來快速瀏覽資料卡片,了解康梁生平。我們了解到,康梁熟讀經史也接受了 西方資產階級思想,致力于講學著書,宣傳變法思想,培養維新人才。公車上書是失敗了,這次上書并沒有上達光 緒帝,但是卻轟動京、滬,拉開了變法維新的序幕。公車上書失敗以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辦報刊,宣傳變法。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在維新運 動期間各地重要學會分布圖和報刊圖中找一找,你能找出重要學會和報刊的創辦情況嗎?(板書 二、辦報建會促宣 傳)靠窗這位同學,這位同學說有在北京創辦的強學會、在上海的上海強學會、在長沙的南學會等等,報刊有國聞 報、知新報、時務報等,你找的很全面,請坐。在其中影響最大的報刊是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梁 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變法通議》,嚴復等主持的《國聞報》“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宣傳維新思想,成為 北方最有影響的報紙。維新派宣傳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有何影響? 同學們閱讀《變法通議》和其他材料來尋找答案, 給大家三分鐘時間。這位同學你來說,嗯,請坐。這位同學說,先進的有識之士意識到單靠引進外國器物不足以挽 救國家危亡,因此,他們主要觀點在于制度變革,改變中國落后的政治制度,比起洋務派在向西方學習的道路上更 向前一步。維新派積極創辦報刊,組織學會,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正當維新運動日益高漲之時,德國悍然出兵強占膠州灣,隨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康有為聞訊后,連續三 次向光緒皇帝上書,痛陳時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光緒帝不甘作亡國之君,決心變法,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頒布“ 明定國是 ”詔書,宣布實施變法,百日維新迅速展開。1898 年是農歷戊戌年,史稱“戊戌變法 ”。 接下來同學們用三分鐘自主閱讀課本,試著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個方面歸納出變法內容,并思考有何作用呢?過 會請一位同學進行分享。(板書 三、百日維新掀高潮)有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你所歸納的內容嗎?最后一排這位 同學你的手舉得最高,你來說。好,請坐。這位同學說,在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這一措施打 擊了封建頑固派,有利于資產階級參政,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疆官僚制度,在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發展工、農、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這是有利于促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有利于國家財政的制 度化建設,在文化方面廢除八股文,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資 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在軍事上裁剪綠營,訓練新式軍隊有利于增強軍事實力,加強國防建設。同學們試想一下,如 果你是普通百姓(農民階級)、新興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新、舊)、官僚大臣,你對變法有何態度,是支持還是反 對,大家可以挑選一個角色進行扮演,說出你的理由,剛剛通過大家角色扮演,發現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廢除八上八股文讓全國讀書人感覺前功盡棄,被裁減的官員無不咬牙切齒,變法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變法面臨著巨大的 壓力。變法的結果是什么?閱讀課本找一找,有同學已經找到了,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他 們掌有實權,阻撓和破壞變法法令的貫徹,9 月 21 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廢除變法 詔令,這次變法歷時 103 天。因此稱為“百日維新 ”。在慈禧太后搜捕時,康梁先后出逃,而譚詞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稱“戊戌 六君子 ”這是戊戌六君子子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故事嗎,有哪位同學可以講一講?這位同學,嗯,請坐,你的歷史 知識儲備很豐富。通過剛剛同學的講述我們知道譚嗣同本可以逃走,但他卻慷慨赴死,你如何看待呢?(板書 四、 戊戌政變落帷幕)有同學說變革會有犧牲,有同學說不必赴死。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遇到危難之際,如果沒有人愿 意為此貢獻力量甚至是犧牲生命,這個國家是沒有任何希望的。譚嗣同決心以身殉道,用自己的鮮血喚醒國人,這 種血性和英雄氣概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敬重的。在這個意義上,譚嗣同死得其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何影響?又有何啟示呢?這個問題有些難度,同學們四人一組結合材料進行討論, 給大家三分鐘時間。剛剛三組討論最激烈,那就讓三組同學來分享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吧。三組同學說,變法的失 敗在于過于激進,沒有發動人民群眾也沒有結合實際,,面對強大的守舊勢力,寄希望于無實權的光緒帝,最終失敗。 這也告訴我們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行不通。請坐。還有小組要補充嗎?四組,嗯 請坐。四組同學提到,盡管變法失敗了,但是這是一次思想啟蒙,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同學 們回答的都很好,看來都很好地掌握了這節課知識。課堂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教師小結: 中國從不缺乏能永留青史的人物,縱然他們的一生在歷史長河里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卻激起無數中 國人的心智,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來的我們也將會擎著火炬,散布火種,傳承光和熱。這就是中華民族屹立 不倒的原因!好下課,我的試講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