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全球航路的開辟 1.掌握迪亞士、哥倫布等人開辟新航路的史實。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教材分析】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新航路的開辟才開始,在這之前沒有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新航路的開辟建立了環球交通網絡,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建立和自由貿易的擴大、工業革命與工業化的進展。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建立與推廣。世界各地形成了廣泛的直接聯系。人類逐步從分散的歷史走向了整體的歷史、人類社會進入了全面更新的時代。因此、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下》設計了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其中包括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第7課《全球聯系的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有三個要點:一是新航路開辟的動因,二是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三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第6課主要講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過程,本課包括三個子目: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新航路的開辟、其他航路的開辟。本課的學習對于我們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的進步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中外史綱的全球航路的開辟與傳統課文不同﹐增加了其他航路的開辟的新知識﹐更進一步說明了新航路開辟所引發全球流動性。【學情分析】由于還未開始學習本冊書前兩個專題,對本課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學生經過初中階段九年級上冊書第15課《探尋新航路》的學習,逐步掌握了新航路開辟的基本內容以及基本的歷史學習方法。但對于其他航路的開辟即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路的開辟,學生不甚了解。以及學生此時尚未形成系統的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展示各種相關資料、圖片等幫助學生更深入的學習和體會。【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史料,理解新航路開辟在經濟、社會、宗教等方面的動力因素,以及技術的進步為其提供的必要條件,培養全面探索和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運用地圖、表格等資料,了解新航路開辟的過程,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培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教學重點】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條件、經過【教學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教學過程】導入:利用視頻《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導入本節課的相關內容。全球航路開辟的過程及路線1.概念何為新航路、舊航路?教室結合歷史地圖,引導學生理解新、舊航路的概念。舊航路:從中國或印度出發,經過中亞和西亞,由海路或陸路轉往歐洲的轉口貿易路線。新航路:15世紀到17世紀中葉,西歐各國本想探尋通往東方的航線,經過一系列的航海探險活動,開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這個過程在西方也被稱作“地理大發現” 。2.新航路及路線教師出示世界地圖,引導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完成以下任務請各位同學根據課前預習,畫出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航行路線教師在學生完成航行路線的基礎上,繼續引導學生歸納出向西和向東航向的航海家,為了加深對本小節知識的記憶和把握,出示新航路連連看的相應練習。3.其他航路開辟完成主要四位航海家的航行學習之后,為了更加突出“全球”這一詞語,引導學生繼續完成其他航路的開辟,此表格由學生舉手搶答完成。航向 支持 時間 航海家 開辟新航路的概況及成就向 北 英國 1497 卡伯特 發現_________法國 16世紀 卡蒂埃 到達荷蘭 巴倫支 三次航行_______地區,留下航行記錄和航海圖17世紀初 哈德遜(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 通向 的航路俄羅斯 - - 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開辟了 到 的航線向 南 英國 1578 德雷克 到達美洲南端的一個岬角——_______荷蘭 1642-1643 塔斯曼 環航 ,到達 和教師出示小試牛刀題目,由學生作答完成1.(2022·沈陽期中)“正是陛下(西班牙國王),將我派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印度地區,播撒上帝的光明……把他們都教化為我主的信徒。”文中的“我”是( )A.迪亞士 B.巴倫支 C.哥倫布 D.達伽馬二、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教師出示材料及圖片,給出相應線索,引導學生得出新航路開辟的相應動因。材料一 “黃金,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可以使靈魂升入天堂!”——哥倫布材料二 西歐金銀儲量少,開采緩慢;因與阿拉伯貿易,貴金屬大量流向東方。于是出現“金銀荒”。材料三 15世紀末期的歐洲,社會分工不斷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鎮迅速增多,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到處追求黃金白銀。學生得出答案:①經濟根源:14—15世紀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黃金成為財富的象征。教師出示相應史料及圖片,線索:一本書……材料四 東方是金瓦蓋頂,金磚鋪地,門窗都是黃金裝飾,連河道里都有滾動的礦石,東方簡直是一個燦爛輝煌的黃金世界,冒險家的樂園……日本據有黃金,金多無量……秦海(中國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島……其中一切富源,或為黃金寶石,或為一切種類香料,多至不可思議。 ——《馬可·波羅行紀》學生得出答案:②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渴望到東方“尋金”(“尋金熱”)。出示相應史料及圖片,線索:一個中間商…… 一種支持……材料六 (西班牙)女王不僅掏凈了國庫,甚至賣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寶。在國王和王后的鼎力支持下,8月份,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開始了遠航。1492年10月美洲。學生得出結論:③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威脅傳統亞歐商路,也使來自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④政府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積極支持海上探險活動。教師出示出示相應史料及圖片,線索:一種熱情和一種自信……學生得出結論:⑤宗教原因: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⑥思想原因:人文主義者鼓勵冒險精神。條件教師出示歷史圖片及問題。學生認真觀察圖片,思考問題。經過主動思考,學生得到新航路開辟的條件如下:①航海經驗積累;②地理知識豐富(地圓說、季風、洋流);③航海技術(星盤、羅盤、新型航海圖);④造船技術提高。教師對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進行總結,為了更好鞏固所學,出示小試牛刀題目,由學生思考并作答。2.(2022·晉中聯考)馬克思說:“航海業是確定的資產階級的行業,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質也烙印到了現代的一切艦隊上了。馬克思意在說明,新航路開辟( )A.推動了近代資產階級革命 B.適應了資產階級的要求C.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D.造成封建制度完全解體三、評價早期航海家出示相關材料,結合課本P37”歷史縱橫“的相應史料,引導學生對以哥倫布為代表的航海家做出正確評價。結合教材P37“歷史縱橫”,你如何評價以哥倫布代表的新航路開辟者們?預設回答:觀點一:積極進取、勇敢堅毅的航海家,世界市場的開拓者!觀點二:萬惡不赦、自私貪婪的殖民者!客觀上:客觀上促進殖民地半殖民地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早期航海家。為了學生更好掌握第3小節所學,教師出示小試牛刀聯系,由學生自主思考完成作答。3.(2022·福建聯考)有學者認為,“地理大發現不僅是歐洲文化的一個轉折點,更使人類在民族文化交流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這意在強調A.人口大量移居美洲 B.世界市場正式形成C.隔絕狀態完全打破 D.各地聯系逐步加強本課小結:教師總結:航海路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它為西歐社會的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與之想對的亞非拉地區則付出了血與肉的代價,如果再有一次人類歷史的大飛躍,我們如何做到人類社會獲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不要再付出這樣慘痛的代價?學生思考作答,在學生做答的基礎上,教師引入中國智慧,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板書設計: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一、全球航路開辟的過程及路線二、全球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三、評價早期航海活動作業布置:請查閱有關資料,結合本課所學,任選本課所學的一位航海家,為其撰寫一段我介紹(不少于200字)。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