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烹飪與營養——自制牛排 教學設計內容要求能根據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狀況、飲食特點等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注意三餐營養的合理搭配。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了解科學膳食與身體健康的密切關系,增進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了解,尊重從事餐飲工作的普通勞動者。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動手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已具備日常生活中基本勞動能力,具有基本的勞動安全意識。能夠自行采買食材,能對食材進行簡單處理,具有設計問卷,分析調查結果的能力。教學目標勞動觀念:形成尊重勞動成果、崇尚勞動的觀念。 勞動能力: 1.了解牛肉營養的基本知識; 2.學會腌制牛排,掌握煎牛排的烹飪技法; 3.通過動手實踐,提升勞動技能。 勞動習慣和品質:培養學生養成安全勞動、規范勞動、有始有終的勞動習慣。 勞動精神:體驗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重點: 掌握“腌制牛排”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實踐中掌握牛排的腌制及烹飪方法。勞動材料牛里脊肉、洋蔥、雞蛋、小蘇打、淀粉、蠔油、食用油、海鹽黑胡椒等。教學過程一、情景創設 牛肉一直是僅次于豬肉的肉制品,而從營養價值上來說,牛肉的營養價值還高于我們常吃的豬肉。牛肉富含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其次,牛肉富含鐵質,能夠幫助我們補血。而且牛肉為寒冬補益佳品,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 牛肉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食材,常見的做法有燒牛肉、鹵牛肉、燉牛肉、炒牛肉等等,這些都是非常美味的。還有一種牛肉的做法,非常簡單方便還可以冷凍起來,隨時吃,就是制成牛排,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自制牛排”的做法。 二、準備食材 想要讓一道菜品色香味俱全,首先要準備好食材。 牛里脊肉、洋蔥、雞蛋、小蘇打、淀粉、蠔油、食用油、海鹽黑胡椒等。 三、制作方法 (一)腌制牛排 首先,把將牛里脊肉切成厚度為1CM左右的肉片,去除筋膜。 然后,用專門的小錘子或者刀背敲打牛肉的兩面,讓牛肉更松弛,破壞牛肉的纖維組織,這樣的牛排會更嫩。 將洋蔥切條、生姜切片、小蔥切段備用。 再往牛肉里加入適量鹽、蠔油、生抽、小蘇打、淀粉,并抓拌均勻。 把洋蔥、蔥段等加入進去,撒上海鹽黑胡椒,抓拌均勻。 然后加入一個雞蛋,抓拌均勻,這樣使牛排更鮮嫩。 最后加入適量食用油,抓拌均勻鎖住水封,放冰箱冷藏2小時。 (二)煎牛排 在電餅鐺或者平底鍋中加入少量的食用油,預熱后直接放上腌制好的牛排,吃老一點煎久一點,吃嫩高一點時間煎短一點。一面煎好后翻過來煎另一面,不需要放任何的調味料。煎牛排時為了營養均衡,還可以加入一些蔬菜、雞蛋等,這樣一道簡單美味營養的牛排就做好了。 四、作業布置 想要健康的生活,光吃牛排還不行。我們要根據膳食寶塔,均衡營養。同時,要根據個人口味進行合理搭配,比如大家可以對家庭成員的飲食習慣進行調查,然后根據結果,再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 因此,請同學們在課后調查家人的飲食習慣,設計一餐或一日三餐的家庭食譜,并制作食品。同時制作一份牛排給家人品嘗,并請家人評價。請將勞動瞬間拍攝記錄下來與親朋分享。感受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