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教學設計教材和學情分析(一)教材分析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了全面論述,其中用大量篇幅闡述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因此,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本原理,必須要學好本課。本節課的內容是思想政治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三課的第二框題。教材的第三課主要講述了我國的經濟發展,要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做到一“堅持”和一“建設”。本節課承接前一框“堅持新發展理念”,并以此為引導,繼而講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后一課“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起到自然過渡作用。經濟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框起著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二)學情分析高一學生初學經濟理論,面對抽象的經濟名詞不能準確深入理解,不能靈活地應用經濟理論解決真實的經濟問題。因此,需要結合真實經濟生活情景,創設問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切身體驗,提高學生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一)課程標準本課依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必修課程模塊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容要求2.1編寫。內容要求:“解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評析經濟發展中踐行社會責任的實例。”(二)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通過分析當前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學習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性和措施,增強學生對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認同,從而進一步認同黨和國家現階段采取的一系列發展政策和措施;科學精神:通過閱讀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現狀的材料,引導學生探討發展經濟的著力點為什么要放在實體經濟上,增強學生對發展實體經濟重要性的認識,進而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認識;公共參與:運用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相關知識,針對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要性、內容教學難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措施教學策略與手段采用議題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導入:前面一框題我們學習了新發展理念,如何保證理念落地,真實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呢?那就必須建立現代化的經濟體系。議題探究:總議題 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議題一 初識---走近“現代化經濟體系”學生活動:學生搜集邯鄲市經濟發展的現狀,介紹邯鄲市經濟發展的問題,以PPT形式匯報。請全體同學們結合匯報材料和書本38頁的探究與分享,分析邯鄲市經濟發展存在哪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教師總結:(1)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2)必要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3)重要性:只有形成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 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堅實而強大的物質基礎。(意義)(4)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景中主動參與學習,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理清知識邏輯,提高知識整合能力。議題二 相知---剖析“現代化經濟體系”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結合教材談談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教師總結: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它包括:(6體系1體制)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 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7)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議題三 攜手---建設好“ 現代化經濟體系”【設計思路】全班分為3大組,每組合作解決一個問題,分三個環節在全班交流展示。【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景中主動參與學習,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理清知識邏輯,提高知識整合能力和遷移能力。環節一學生活動:針對問題情境,轉換身份角色,為邯鄲市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教師總結:1、發展實體經濟的措施:國家角度①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②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④完善支持實體經濟的信貸政策,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⑤重點支持相關產業發展。企業角度:按技術要素分配激勵創新,公司結構改革,產品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信譽和形象,社會責任,黨的領導等。職工角度:敬業奉獻,參加技能培訓提升專業能力,權利與義務等。2、供給側改革含義、原因、目的和措施3、邯鋼把錢都投向金融領域行不行?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如果沒有堅實的實體經濟體系作為依托,無論是提升創新能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還是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環節二學生活動:針對問題情境,轉換身份角色,為邯鄲市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教師總結:(1)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2)重要性: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3)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產業融合,農業現代化,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4)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教師追問:問題:(1)區域之間、城市之間體系分散,缺乏有效互動,責任、權力邊界不清晰。(2)經濟發展次生問題嚴重地區之間人才、資源分配不均衡。措施:(1)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老少邊窮)。(2)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環節三學生活動:針對問題情境,轉換身份角色,為邯鄲市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教師總結:1、我國企業到海外投資順應經濟群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也有利于中國經濟走出去,擴大海外投資能夠有效緩解國內產能過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企業應抓住機遇,創新對外投資合作方式。但是海外投資不當也會給企業經營帶來一定風險,所以要謹慎對待,防范投資風險。2、要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必須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教師拓展結束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抓好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六、板書設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七、經典習題選作題(二選一)選做一 結合教材第三課《我國經濟的發展》相關知識和二十大的內容,了解邯鄲市經濟發展現狀,制作一份邯鄲市經濟發展規劃建議書。(可以是某個領域也可以是宏觀經濟發展策略)選做二 了解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撰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書。【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立足實踐的公共參與意識,提高公共參與的能力;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家鄉發展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增強思考人生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