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德育作業】爭做守規好少年德育作業作為德育體驗、探究、實踐的一種新的德育模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釋放孩子的生命潛能,激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充分發揮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促使學生在認知、體驗、感悟、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和道德習慣。為充分揮優秀設計的示范作用,為班主任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現推出德育作業專欄,以期通過分享優秀的德育作業設計,鼓勵廣大班主任優化德育作業,提高育人實效,真正實現“活動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促進學生道德成長和個性化發展。爭做守規好少年【作業目標】1.通過家校互動,生生互動,以體驗式的形式開展以“爭做守規好少年”活動,并嘗試自己參與制定班規、家規,促使學生能把規則要求內化為自覺行動,爭做“守規好少年”;2.以校園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區生活為契機,引導學生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規則,學會維護規則的技巧,鍛煉參與制定、改進規則的能力。【適用時間】每學年第一學期【適用對象】小學低年段【所屬系列】愛國守規系列【作業內容】1輕聲餐廳我營造文明餐廳,從輕聲開始:學會規范要求自己,排隊就餐時能安靜排隊,椅子輕拿輕放,并踐行光盤,厲行節約。2我的規則我做主文明生活,從立規開始:晚上給自己定制一份作息時間表;班隊會時和大家一起討論制定《班規》;周末和爸爸媽媽制定新的家規。3游戲規則我遵守文明游戲,從守規開始: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團結協作,文明游戲,注意安全。4遵守規則我能行文明社會,從你我開始:自覺遵守生活規則,爭做“守規好少年”。班級每月開展一次“守規好少年”評選活動,學校每學期末開展一次“守規好少年”終極評選活動。作業展示輕聲餐廳我營造我的規則我做主一起制定家規我們的家規【作業反思】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在生活中更需要細致的行為指導,以利于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因此,在本次德育作業設計中我主要從文明就餐、守規定則、文明游戲、文明生活四個方面來落實。在制定班規的過程中,我由扶到放,指導學生重點圍繞班級生活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引導學生關注具體的行為,使得約定有理有據,且具有針對性及實際指導意義。這樣的約定,不僅是學生自己達成的,也是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真正需要的,自然他們也會樂意遵守。在后續活動中,我們還一起制定了班級積分制度,以《小組積分記錄表》的活動方式,邀請學生參加小組排位賽,按照積分高低依次為榮耀學霸、最強學霸、至尊學尊、永恒學宗、尊貴學皇、榮耀學王、不屈學靈,由此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促進學生習慣養成。當然,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規則意識第一是在家庭中萌芽發展的。讓家長懂得培育孩子規則意識的重要性,家校一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因此,在“守規定則”中,除了班規的制定,我還讓小朋友們主持一次家庭會議,和家人一起制定家規。當然在這期間,我會聯系家長,跟家長形成同盟,共同進行教育,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想象總是很豐滿,現實卻太骨感。本次德育作業實施起來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部分學生和家長過于形式主義,對于德育作業的完成只是走過程,完任務;在營造輕聲餐廳活動中,部分小朋友不能堅持,需要老師的不斷監督;小組爭霸賽極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但是隨著弱勢小組與強勢小組的距離拉大,也更深地促使了班級兩級分化。對于德育作業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在今后的德育作業設計中,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1.強化家、校、社會之間的關聯。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而此項工作并不能僅僅由學校完成,而是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同步參與。2.重視學校主題班會課程與德育作業的有效融合,實現課程育人與活動育人的統一。3.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實踐和體驗。總之,德育作業的設計要以生為本,貼近學生認知訴求,以逐步達到引領學生認知發展,助推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