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教案設計教學背景分析課標要求 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方面的新變化。 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包括四個子目,“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王安石變法”、“南宋的偏安”,四個子目之間具有一定的內在邏輯。本課教學設計意在不割裂教材子目之間前后遞進的邏輯關系前提下,將每個子目表現出來的歷史事實或歷史解釋層面上的問題提煉出來,由此切入組成課程的四大部分,即嚴防舊弊、新弊漸生、解弊之發、循弊偏安,以此線索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并且進一步思考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之間的關系。以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經過初中和高中一個階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分析方法,但是對歷史問題的分析和理解并不透徹。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學生認知發展的高峰期,在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核心素養。教學目標通過圖片、圖表、文字史料等,理解北宋的政治形勢,對宋代國家政策形成的背景和影響有所了解。(時空觀念、史料實證) 通過閱讀兩宋時期的相關史料,理解當時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了解人們對于宋朝各種問題截然不同的歷史評價,鍛煉辯證思維和歷史考據能力。(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借助各種圖文資料,梳理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王安石變法的過程和影響,北宋面臨的危機和南宋的偏安等歷史史實,并嘗試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通過對范仲淹、王安石、和岳飛等仁人志士事跡的了解,體悟他們憂國憂民、不懼困難、舍身報國的精神,涵養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宋代的社會問題、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其影響。 【難點】對于宋代歷史現象多元評價的理解,思考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之間的關系。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多媒體、文字材料、歷史圖片、歷史地圖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板書設計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嚴防舊弊:強干弱枝、分化事權、重文輕武 新弊漸生:三冗兩積 解弊之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 循弊偏安:祖宗之法的回歸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史學家對于宋朝的兩極化評價。 閱讀史料,積極思考 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一.嚴防舊弊 1.【什么弊?】通過圖片、文字、圖表引導學生認識北宋建立的背景,了解這一時期存在的主要問題。 2.【如何防?】通過史料引導學生認識北宋統治者在歷史經驗中認識到了國家治理的重要問題,并通過結構圖、文字史料和圖片史料梳理北宋統治者采取削弱地方、分散相權、崇文抑武等應對措施。 3.【效果如何?】通過史料引導學生認識宋代防弊之政的影響。并提出疑問,宋代防弊之政產生了許多積極意義,是否就使得宋朝走向了繁榮盛世?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1.閱讀材料,談談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認識。 分析提煉材料,認識宋朝防弊之政的措施。 根據材料和所學,思考宋朝防弊之政的影響。 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培養學生提取材料信息及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新弊漸生 1.【提出問題:何以新弊?】引導學生思考宋朝在嚴防舊弊的同時會產生什么樣的新弊,何以會產生這樣的新弊? 2.【積弱——邊防壓力】結合圖片說明北宋對外作戰的失利、求和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北宋對外作戰為何頻頻失利?理解宋朝的軍事不振導致積弱的局面。并結合材料引導學生思考“以錢財換和平的方式是否可取”,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3.【積貧——財政危機】通過圖文史料引導學生理解宋朝積貧局面的形成。并以此提出問題,面對積貧積弱的困局,宋朝該怎么辦呢?引發學生思考的同時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了解宋朝的內外形勢。 結合材料理解宋朝的“積弱不振”、“積貧難療”。 引導學生梳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解讀材料的能力,客觀理性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三、解弊之法 1.【如何解?】運用文字材料和圖表材料引導學生認識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2.【解弊之果?】以材料引導學生理解王安石變法中的理想與現實,繼而引導學生分析王安石變法的效果及變法失敗的原因。通過材料認識變法慘淡收場之后北宋混亂的政治局面。 1.認識慶歷新政,并知道期失敗的原因。 2.閱讀材料,積極思考,認識王安石變法,理解其影響及失敗的原因。 通過圖表歸納等引導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通過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歷史解釋的素養。四、循弊偏安 1.【如何偏?】通過兩宋地圖疆域的比較,引導學生認識南宋的“偏”。 2.【如何安?】簡述岳飛北伐之勢,通過材料認識岳飛之死和北伐受阻的原因,理解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回歸。表格展示宋金之間的三次主要和議,通過材料概括南宋基本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及最終結局。認識南宋的“循弊偏安”。 1.認識南宋的“偏”。 2.閱讀材料,積極思考南宋未能北伐的深沉原因,形成對南宋一朝的整體認識。 通過對岳飛等民族英雄的講述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通過對南宋的整體認識培養學生辯證的歷史思維。趙宋“祖宗之法”再認識 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宋朝的祖宗之法,并根據所學歸納祖宗之法的影響。 閱讀材料,思考趙宋“祖宗之法”的影響。 引導學生對宋朝的“防弊之政”形成整體認識,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課堂小結運用結構圖歸納本課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整體認識宋朝的“防弊之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