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2課 探究因特網學習目標了解因特網發展歷程及發展動向。了解常見因特網接入方法。了解域名相關知識。學習任務了解家庭和學校網絡接入因特網的方法;通過使用IP 地址和域名訪問同一個網站,認識IP地址和域名的作用;通過ping命令查找大網站IP地址,深入認識IP地址和域名的關系。在信息時代,家庭接入因特網已經很普遍。在接入因特網后,可以讓家里的臺式計算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都能共享上網。學校接入因特網后,同樣也能讓幾百臺計算機共享上網。下面就來學習因特網一些相關知識,以及接入因特網的方法。引言一、因特網的發展因特網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處于日趨激烈的冷戰對抗當中。美國國防部希望開發一種計算機網絡,即使某些部分遭到破壞,剩下的計算機也能夠有效地進行通信和工作。在這一研究的基礎上,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在1969年建立了著名的ARPAnet (阿帕網),這就是因特網的前身。阿帕網最大的技術創新,就是采用“數據包”通信技術。這種技術使用化整為零的方式,把完整的信息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數據包來傳送,極大地提升了網絡傳輸的效率。1974年發明的TCP/IP協議是因特網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一環。1983年1月,TCP/IP協議成為ARPAnet網絡協議標準,大量的網絡和用戶接入了ARPAnet,極大地促進了因特網的發展。1984年,了 解數據包通信技術優越性的研究人員在NSF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建立了一個類似的數據包通信網絡: NSFnet (科學網)。該網絡覆蓋了美國各個大學和研究機構,主要用于研究和教育。NSFnet 和ARPAnet構成了因特網的骨干。在美國發展NSFnet的同時,其他一些國家和大學科研機構也在發展自己的廣域網,這些網絡都采用了和NSFnet兼容的技術。20世紀90年代,這些網絡逐步相互連接并最終形成了國際互聯網,也就是Internet (因特網)。整個發展過程如圖1. 12所示。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因特網比較關注的是遠程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當時的網絡核心是計算機。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萬維網(WWW) 技術的推廣,因特網過渡成為文檔信息網。此時網絡中的核心是超文本網頁信息。進入21世紀后,因特網更加注重每一個人的參與以及信息的互動。每個使用因特網的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發布者。網絡的核心發展為人。因特網的發展還在繼續。現在已經在開發萬物互聯的“物聯網”,使用釋放網絡巨大計算資源的“云計算”。在未來還有很多因特網創新性的應用等著我們去發掘。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1986年,中國與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合作建立的中國學術網( CANET)啟動。1987年,錢天白教授向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過長城,走向世界),標志著中國人進入了因特網時代,如圖1.13所示。知識鏈接二、接入因特網1. 因特網接入方式計算機接入因特網的方式一般分為兩類:有線接入和無線接入。(1)有線接入早期為了節省敷設線路的費用,大多數小區的家庭都是直接利用現成的電話線、有線電視線等接入因特網,接入時需要用到一個接入設備,稱作調制解調器(Modem, 俗稱“貓”)。目前一些新建小區的家庭都開始采用雙絞線或光纖等線路直接接入因特網。使用光纖傳輸信號有傳輸距離遠、帶寬大、抗干擾能力強等優勢,光纖到戶(FTTH) 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光纖中傳遞的是光信號,在接收光纖信號時,也要有一個接入設備,俗稱“光貓”。接入設備連接計算機需使用雙絞線,計算機端要通過網卡連接,如圖1. 14所示。(2)無線接入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通過無線接入方式也能享受到因特網的網絡連接。常見的無線接入方式是通過內置或外置的無線網卡,利用電磁波作為數據傳輸介質實現網絡連接。無線上網的形式一般分兩類:一類通過局域網接入, 如WiFi;另- -類通過無線 電話運營商的移動通信網接入,如2G、3G、4G網絡等,見圖1. 15。不同的上網方式需要不同的硬件設備。如WiFi用無線路由器、無線上網卡;移動通信網用數據卡(3G. 上網卡、4G 上網卡等)。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知識鏈接我們常說的3G、4G中的“G”是指Generation (代)。3G就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4G就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從1G發展到4G,移動通信所支持的功能越來越多,數據傳輸速度也越來越快,如表1-1所示。但是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無線網絡的帶寬仍然難以滿足人類對數據傳輸速度的需求。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迎來網絡帶寬更大的5G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時代。2.共享接入因特網因特網接入家中后,可以實現多設備共享上網。前面利用交換機連接家庭局域網,并不是一種最優解決方案,還可以采用帶交換機功能的家用無線路由器來連接家庭局域網。路由器的功能是把不同的網絡連接在一起。用無線路由器能把家庭局域網和因特網兩個不同網絡連通,如圖1.16所示。使用路由器連接局域網還有一個便捷的地方,聯網設備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通路由器后,就自動獲得一個由路由器分配的IP地址。此外,上網賬號和密碼也可以在路由器中設置好,每次打開路由器后就能自動撥號連通因特網。學校、企事業單位等一般也采用光纖接入,在單位內部通過路由器或者代理服務器來實現多臺計算機共享上網。通過路由器自動獲取的IP地址,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來查看: ipconfig, 如圖1.17所示。其中IPv4地址是從路由器自動獲得的IP地址,“默認網關”就是路由器的IP地址。試一試用ipconfig 命令查看一下自已計算機的IP地址和網關地址。三、域名的作用計算機接入因特網,可以通過瀏覽器來訪問因特網上的主機。在瀏覽器中輸入以下兩個網址,比較一下結果。http://www.yunnan.cnhttp://182.245.212.253試一試訪問同一個網站,可以使用網站IP地址,也可以使用網站域名。在因特網內部定位一臺主機, 只能使用主機的IP地址。之所以引入域名,主要是方便人們的記憶和使用。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http://www. yunnan. cn”后,并不是直接訪問到“云南網”,而是首先通過DNS服務器(域名服務器)查找到域名“www.yunnan.cn”對應的IP地址182. 245. 212. 253,接下來通過IP地址找到“云南網”主機,打開相應網頁,如圖1.18所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來查看本機使用的DNS服務器: ipconfig/all. 通過ipconfig/all命令查到兩個DNS服務器地址,其中第一個是首選 DNS服務器,第二個是備用DNS服務器,如圖1.19所示。用ipconfig/a11命令查看本機所用DNS服務器地址。試一試域名命名結構如圖1. 20所示。如果知道一個網站的域名,可以使用前面學過的ping命令來獲得該網站的IP地址,格式為: ping 域名。如圖1.21是獲取“搜狐”網(域名: www. ) IP地址14. 18.240.6的示例。有些大網站設置了防火墻,ping不通。但ping不通的網站依然會顯示出該網站的IP地址。還有些大網站有多個服務器,每次使用ping命令,獲得的IP地址可能會有所不同。綜合實踐使用ping命令查找出一些國內大網站的IP地址并記錄下來。與周圍同學比較一下,看ping到的IP地址是否相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