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1課 組建計算機網絡學習目標了解計算機網絡和網絡的分類、組成及功能;了解IP 地址,學會根據網絡環境配置本機IP地址;了解網絡搭建。學習任務模擬搭建一個家庭局域網,嘗試硬件連接、IP地址設置、連通測試、網絡應用。目前很多家庭都有不止一臺計算機。如果把這些計算機連成一個網絡,就能在網絡中共享文件資源和打印機,實現聯網互動。下面就通過學校機房的網絡來學習如何在家中組建一個局域網。引言一、計算機網絡1.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在我們的周圍比比皆是:在智能手機上查找信息使用了移動互聯網;在智能電視中點播節日使用了數字電視網;在銀行ATM機上存錢取錢使用了銀行信息網;刷IC卡進出地鐵站使用了地鐵信息.……所有這些網絡的后面,都是由計算機網絡支撐著,如圖1.1所示。什么是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是將處于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獨立的網絡終端,通過網絡設備(如網卡、網線、交換機、路由器等)互相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軟件、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的系統。2.計算機網絡分類計算機網絡按照地域范圍來分類,可以分為局域網(LAN) 、城域網(MAN) 和廣城網(WAN),如圖1.2所示。網絡的分類(按地域)局域網(LAN)覆蓋的地域范圍相對較小。例如,家里組建的網絡是局域網,一些公司在一幢大樓中組建的網絡也是局城網。城域網(MAN)覆蓋的地域范圍比局域網要大一些,一 般為一個城市的范圍。例如,楚雄州建立的連接了楚雄各個單位政府網,就是一個城域網。廣域網(WAN) 覆蓋地域范圍更大,在城市與城市、省與省,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連接的網絡,都屬于廣域網。因特網是全球最大的廣域網,它覆蓋了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按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學校計算機教室的網絡屬于哪一類 想一想3.計算機網絡功能計算機網絡有三大功能:數據通信、資源共享和分布計算,如圖1.3所示。收發電子郵件、QQ聊天等應用主要是用到了網絡的數據通信功能;共享打印機、共享音視頻數據主要是用到了網絡的資源共享功能。所謂的“分布計算”,就是多臺計算機通過網絡,協同完成任務的功能。二、組建計算機網絡1.硬件連接最簡單的計算機網絡是通過雙絞線來連接的。雙絞線一端連接計算機中的網卡,另一端連接交換機端口,多臺計算機接入交換機就組成了一個計算機網絡的硬件連接,如圖1.4所示。交換機是網絡信息交換設備,雙絞線是網絡傳輸介質。目前大多數計算機都內置了網卡,如需在家中用計算機組建網絡,只要購買一個家用交換機和做好連接頭的雙絞線,就能組網了。將各硬件連通后,組建計算機網絡已經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另外一半工作就是使用網絡軟件來實現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互。2. TCP/IP 協議和IP地址計算機與計算機通過網絡交換信息,需要有一種共同的 “語言”。我們把這種“語言”稱作網絡通信協議。不同的網絡有不同的網絡協議,例如Novell網使用IPX/SPX協議,因特網使用TCP/IP協議。目前很多網絡都采用TCP/IP協議作為默認網絡通信協議。如果我們寄信給一個朋友, 需要在信封上寫清楚收信地址;如果我們打電話給朋友,需要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在使用TCP/IP協議的網絡中,如果要與對方計算機通信,那么也需要知道對方的“地址”,這個地址被稱為IP地址。打開計算機的“本地連接”屬性對話框,可以看到計算機安裝的TCP/IP協議。雙擊“Internet協議版本4 (TCP/IPv4) ”協議,就可以打開TCP/IP屬性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可以查看或設置本機相應網卡的IP地址、子網掩碼等信息,如圖1. 5所示。TCP/IP協議中的IP地址是用來區分網絡中每 一臺網絡終端的。從圖1. 5可以得知此臺計算機的IP地址是192.168.1.12。這個IP地址是為了方便閱讀和記憶而表示成4段點分十進制的,真實的IP地址是32位的二進制數,如圖1.6所示。32位二進制數分為4段,每一段8位,分別轉換成十進制,中間加上點,就構成了我們看到的4段點分十進制IP地址。點分十進制每一段的數值只能在0~255之間,如“112. 80. 248. 74”是百度網站主機之一的IP地址。在同一個網絡中,每一個 IP地址只允許對應一臺網絡終端,這樣就保證了網絡終端在網絡中標識的唯一性,數據傳輸不會出錯。查看本機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并記錄下來。試一試IPv4和IPv6目前使用的IP地址稱為IPv4,由32位的二進制教構成。理論上有40多億個地址。表面上看地址很多。但實際上在很多年前IP地址的分配就已經飽和。平常上因特網都使用動態分配的IP地址,如果要擁有一個靜態的IP地址,就必須定期繳費。IP地址正在向下一版的IPv6過渡。IPv6 使用的IP地址由128 位二進制數構成,可以提供的IP地址數量是一個天文數字。在不久的將來,IPv6 能夠使我們家里的每一個智能電器都擁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知識鏈接3.IP地址的使用32位的IP地址在網絡中分成二段來使用,前一段是網絡地址(Network ID) ,后一段是主機地址: (Host ID)。 配合子網掩碼,可以看出哪部分是網絡地址,哪部分是主機地址,如圖1.7所示。同一個網絡中,每臺計算機擁有不同的IP地址,但是它們的網絡地址都是相同的。如果兩臺計算機IP地址完全相同,那么這兩臺計算機就會出現IP地址沖突,都不能正常使用網絡。在家里組建局域網,可以使用C類IP地址的保留地址,其范圍是192. 168. 0.0~ 192.168. 255.255。同一個網絡中的IP地址前三段數據相同,最后一段在1~ 254中設置一個數值,不同計算機取不同的數值即可。標準C類地址子網掩碼都是255.255.255.0.如圖1. 8是用交換機連接的兩個網絡,它們的網絡地址是不同的。把自己計算機的IP地址與其他同學計算機的IP地址進行比較,判斷是否在同一個網絡中。試一試IP地址分類在因特網中,IP 地址異常重要,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主機的“身份證號碼”。IP地址一般分為三類: A類、B類和C類。IP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構成,決定IP地址類別的主要是前幾位數字: A類IP地址第一位為0; B類IP地址前兩位為10; C類IP地址前三位為110, 如圖1.9所示。知識鏈接可以看出,對于一個點分十進制的IP地址,如果要判斷屬于哪一類,最關鍵的是把第一段地址轉換成二進制,然后通過前幾位的數字來對號入座。三、計算機網絡連通測試兩臺計算機通過網絡硬件連通,IP 地址也設置好后,如何才能知道這兩臺計算機是否能夠正常通信了呢 一種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用ping命令來測試。在“開始”菜單中輸入命令“cmd”并按回車鍵,如圖1. 10所示。打開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窗口中輸入ping命令,其格式為: ping IP地址。如圖1.11所示,輸入“ping 192. 168.1.12”,左圖表示能ping通,右圖表示不能ping通。如果能ping通本機IP地址,表示自己的網卡和TCP/IP協議正常。如果能ping通其他主機IP地址,表示自已的計算機和對方的計算機網絡連通。如果兩臺計算機網絡地址不同,那么這兩臺計算機就屬于不同的網絡。想要連通這兩個不同的網絡,可以使用一種叫“路由器”的網絡設備來實現。測試自己計算機的IP地址是否能ping通。兩個同學一組,互相測試對方的計算機是否能ping通。試一試綜合實踐1.分組完成組建一個同網段的局域網,由教師分組提供IP地址。測試組內計算機是否能連通,并測試其他組的計算機是否能連通。2.探究在局域網中如何實現共享文件和共享打印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