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寶貴的文化遺產)【大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寶貴的文化遺產)【大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第1—3課)
1.2022年課標要求
〖導論〗世界古代史從早期人類的出現到15世紀,展現古代文明的產生、發展與多元面貌。其間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但有一些民族、國家未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連續發展過程。
文明出現以前,人類經歷了漫長的史前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階級分化的加劇,國家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4千紀后期,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歐洲的愛琴海地區,誕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課標〗初步了解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通過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以及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了解亞非古代文明及其傳播。
2.2022年課標解讀
1)唯物史觀:
通過學習早期奴隸制國家的出現,知道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決定因素;知道《漢謨拉比法典》、種姓制度等都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
2)時空觀念:
明確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關信息,了解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發展的基本線索,培養時空觀念。
3)史料實證:
查閱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的相關史料,了解這些文明留下的歷史遺跡、遺物等,培養從史料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4)歷史解釋:
知道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的影響,明確《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分析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發展的影響,提高對歷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家國情懷:
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及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欣賞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
1.本單元概述
本單元由三節正課組成。
本單元是《世界歷史》的第一單元,屬于世界古代史這一學習板塊。世界古代史從早期人類的出現,直到公元15世紀末期,其間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本單元主要介紹了亞非地區——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出現的人類古代文明。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古代亞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2.時空縱覽
3、整體教學流程透視
1). 課堂導入環節以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啟發性原則,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采用設疑、懸念導入法、直觀導入法、開門見山法、直接破題法、溫故知新等方法導學激趣。
2).導入新課后,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和要求,明晰地讓學生知道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形成何種能力,從而進入自主學習環節。
3).自主學習,讓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對基本史實有一定了解,再對重難點進行精細預習,標畫重點內容,逐步培養學生大單元、大概念、大主題的歷史學科素養,提高整合歷史知識的能力。
4).小組合作,問題探究要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展開,教師要把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去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5). 課堂總結,以時空觀念為指引,梳理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明確該知識點在單元、教材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中的地位。
6). 當堂檢測,著重在于以各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口答、自背、做題等方式完成。根據課堂情況,靈活掌控教學環節,每節課至少留出2至4分鐘進行測驗訓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進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調整教學策略。
4.本單元教材體例
以“區域文明的多元發展”這一大概念統領內容,強調歷史發展的時序性,地理環境的多樣性和各地發展的特點及其不平衡性,以及各個區域之間的初步聯系。
(1)設計導語激發興趣,引出重點;
(2)設計插圖增強感染力;
(3)設計正文宋體內容明確基本知識;
(4)設計正文楷體內容補充說明;
(5)設計相關史事教會學生提煉有效信息;
(6)設計“問題思考”欄目,引起探究興趣,激發學生思考;
(7)設計“材料研讀”培養學生研讀材料的能力,活學活用;
(8)設計“課后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9)設計“知識拓展”,擴大學生知識面。
1.能夠運用課本中的可信史料,如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石柱等,考查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和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能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認識亞非國家的發展歷程。
2.聯系當前實際,從歷史發展觀角度考查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影響。
3.通過運用地理等跨學科知識,認識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起源的關系;認識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在文明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第2課時)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 通過《漢謨拉比法典》,了解亞非古代文明及其傳播。
素養目標 1.了解兩河流域文明的地點和興衰,知道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衰和統治,知道《漢謨拉比法典》構成、內容、實質和地位。(唯物史觀) 2.利用世界古代文明中心地理范圍示范圖,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遺存的分布及其特點。(時空觀念、歷史解釋) 3.理解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特征,初步理解文明之間的差異,培養“家國情懷”的學科核心素養。(家國情懷)
教學重點 古巴比倫王國的崛起與統治;《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及地位。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代表。
教學難點 《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和地位。
教材分析 本課為世界歷史第一單元第2課。這一單元作為世界古代史的開篇,分別介紹古代亞非的三個大河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以前學過的黃河流域的中國,這些文明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本課分為三個小標題: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巴比倫王國和《漢謨拉比法典》。其結構層層深入,古巴比倫王國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高峰,《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課文對《漢謨拉比法典》的介紹最為詳盡,以點見面,讓我們以此為窗口,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
學情分析 古巴比倫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學生對此歷史事件應當是耳熟能詳,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鑒于九年級學生在積累兩年的歷史學習經驗中,史料閱讀能力和歷史事件概括能力皆有所養成,因此本課在講解中應注意運用歷史地圖、史料加深學生對古巴比倫這一文明古國的認識。
教學方法 講述法、問題創設、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PPT展示。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巖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后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愛在西元前》這首歌是以新巴比倫的一個國王為滿足王后的思鄉之情,在宮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園為背景創作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探秘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 學生思考、討論,初步了解兩河流域。 吸引學生興趣,進而產生探知欲望。
講授新課 板塊一、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1.圖片展示:古代兩河流域示意圖(約公元前3500—前539)。教師提問:“兩河”指的是哪兩條河?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 2.老師: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什么? 材料一:蘇美爾人的詩歌:猖獗的洪水呀,沒人能和它對抗,它使蒼天動搖,使大地顫抖……莊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來將它淹沒。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希羅多德說,在美索不達米亞,小麥的收成是播下種子的200倍。普林尼說,一年可收獲兩次小麥,此后還可以長出優質的飼料,棕櫚樹繁茂,水果種類眾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達米亞有一種可以制成磚的黏土。 ——H·G·韋爾斯《世界史綱》 教師補充:兩河帶來的泥沙在下游不斷淤積,形成了遼闊的平原,把干旱貧瘠的地區變成了西亞唯一的沃土肥田,且該地區形狀為新月形,故兩河流域的地區又被稱為“新月沃地”。《圣經》中的“伊甸園”即在此。 古代兩河流域發展歷程: 展示古代兩河流域(公元前2371-前2191年;公元前3500-前538年)圖,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讀出古代兩河流域的發展歷程:開始建立小國的時間以及該地區初步統一的時間。并且用年代尺標識出過程。 學生回答后PPT展示: 出示:底格里斯河或者幼發拉底河風光圖,讓學生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想一想:兩河流域誕生文明的資源條件有哪些?從中有何感悟? 5.利用相關史實歸納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展示圖片材料: (點撥1:讓學生區分埃及人用的是象形文字,蘇美爾人用的是楔形文字,兩種不同的文字)師提示:土合水以及蘆葦干給人類留下了楔形文字,展現了古代兩河流域人的智慧和運用自然的能力。 (點撥2:向學生介紹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蘇美爾人已經通過月亮的圓缺,把一年分12個月,其中有6個月各為30天,另6個月各為29天,全年共354天。這樣每年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少11天多時間,于是他們又設置閏月來調整陰歷和陽歷之問的天數差距。確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稱和7天1周的規定。) (點撥3:向學生介紹60進位制,展示楔形文字的數字的寫法,同時向學生提問:“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到了60進位制?” 引導學生回答,教師進行總結:時間、角度、地理坐標) 【教學過渡】前面我們介紹過兩河流域的強盛時期,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強盛時期的古巴比倫王國。 板塊二、古巴比倫王國 1、漢謨拉比的貢獻 多媒體展示,了解古巴比倫王國建立情況。 思考探究:漢謨拉比是如何管轄他的國家的? 材料一 漢謨拉比擁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體系,各種官吏由國王本人任免。各行省和城市總督的重要職責有:管理王室土地;對合法占有的土地給予保護,對非法占有的土地子以沒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各種租稅。 材料二 國王或中央政府對地方法庭實行監督和控制。漢謨拉比建立了嚴格的軍事制度……親自掌管軍隊大權,他可以任意調撥軍隊。……他把神廟經濟完全納入王室經濟,使其成為王室經濟的一部分。……漢謨拉比還控制了地方神廟的收入。 材料三 他自稱“天神安努與地神恩利爾所寵愛之人”,“恩利爾所任命的牧者”,“戰神薩巴巴的堂兄弟”及“眾神之王”,其權力得自享有統治全人類大權的馬爾都克的神授。
材料四 灌溉農業在兩河流域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漢謨拉比非常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漢謨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開鑿運河之年、興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鑿的“安努與恩利爾所寵愛的漢謨拉比運河”,工程浩大。 補充史料:漢謨拉比是巴比倫城邦第一王朝(又稱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位國王,于大約西元前1792年繼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權力。巴比倫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星羅棋布的眾多古代城邦的一員,這些城邦為了爭奪富饒的農業用地互相之間經常開戰。盡管古代兩河流域有很多文明同時存在,但在中東具有讀寫能力的人心目中巴比倫文明具有突出地位。漢謨拉比之前的巴比倫諸王已經開始著手統一兩河流域中部,征服了博爾西帕、基什和西帕爾等城邦,在該地區樹立起巴比倫的霸權。 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實行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神化自己;重視農業灌溉。他在位時是古巴比倫王國最強盛的時期。 板塊三、《漢謨拉比法典》 播放短片《漢謨拉比法典》,讓學生結合閱讀課文,初步了解法典的制定者、構成、內容、實質、地位和影響等大致概況。 1.制定者 2.構成 (1)上部 結合材料想一想: 上部浮雕宣揚了什么政治觀念? 提供圖片和史料幫助學生閱讀: 安努與恩利爾(巴比倫主神)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昭臨黔首,光耀大地。 ——楊共樂《世界上古史資料匯編》 (2)下部 浮雕下部是用楔形文字鐫刻的法典銘文。 3.內容: 布置學生朗讀課文內容,然后結合所給的三則材料歸納列舉出漢謨拉比法典的三個內容 (1)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 (2)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達。戰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長對奴隸有生殺予奪之權,對妻子兒女有絕對權威。在欠債時甚至可以將妻兒送去抵債。 (3)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 通過對以上幾則材料引導學生探究: 《漢謨拉比法典》具有哪些特點?如何評價這部法典? 4.實質: 閱讀材料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漢謨拉比法典維護奴隸主利益的實質。 材料1:我,漢謨拉比......使國家得享太平......為使強不凌弱,為使孤寡各得其所......為受害之人得申正義...... ——楊共樂《世界上古史資料匯編》 師點撥強調:表面上看似維護所有人的利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但實際上是處處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強化奴隸主階級的專政。在階級社會里,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維護國家政權的工具。 材料2: “如果外科醫生做手術致使病人死亡,他的一只手就要被砍掉。” “如果建筑師修的房屋坍塌并致人死亡,他就要被處死。” “一個人如果欠某人錢,可以把妻子借給他當奴隸。” 教師提問:這些規定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師點撥強調:這些規定體現了當時刑法的殘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與現代法律的人道主義精神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很大不同。 總的來說,就是維護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保護奴隸主的利益。(局限性) 5.《漢謨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影響 師:雖然《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它的出現在當時的社會以及后來的社會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誰能來說說它的地位和影響? 師:成文法典的意思是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法典,這樣就能減少法律解釋的隨意性,所以這部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知識拓展】:相傳,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采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臺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并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著許多彩色獅子的高墻環繞。王妃見后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 最后,通過列表對比,發現古代文明的特征,并說說感受 。 觀察圖片,查找地點。 學生閱讀課本,在老師引導下進行閱讀和概括:“兩河”是指西亞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兩河之間的地方”,大體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中心的狹長地帶。 學生閱讀史料總結:泛濫的洪水帶給人們災難,但是也帶給人們可靠的收成和建筑房屋的材料。這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適合定居的地域。 學生閱讀教材、觀察地圖,梳理古代兩河流域的發展歷程: 公元前2400年,兩河流域實現了初步統一;約在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倫王國時期,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對兩河流域南部的統一,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古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6世紀,古巴比倫王國滅亡;公元前6世紀新巴比倫王國滅亡,波斯帝國建立。 學生讀圖,從圖中的“水”“土”“蘆葦”著手,找出文明誕生的資源條件,同時認識“楔形文字”。還總結出“展現了古代兩河流域人善于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結論。 學生讀圖,歸納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成就:(1)楔形文字:蘇美爾人用削尖的蘆葦做筆,把文字刻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為泥板。這種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因它的形狀成尖劈形,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由于它被廣泛使用,人們稱它為“古代東方的拉丁語”。 陰歷。 (3)60進位制。 學生在老師的講解下,知道什么是60進位制,并舉出生活中關于60進位制的例子。 學生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和閱讀課本,找出相應的答案: 漢謨拉比的貢獻: 1.統一兩河流域; 2.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中央集權; 3.制定《漢謨拉比法典》 學生:漢謨拉比制定了法典,法典由上部和下部構成構成。 (學生思考)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文字材料歸納漢謨拉比法典的三個方面內容 學生通過法典條文探究出的法典結構完整,內容廣泛、同態復仇、等級嚴格以及保護奴隸主的利益等特征。 再通過兩則材料的對比認識法典的實質: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概括出答案: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影響: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學生通過對比后歸納:都是大河文明的古代文明具有多元化特征,世界文明由此豐富多彩。 增強學生識圖的能力,培養“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學科核心素養。 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在這個地方誕生的文明,史學稱為“兩河流域文明”或者“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流域向西到達地中海,這條狹長地帶猶如一彎新月,也稱為“新月沃地”。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識圖能力、“時空觀念”和“唯物史觀”學科核心素養。 增強學生史實歸納能力、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培養“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學科核心素養。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通過問題思考的學習,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家國情懷”學科核心素養。 讓學生了解楔形文字,引起學生的興趣。 通過學生都知道的“一周有七天”這樣的問題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通過提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讓學生用知識聯系生活。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和識圖方法以及“唯物史觀”和“史料實證”的學科核心素養 補充知識,拓展學生視野。 培養學生的閱讀、歸納能力以及“唯物史觀、“史料實證”等學科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閱讀歸納能力和“唯物史觀”、“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和“家國情懷”的學科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前后知識縱向聯系的學習習慣以及“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課堂小結 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之一,古巴比倫王國在漢謨拉比時期,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是兩河流域文明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蘇美爾人創造楔形文字,有力推動了西亞文化的發展,為以后字母文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結提升
課堂反思 本節課課堂的引入以歌曲的形式,能夠吸引學生,激發興趣;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多種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現學生主體性特征;課后總結也能夠使情感提升。但課堂中合作探究有的流于形式,學生在討論的時候,教師也適當參與,進行指導。
附1: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汝南县| 筠连县| 大埔区| 盐边县| 襄城县| 陇川县| 永济市| 绥宁县| 伊春市| 襄汾县| 留坝县| 台江县| 东明县| 德令哈市| 区。| 平邑县| 犍为县| 齐齐哈尔市| 平泉县| 龙井市| 白沙| 刚察县| 四会市| 色达县| 吉水县| 南汇区| 庐江县| 文水县| 天全县| 北碚区| 中山市| 安福县| 山阴县| 永定县| 龙陵县| 黄平县| 炎陵县| 汝南县| 崇仁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