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教學難點理解分封制的內容及作用。教學過程情景導入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師:這是古時的《三字經》中對早期夏商周三朝的描述,那么,夏商周三代是怎樣更替的?這便是本節課將要學習的《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講授新課一、夏朝活動1 夏朝建立與國家產生1.閱讀教材,完成下列題目。(1)寫出夏朝的歷史地位: (2)勾劃出其依據(詞語)。2.教師給學生講述世紀與年代的換算關系,并且完成下列練一練。(1)公元前2070年: 世紀 (2)2070年: 世紀(3)646年: 世紀 (4)27年: 世紀3. 結合教材,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堯舜禹, 公天下材料二:“禹傳子,家天下”。(1)材料中的“子”是誰?“禹傳子”是指什么歷史事件?“禹傳子”意味著什么?你認為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為什么 4、滅亡夏朝滅亡這一部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在幻燈片上展示末代暴君桀將人當坐騎的圖片、史料,讓學生了解殘暴統治必然激起民眾反抗的史實,認識王朝衰亡的原因。提示:活動1 夏朝—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1、(1) 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2)建立了軍隊,制定了刑法,設置了監獄,還修筑了城堡和宮殿2、(1)公元前21世紀 (2)21世紀 (3)7世紀(4)1世紀3、(1)“子”是啟 ;“禹傳子”是指禹死后,啟繼承最高統治者的位置;“禹傳子”意味著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從整個歷史發展歷程來看, 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標志人類由原始社會逐漸過渡到奴隸社會,是歷史的進步。活動21、觀察圖片《二里頭一號宮殿復原圖》、《銅鼎》、《鑲嵌綠松石的銅牌》,回答:這些考古發現,反映了夏朝怎樣的社會狀況?從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可知:夏朝擁有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宮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青銅冶鑄作坊,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王國都城遺址,它反映了夏朝統治的建立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進程。2、問題探究:二里頭遺址發掘出宮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業作坊,還有平民生活區和墓葬群,它們的規格和豪華程度差別很大,這反映了什么問題?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后,老師出示答案:(1)啟是憑借強大的勢力繼承王位的,啟繼禹位意味著 “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世襲制,指王位、爵號和財產按照家族血緣關系世代繼承下去。21·cn·jy·com(2)夏朝建立后,組建了軍隊,并制訂刑法,設置監獄。(3)階級貧富分化加劇和等級界限分明。二、商朝(一)自主研學1.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領____滅掉夏朝,建立_______,都城在____。2.受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商朝多次遷都,到商王____時遷都到____,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_______是商朝最后一個王。(二)問題探究觀察圖片《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圖》結合課本第20頁正文,分析商朝很快強大起來的原因是什么?后人為何把商朝又稱為殷朝?“酒池肉林”的典故與哪個王有關?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圖》,說明商朝時經濟得到了更快發展,國家已經強大起來。引導學生認識湯的統治與商朝的強大之間有著因果關系。盤庚遷殷后商朝都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商紂王荒淫無道,統治殘暴激起人民反抗。(三)習題鞏固1、人們常說“故土難離”,但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動亂和水患卻幾次遷都,直至約公元前1300年后才穩定下來,當時的商王是 ( )A.成湯 B.紂王 C.啟 D.盤庚2.商朝的建立是通過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交戰的地點是 ( )A.涿鹿 B.鳴條 C.牧野 D.殷3.中國古代史學名著《左傳》中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下列哪一歷史人物的結局可以作為該論斷的有力證據?( )A.黃帝 B.禹 C.湯 D.紂提示:(一)1.湯;商超;亳。2.戰亂、環境變化;盤庚;殷;商紂王。(二)DCD三、西周(一)表格歸納夏商周的更替朝代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國國君 滅亡原因 啟示夏 陽城 商 西周 周幽王 答案提示表格歸納朝代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國國君 滅亡原因 啟示夏 約公元前 21世紀 禹 陽城 啟繼父位 夏桀 ①客觀:統治者暴政 得民心者得天下,商 約公元前 16世紀 成湯 殷 牧野之戰 商湯滅夏 商紂王 ②主觀: 重視生產, 關心百姓 失民心者失天下。西周 約公元前 11世紀 周武王(姬發) 鎬京 盤庚遷殷 周幽王 重用賢人, 除暴君得民心 四、西周的分封制【問題1】分封制之目的對象面對廣袤的疆域,西周統治者如何才能鞏固各地和控制新拓展的疆域?觀察《周初分封諸侯國分布圖》,找一找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有哪些?分析西周分封的對象有哪些人?【問題2】分封制之權利義務閱讀材料 “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回答:周王授予受封者哪些權利?諸侯對周王應盡到哪些義務?結合材料思考如果諸侯沒有盡義務,會有什么后果?【問題3】分封制之歷史作用觀察圖片《周初等級示意圖》,在對應的位置標注西周的社會等級。歸納西周分封制的歷史作用是什么?【問題4】西周衰亡西周何時滅亡?討論:夏朝、商朝、西周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過學習夏商西周興亡的歷史,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四、課堂小結通過學習夏、商、西周的興亡交替的歷史過程,無疑印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亙古不變的治國之道,現今我們國家提倡的“以人為本”理念亦是彰顯了國家的本質所在。板書設計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一、夏朝二、商朝三、西周1.建立:武王伐紂——牧野之戰2.政治:分封制課堂小結對本課重要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約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約前1600年 湯滅夏,商朝建立 商王湯商朝中期 盤庚遷殷 商王盤庚前1046年 牧野之戰,西周建立 周武王前841年 “國人暴動” 周厲王前771年 西周滅亡 周幽王材料研讀(第18頁)答案 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國家政權世代據為己有,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使得國家權力在一家一姓中傳承。問題思考(第21頁)答案 分封制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課后活動(第22頁)1.答案 分封制;由上往下依次為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2.答案 夏、商、西周的滅亡都是因為出現了暴君,他們的殘暴統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