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導學案(附帶答案)【課標要求】1.描述世界是普遍聯系、永恒運動的,領會全面地、發展地看問題的意義;2.學會運用矛盾分析法觀察和處理問題。【學習目標】分析說明聯系的普遍性,樹立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自覺抵制形而上學的孤立的觀點,運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理解聯系的客觀性和聯系的多樣性,學會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通過對世界普遍聯系的分析,增強對馬克思主義聯系觀的認同。結合典型事例,理解整體與部分的辯證聯系,系統與要素的關系。自覺樹立全局觀念,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統籌安排學習與生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新知導學】一、聯系的普遍性1.含義: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____、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____。2.主要表現(1)任何事物都與____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2)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3)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____,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議一議:聯系是普遍的,是不是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二、聯系的客觀性1.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所____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分類:事物的聯系就其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和____的聯系。3.方法論要求:從事物____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選擇手機號、車牌號不喜歡帶“4”,喜歡“6”“8”“9”這些吉祥號。4與死、8與發、9與久是事物之間的客觀真實聯系嗎?三、聯系的多樣性1.含義:事物的聯系是____的。2.表現:聯系可以分為直接聯系和____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____聯系等。方法論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____為轉移。四、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1.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1)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____或發展的____,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2)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體居于____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____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議一議:整體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所以整體的功能是不是總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1)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____整體的功能。(2)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五、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1.系統的含義: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會____構成的統一整體。2.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會____。3.方法論:應當樹立全局觀念,掌握會____的方法,用會____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1)要立足整體,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閱讀導思】環節一:聯系的含義和特點材料1:天凈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閱讀小詩,同學們讀出了哪些聯系?判斷:這些聯系是自在事物的聯系,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材料2:研究顯示,塑料進入海洋,能夠存在數百年時間,持續危害海洋生態系統。進入土壤,會污染地下水,影響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動物和植物,危害人類健康。經過太陽照射,塑料中的大量毒物還會排入大氣層,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結合塑料的危害,運用教材29頁內容,感受聯系的多樣性。塑料的危害具有多樣性,人們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理塑料帶來的危害?環節二: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根據木桶與木板的對話,請你說說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環節三:系統優化田忌賽馬結合課本31頁,請用系統與要素的關系,說明田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鞏固提升】易錯提醒1.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因而是無條件的。2.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3.人為事物的聯系就是主觀臆造的聯系。4.互聯網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說明人可以改變事物固有的聯系。5.事物聯系的多樣性取決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多樣性。6.整體就是事物的全局,部分就是事物的局部。7.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8.掌握系統優化方法,要實現各個要素功能的最大化。9.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習題導練考向一 聯系的含義[學科素養:科學精神]1、(2021·遼寧高考)發酵是紅茶加工過程中的關鍵工序,是通過一系列生化反應,使綠葉變為紅色,并產生香氣的主要過程。發酵過程中的溫度、濕度、時間和通氧量是紅茶外形、色澤、湯色、香氣、滋味等特有品質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 )①發酵是各個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過程②發酵是客觀事物與外界因素偶然關聯的過程③紅茶品質與發酵中各種條件的變化有因果關系④紅茶加工中的發酵是自在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聯系的普遍性[學科素養:科學精神]2、 (2022·北京高考)“銀錠觀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曾是老城內展現山水城相融的景觀。后來一些高層建筑出現在銀錠觀山的景觀視廊內,連綿起伏的西山山脊線被“截”成了兩段。《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提出恢復銀錠觀山景觀視廊。2021年,相關建筑拆除后,銀錠觀山美景再現。這說明( )A.城市記憶是人們的精神故鄉,應尊重社會意識的獨立性B.完整恢復老城美景是重塑城市空間秩序的首要價值選擇C.抓住主要矛盾,統籌規劃,可以恢復自在事物的聯系D.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才能實現山水城和諧相融考向三 聯系的客觀性[學科素養:科學精神]3、(2022·廣東高考)苦瓜味苦性寒,是一種消暑清熱的食材。清代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這樣評價苦瓜:“雜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這種“不傳己苦與他物”的特點,使其得了“君子菜”的雅號。從材料可以看出( )①事物是各種觀念的集合②意識對事物的反映具有選擇性和創造性③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④掌握事物的特性是意識活動的最終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四 聯系的多樣性[學科素養:科學精神]4、(2020·江蘇高考)有些同學喜歡邊聽音樂邊學習。有研究表明,當學習任務比較簡單時,越不熟悉背景音樂歌詞的語言,背景音樂對學習的影響越小;當學習任務比較難時,越熟悉背景音樂歌詞的語言,背景音樂對學習的影響越小。這啟示我們( )A.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B.局部的變化制約整體功能C.事物的量變必然促成質變D.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考向五 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學科素養:科學精神]5、(2019·全國Ⅲ)毛澤東說:“戰爭歷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后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有在吃了許多敗仗之后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處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變化不影響整體的功能B.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中,整體服從和服務于部分C.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D.只要充分發揮部分的作用,就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考向六 系統優化方法[學科素養:科學精神]6、(2021·浙江1月選考)浙江省N市在某老街區改造中,既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又加大歷史文化資源的發掘力度,在此基礎上使文化商業旅游融為一體。老街區由此成了市民和游客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這一過程( )①擺脫了客觀條件的限制②建立了新的具體聯系③實現了內部結構的優化④打破了系統的有序性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導學案參考答案【新知導學】一:1.依賴;作用;2(1)周圍;(3)有機整體;議一議答案:聯系是普遍的強調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絕對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事物之間的具體聯系是有條件的。二:1固有;2.人為事物;3.固有。想一想答案:不是。這是人們主觀臆造的聯系,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聯系,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三:1.多種多樣;2.間接,偶然;3.條件四:1(1)全局,全過程;(2)主導,被支配;議一議答案:不一定。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反之,當各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狀態及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1)影響五:1.諸要素;2.優化趨向;3.系統優化,綜合【議題導思】環節一答案:材料1(1)答案:枯藤與秋天的聯系;老樹與時間的聯系;小橋與人們的聯系;瘦馬與當時社會的聯系;風景與詩人心情的聯系;(2)答案:自在事物的聯系;自在事物的聯系;人為事物的聯系;人為事物的聯系;人為事物的聯系。材料2(1)答案:塑料與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直接聯系、必然聯系塑料與植物——間接聯系,通過污染地下水從而影響植物塑料污染與全球污染——部分與整體的聯系(2)1、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保護環境。——處理好眼前和長遠的聯系2、大力發展塑料降解技術,減小塑料帶來的危害。——利用本質的聯系解決問題3、盡量使用塑料的替代品。——處理好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的關系環節二答案: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帥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處于被支配地位,服從和服務于整體。(強調整體)。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強調部分)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強調整體重要)4、我們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強調部分也重要)環節三答案:1、以輸一場比賽為代價,以二比一贏得最終比賽的勝利,注重整體目標的實現——著眼系統的整體性。依據齊威王的安排的順序,調整自己不同等級馬匹的出場順序,使出戰馬匹的組合最優化,從而達到贏得比賽的結果。——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鞏固提升】(一)易錯提醒答案:1.糾正: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有條件的。2.糾正: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3.糾正:人為事物的聯系雖然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具有“人化”的特點,但不是主觀臆造的聯系。4.糾正:聯系具有客觀性,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但沒有改變聯系本身,只是改變了聯系存在和發生作用的條件。5.糾正:聯系是客觀的,自在事物的聯系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存在,其多樣性與人類的實踐活動無關。6.糾正:整體就是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部分就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7.糾正: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8.糾正:掌握系統優化方法,要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實現整體功能的最大化,而不是實現各個要素功能的最大化。9.糾正:二者并不完全等同。系統屬于整體的一種情況,系統除了強調整體性外,還有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組成一個系統的相互作用著的部分。(二)習題導練答案1.答案 B解析 發酵是客觀事物與外界因素必然關聯的過程,而不是偶然關聯的過程,故②不選。紅茶加工中的發酵是人為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聯系,故④不選。故本題選B。2.答案 D解析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而不是獨立性,A不選;重塑城市空間秩序,應堅持以人為本、積極保護的價值取向,把人民利益放在優先位置,為首要價值選擇,故B不選;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C不選。故選D。3.答案 C解析 材料體現了唯物主義的哲學觀,而事物是各種觀念的集合反映的是主觀唯心主義,故①排除。意識活動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實踐,故④排除。故本題選C。4.答案 D解析 D符合題意,材料反映了在不同條件下,背景音樂對學習的影響是不同的,體現了聯系的多樣性。A不選,材料中的聯系屬于人為事物的聯系,不是自在事物的聯系。B不選,材料沒有體現局部與整體的關系。C錯誤,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事物的量變并不必然促成質變。5.答案 C解析 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A錯誤。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B錯誤。材料中一個敗仗、一個勝仗在戰爭中的作用體現了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在一定條件下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C正確。當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才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D錯誤。6.答案 C解析 發揮主觀能動性受客觀條件的制約,①說法錯誤。這一過程應該是遵循了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而不是打破了系統的有序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