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 第20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課標要求】●通過軍機處的設置與文化專制的措施,認識君主專制在清代的極端強化。●通過清代中期以來的腐敗現象和閉關鎖國政策,了解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掌握軍機處設立的目的與職責,理解其設立的影響;知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興文字獄的史實,掌握清朝實行文化專制的目的、表現和危害;了解清朝君主專制統治下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掌握閉關鎖國政策的含義及清朝實行該政策的原因、表現,理解其深遠影響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認識“文字獄”的社會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發展的道理;通過對明清經濟發展的分析和對“閉關鎖國”政策后果的討論,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分析清朝強化君主集權的影響、清朝制造“文字獄”的影響等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后果的分析討論,提高學生以史為鑒,擁護今天改革開放政策、珍惜改革開放成果的自覺性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清朝“閉關鎖國”政策是中國漸漸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強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理解現實、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所以應重點掌握。教學難點: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加強清朝君主專制的措施。三、教學媒體:利用PPT課件展示圖片、動畫、視頻、表格、提出問題、總結。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 觀看視頻2、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王朝。在我們的印象里,當皇帝是件多好的事啊,全天下權力最大的人,怎么還會有煩惱呢?清朝最初的幾個皇帝可煩惱啦!那么,他們到底煩些什么呢?他們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解決這些煩惱來穩定自己的統治呢?這些措施與君權強化有何關系呢?今天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走進第20課《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中來尋找答案。(二)講授新課(一)、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軍機處的設立1、回顧歷代加強中央集權政治上的措施(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秦朝:秦始皇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焚書坑儒”。西漢:削弱王國勢力和相權,設刺史和司隸校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隋唐: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北宋:杯酒釋兵權。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施行廷杖制度;八股取士。教師點明,明朝皇權空前強化,那有沒有使皇權的強化達到絕后呢?(從而過渡到清朝加強皇權的措施。)2、表格歸納,清初的中央政權機構,從清初中央政權機構的設置情況可以看出,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存在不僅架空了內閣和六部,雖然保證了貴族的利益,但也限制了君主的權力。展示圖片:沈陽故宮。提出問題:從建筑風格上看能否看出君主的權力有所不同?(學生思考后回答)沈陽故宮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說明王公大臣對皇帝的牽制作用。3、觀看視頻,講述雍正帝如何設置軍機處,多媒體展示政令傳達結構圖。對比:軍機大臣與議政王大臣權力的區別。軍機處設立前后皇帝權力的變化情況。(用表格進行比較)議政王大臣會議:一切軍國大事都要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討論。一經決定連皇帝都不能改變。軍機處:軍機大臣什么都要聽皇帝的,自己沒有任何權利。4、教師提問:軍機處的設立有何作用呢?(學生回答)皇帝→軍機大臣→中央各部或地方官員。軍機大臣根據政令的緊急程度決定政令傳達的速度,地方官員匯報事情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不用經過上一級官員。說明軍機處設立,辦事效率大大提高。也從政令傳達的結構圖中了解軍機大臣的地位和作用,就像清代史學家趙翼講的: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軍機大臣的任務只是傳達抄寫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夾雜進去。提示:便于皇帝獨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從而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教師過渡:手中權力強化的皇帝們是不是高枕無憂了呢?并沒有,接下來我們看看清朝皇帝們還有哪些煩惱。二、文字獄和文化專制政策1.教師:閱讀教材,何謂文字獄?學生:統治者經常從知識分子的文章、詩詞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借題發揮,羅織罪狀,制造了大批冤獄,很多人因此被處死,連親屬、師友都受到迫害。人們把這種做法稱為“文字獄”。教師補充: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題“維民所止”,被告發“維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將查嗣庭入獄。結果是查嗣連驚帶嚇死于獄中,其尸被戮,查嗣的親屬或處斬,或凌遲,或流放。再如,有個叫徐駿的官員,僅僅因為詩中有“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一句,便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材料二:翰林學士胡中藻有句詩曰“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看到后大發雷霆:“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濁”字被殺,并罪及師友。乾隆帝時,文字獄則達到了頂峰,共發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這意味著生者凌遲、死者戮尸、男性親族十五歲以上者連坐立斬。文字獄在清朝實行了百余年。僅順治帝時興文字獄7次,康熙帝時興文字獄12次,雍正帝時興文字獄17次,乾隆帝時興文字獄130次……教師總結:清朝文字獄的特點是規模大、次數多,遠超前代。教師:文字獄的實行有哪些危害呢?(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擴充: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清代思想家龔自珍《詠史》教師總結: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許多人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摧殘了文化,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教師:清朝文化專制的表現有哪些?學生:①大力提倡尊孔讀經,組織人力大規模進行整理文獻和編纂書籍的活動;②對全國書籍進行全面檢查,把認為是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籍列為禁書,收繳并銷毀。僅在乾隆時期,禁書毀書的活動就持續了近20年,許多珍貴的書籍被查禁和銷毀。教師補充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庫全書》是全世界范圍內薈萃群書的空前鉅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歷史文獻和典籍,反映了中華文化建設的重大成就。《四庫全書》的纂修是為了加強文化專制 ,鞏固滿清統治 ,其內容也主要選擇那些有利于清朝統治的內容 ,對清代的文化專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師生合作探究:歷朝歷代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及影響。(師生討論。)教師總結: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三、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1.根據教材討論清朝社會矛盾加劇的原因。答案提示:官僚體制日益腐敗,官場上賄賂成風,結黨營私;各級官吏,敲詐民眾;官場的腐敗之風也在軍隊中蔓延。2.學生分組討論清朝社會矛盾加劇的表現。答案提示:出現了財政危機;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擇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農民紛紛破產。3.讀教材,回答清朝社會矛盾加劇的影響。答案提示:社會的貧富分化十分嚴重,廣大民眾的生活日益困苦,社會危機重重。四、閉關鎖國政策1.史料解讀。材料一:1684年,清朝對海上貿易先后作了若干具體規定:一、沿海廣東、福建、江南、浙江、山東與直隸省,聽百姓裝載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貿易捕魚。預行稟明該地方官登記名姓,取具保結,發給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四省設海關,管理來往船只,并征收稅銀。外國貢船所帶貨物不再收稅,其余私來貿易者,聽所差部臣照例收稅。三、直隸、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各省,先定海禁處分之例,盡行停止。若有違禁將硫黃、軍器等物,私載在船出洋貿易者,仍照律處分。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總結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答案提示: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2.結合材料二和教材,學生陳述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措施。答案提示:至1757年,下令關閉了其他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并規定由朝廷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3.結合材料和教材,學生分組討論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答案提示: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推行了近兩百年,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作用。但是,當時的西方國家正先后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跨入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時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閉關自守,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三)課堂總結總結君主集權加強后,對解決當時清朝政治矛盾、減少官僚之間的責任推諉、鞏固清朝統治方面的作用;另外,總結君主集權加強后,對皇帝的獨斷專行、大臣的唯命是從、不利于正確決策等方面的弊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