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我的家在哪里 練習--2023-2024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選擇題1.下列讀圖習慣,正確的是( )A.拿到地圖時,要趕緊先看內容,這樣才能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B.拿到地圖時,要先默默回顧上課時老師講過的圖例,再看內容C.平時多看地圖積累經驗,以后拿到地圖,就可以不看圖就侃侃而談,顯示自己的博才多學D.拿到地圖時,要先看圖名,再看圖例,最后再仔細閱讀地圖,找出自己想要的信息2.下列四幅等高線地形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緩的是( )A.④ B.① C.③ D.②3.下列關于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地圖的用途,圖中的標記各不相同B.常用圖例符號沒有統一規定C.圖例是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D.圖例和注記幫助我們區別不同類型的地理事物4.下列四幅圖的圖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表示河流最寬的是( )A.A B.B C.C D.D5.2021年12月,新冠病毒肆虐紹興。為防止疫情擴散,紹興各社區工作人員與小區保安一起為進出居民區人員測體溫,看綠碼,努力守好小區大門。這主要體現了社區的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6.學習不僅僅是指在學校里的學習,還包括在生活的大課堂中探索實踐,下列哪句話表達與之一致 ……( )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7. 讀“某小區平面圖”,可以看出( )A.車站在樹林的東南方向 B.小河自東向西流淌C.車站位于居民區的正北方向 D.居民區在小河的西側8.下列關于東西半球劃分的界限正確的是A.160°W 20°E B.160°E 20°WC.0°E 180°W D.0°W 180° E9.某社區辦“法律講堂”,為社區居民進行法律知識講座。這一做法體現了社區的( )A.政治功能 B.文化功能 C.經濟功能 D.娛樂功能10. 下列不屬于社區的是( )A.林埭鎮莊橋村 B.平湖市如意小區C.平湖市郵電局 D.平湖市11.由于玉環市旱情持續,市政府啟動二級抗旱響應,從2017年12月23日開始對大麥嶼 區域執行“隔3供1”方案。這反映了我市存在的問題是A.生態破壞 B.環境污染 C.資源短缺 D.資源利用率不高12.“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這句話告訴我們 , 與人交往要A.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B.放眼世界志存高遠C.寬容待人,與人為善 D.明辨是非,為人正直13.讀下圖,判斷小李家在公園的( )A.東方 B.東北方C.東南方 D.西方14.春節前,居委會組織大家舉辦了一臺小區春節晚會,節目可精彩了。這說明社區具有(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15.下列四個圖例中,正確的是A.高鐵 B.運河C.長城 D.河流、湖泊16. 剛進入某初中的702班同學們正在接受軍訓,當面朝正北方的同學們接到教官“向右轉”的指令后,同學們將面朝A.正東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北方二.綜合題17.將相應的社區功能填入括號。 (1)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__) (2)學校選舉中層干部(__) (3)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__) (4)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__)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經濟功能18.閱讀地形的“三部曲”是:第一步是看清________,第二步是熟悉________,第三步是閱讀地圖主題內容.19.材料一: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材料二:美好集體是我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園,引領我們成長。在美好集體中,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獲得豐富的精神養料,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1)運用“集體的力量”相關知識談談對材料一這句話的理解。(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你認為一個美好集體應該是怎樣的?(3)集體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你將怎樣參與集體建設?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2.B3.D4.D5.D6.C7.A8.B9.B10.C11.C12.C13.B14.C15.D16.A17.(1)B(2)A(3)C(4)D18.圖名;圖例19.(1)①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2)①美好集體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懷與友愛的。③美好集體是善于合作的。④美好集體是充滿活力的。(3)①為集體出力,每個人從實際情況出發,各盡其能,發揮所長。②集體榮譽是我們共同的利益和榮譽,需要我們悉心呵護。③勇于擔責,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落實于具體的事情里。④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接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關愛他人、互相幫助;學會參與,學會擔當。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