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挑戰與應對導學案核心素養目標 1.認同中國倡導的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2.理解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科學內涵、意義和要求,理解推動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措施。3.理解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闡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危害。【新知導學】一、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1.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所上升(1)表現:個別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________,干涉別國內政。(2)本質: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本質上是將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____________之上,憑借本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優勢,或利用國際舊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損害他國利益的同時,造成世界的動蕩不安。2.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1)表現:發展中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________和饑餓現象。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________發展不平衡。(2)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______________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3.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當今世界,局部動蕩頻繁發生,糧食安全、____________安全、網絡安全、貿易摩擦、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4.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1)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____________,推動建設相互尊重、______________、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2)堅決________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二、國際關系民主化內涵 世界的命運必須由________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商量著辦原因 ①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 ②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______要求 ①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______________ ②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______,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易錯提醒】1.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存在。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維持當前的國際秩序。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已經瓦解,新秩序已經建立。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基礎。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一]隨著冷戰結束,北約已沒有任何繼續存在的理由,但這個“幽靈”并未像華約一樣解體,反而徹頭徹尾地淪為美國謀求建立單極世界的頭號“打手”,成為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從持續東擴到挑動俄烏沖突,美國推動北約采取的種種做法不僅不斷打壓俄羅斯,同時也在加深俄歐對立,繼而強化歐洲對美國的依賴。每一步看似無關的行為,背后的邏輯都是通過制造“可控混亂”來維系美國的全球霸權。這樣的手段美國已經輕車熟路,從其發動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戰爭的軌跡中清晰可見。北約一次次甘當美國的“打手”,支持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空襲利比亞……一場場打著“和平”“民主”“人權”幌子的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烏克蘭危機再次表明,美國霸權是世界戰端四起的主要“導火索”,是全球最大的“動蕩源”。小組討論:上述材料說明什么現象?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合作探究二]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和新挑戰,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機制變革。維護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1.小組商議:我國為什么要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2.小組討論:國際社會應如何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鞏固提升】1.1949年,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敗逃臺灣后,美國掀起一場激烈爭論:誰輸掉了中國?今天,美國部分人士認為,美國對華“建設性接觸”的本意是打造一個“友好”的中國,事實上卻培養了一個戰略競爭對手,眼下這個對手正在挑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領導權,于是一場新的爭論出現,誰輸掉了亞洲?由此可以推斷( )A.兩場爭論是美國霸權主義思想的一種體現B.中美之間的矛盾將是亞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C.國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D.“建設性接觸”促進了中國的發展進而對美國形成挑戰2.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2021年3月23日,中俄兩國外長在廣西桂林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重申:“民主模式不存在統一的標準。應尊重主權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正當權利。以‘推進民主’為借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不可接受。”與上述主張相符的是( )①發展道路的差異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障礙②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③中國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④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期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1年1月10日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指出,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規模穩步增長,并更多向亞洲、非洲地區最不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傾斜。中國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 )①是用實際行動踐行多邊主義②能夠有效維護世界各國的核心利益③有利于增強發展中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④保障了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挑戰與應對導學案答案【新知導學】 一、1.(1)主權(2)合理利益2.(1)貧窮 南北(2)國際經濟3.能源資源4.(1)國際體系 公平正義 (2)反對二、各國人民 重要保證 全球治理體系 發展權益【易錯提醒】1.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要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3.當代國際秩序仍然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舊秩序,新秩序還沒有建立。4.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合作探究一】(1)現象:美國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2)啟示: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合作探究二】1.(1)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2)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國際關系民主化是時代的呼聲,有利于促進和諧世界的建設,促進人類持久和平、共同發展、文明進步。2.國際社會應該維護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鞏固提升】1.A2.C [每個國家都有權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發展道路的差異不應該也不會成為國際合作交流的障礙,①錯誤。以“推進民主”為借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表明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不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期待,④錯誤。]3.A [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能夠有效維護本國的核心利益,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②錯誤。中國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有利于保障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但“保障了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說法過于絕對化,④排除。故本題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