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生主題班會設計--《春約種植園 勞動育心田》教育背景愛勞動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隨著《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頒布和實施,勞動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各校的勞動教育也如火如荼地開展。然而,在勞動過程中,學生參與勞動的程度卻是良莠不齊,有的積極參與,有的卻是事不關己,靜站一旁。誠然,有一部分孩子是缺乏勞動興趣,但更多的孩子則是不會使用勞動工具,不知道怎么參與。培養孩子勞動興趣,不僅僅是激發孩子“我想做”的意識,還要授之以漁,讓他擁有“我會做”的成就感,讓他享有勞動成果,獲得勞動的滿足感。教育目標1. 通過“進菜園認識植株”活動,認識不同植株,產生種植勞動的興趣。2. 借助“示范使用”“采訪榜樣”等活動,掌握簡單勞動工具的使用技能,享受“我會勞動”的成就感。3. 通過“品嘗土豆,暢想豐收,布置任務”等活動,學生體驗豐收的喜悅,增強培養呵護勞動成果的責任心,深化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課前準備1.觀察請教,了解不同的植株。2.事先討論好要種的植物,購買、浸泡好種子,準備烤土豆一鍋。3.家校溝通,了解學生居家勞作的經驗,家長做好后期勞動指導。4.事先根據興趣分成不同種植小隊,并完成分工表。主要形式本次主題班會在學校農場進行,討論交流、勞動體驗、知識講授。活動過程環節一春生認植株,勞動起于興活動一:進菜園認植株走進菜園,尋找認識的植株。七嘴八舌,說說對應的果實。【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對于田野已經非常陌生,近乎“五谷不分”了。通過辨識不同的植株對應的果實,激發學生走進田野的興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走進田野,學做生活的有心人。】環節二:春耕識農具,勞動學于伴活動一:識農具巧示范1. 認識農場里隨處可見的農具,例如:鋤頭、灑水壺、簸箕、割草刀……2. 請會用鋤頭同學示范使用方法。(3-4人)活動二:小采訪樹榜樣1. 評一評誰使用的好。2. 說一說使用的訣竅。3. 談一談習得的過程。【設計意圖 看一看,摸一摸,學生與農具的距離在無意間就拉進了。說一說,用一用,農具的知識就普及了。同時,能夠靈活使用農具的孩子,往往是平時勤于跟長輩勞作的孩子,這類孩子還有一個特性,學習往往比較落后,缺乏自信心。這次的活動,讓其他同學對他們增添了一份崇拜之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也激發了全班同學參與勞動的熱情。】環節三春種學技能,勞動踐于行活動一:請外援傳知識1.陳老師講解不同的播種方法,了解點播、撒播和育苗。播種的方法與作物的種類、生長習性有關。播種方法有撒播、條播、點播、一體機播種等。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紹“點播”和“撒播”。像青菜、生菜這類,我們可以用撒播,直接將種子均勻地灑在已經翻土過的地里,等它發芽生長。這種方式簡單、方便,只是植物長成后分布不均勻,深淺不一,拔草比較麻煩。像玉米、黃瓜、土豆這類,我們可以采用點播。點播,就是在田里按照一定的距離挖穴播種,再把種子種下去,蓋上一層土。點播之后,有些種子可能不發芽,這就需要替補空缺的穴位。有時為了提高植株的成活率,我們會用事先培育好的植株苗替代種子。活動二:自組隊育苗種1.根據不懂種子類型,選擇不同育種方式。青菜用——撒播,黃瓜和青菜用——點播(移栽植株苗)。2.陳老師示范播種,并解說注意事項。3.讓同學們根據事先分好的隊伍進行播種嘗試。【設計意圖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鋤地、下種,只有親身嘗試了,學生才會有深刻的體悟,才能真正學會,才能更好的感受勞動的趣味。同時,勞動中的技能指導,育知識于無形,學生更容易接受。】環節四春育一份責,勞動育于心活動一:嘗果實話豐收1. 品嘗烤土豆,分享勞動中的苦與樂。2. 暢想豐收季,交流打算做的美食。活動二:下任務強責任布置任務:1. 請教他人,了解照顧植株的注意事項,初步感知照料作物的不易,強化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增強責任心。2. 勤觀察悉照顧,并做好植株照料記錄。【設計意圖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定要讓他們有始有終地完成幾個勞動任務,使他們對勞動過程的各個階段都有所體驗:從某一勞動開始前認識它的目的,直到由于取得勞動成果而感到由衷的滿足。相對于之前偶爾一次的勞動,這次完整的勞動,會讓學生有更深的感觸。當學生明晰勞動成果由學生共享,對于勞動的激情就被點燃了。體會勞動的艱辛,知曉成長的不易,他們對于植物的責任心就增強了。】延伸拓展訪長輩學本領 勞動近于親活動一:以下任務三選一,采訪長輩,學習勞動技巧(1)種青菜的去訪問奶奶,怎樣采摘青菜才能獲得最高收益。(2)種黃瓜的跟著爺爺收集材料,學搭瓜架。(3)種玉米的請教長輩,怎么讓玉米長得又高又壯、個頭飽滿。活動二:同伴指導,一起提高小組的勞動成果。活動三:學期末根據小組活動記錄和成果進行評比。【設計意圖 帶著分配的任務,主動和家人溝通、請教,既為親子溝通搭建了橋梁,為親子融洽添加了潤滑劑,也為學生學習勞動技巧拓展了渠道,讓學生在一對一的耐心指導下更好地掌握勞動技能。隨后,小組同伴指導,班級評比則為學生注入了學習的新動力,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勞動之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