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生活》第八課 把握辯證分合 復習學案【課標解讀】1.結合對復雜事物的把握,體會辯證思維的特征;2.理解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考情預測】1.高頻考點:辯證思維的含義、特征;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2.題型預判: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會考查。命題常從生活邏輯的情境出發,重點考查辯證思維的含義、特征、分析與綜合的聯系。【知識整合 網絡構建】【考點精析 講練結合】一、必備知識1.辯證思維的含義P732.辯證思維的特征P74-753.分析及其常用方法P774.綜合及其常用方法P785.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P79二、典例訓練1.實踐反復證明,“動態清零”是基于我國當前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佳選擇,更是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的關鍵所在。“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準。“動態”就是不追求絕對零感染;“清零”就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動態清零”( )①就是用整體性與動態性的辯證思維做好疫情防控②體現了堅守人民立場就能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③做到了在實踐基礎上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說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關于矛盾問題的精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強調,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加暢通,提高市場運行效率,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市場資源優勢,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這一論述( )①是基于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通過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②立足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整體性,暢通經濟發展各環節③發揮了思維的能動性,遵循從一般到具體的演繹推理方法④運用了動態性的辯證思維,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杭州師范大學王稱舟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闡述了把詩詞讀“浮”與讀“薄”的關系。讀懂讀透詩詞字里行間的豐富內灑。充分感情詩詞穿越時空的情感,充分體味作者生前的溫度,這樣就把詩詞讀“厚”了。在此基礎上把詩詞讀“薄”。聚佳和模定詩詞最核心、最有價值 的信息,形成對詩詞的整體感悟在整體認識中,把人情,事等要素融會貫通,進一步全面而又深劃地把握詩詞時空情感的張力,從分析與綜合的角度看讀“厚”與 讀“薄”的關系,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A.讀“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上,以獲得對認識對象完整的認識B.把認識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分別加以認識,這樣就把詩詞讀“厚”了C.讀“薄”為讀“厚”做準備,以讀“厚”的結果又指導讀者對詩詞作新的解讀D.在讀“厚”的基礎上讀“薄”,以讀“薄”的結果指導讀者進一步把據詩詞4.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就是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在1990年時達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實現人口穩定須達到的生育水平),隨后開始逐漸下降。2000年至今,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5~1.6之間,屬于嚴重少子化。生育水平之所以下降得這么快,一部分原因是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但根本原因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婦女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婦女的勞動參與增加等。材料中對我國生育水平下降問題的看法( )①是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 ②運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③是單純的分析,沒有綜合 ④運用共變法尋求事物的因果聯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遼寧·三模)與此前的“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傳統基建不同的是,本次的“東數西算”是國家在算力水平發展層面的新基建。在優化算力資源空間布局,加快打造全國算力“一張網”,構筑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強大的新優勢。這體現了( )①以動態性、全面的觀點把握新時代的發展規律②分析與綜合的對立統一是推動發展的內在動力③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并非排斥局部的獨立性④正確地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與間斷性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2022·山東青島·二模)某市通過對外開放提升城市能級,落實“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工作機制,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發展態勢,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材料體現了( )①事物發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②事物發展是漸進性和連續性的統一③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④認識事物要堅持分析和綜合相結合的思維方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2·天津·南開中學一模)從最初的冰糖葫蘆,到最終的冰墩墩,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的概念表達、角色造型、裝飾紋樣、說明文案和設計元素等經反復修改,把中華文化元素、現代國際風格、冰雪運動特征、主辦城市特色有機融為一體,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從推動認識發展的角度看( )①要對一切事物采取科學的分析態度和方法②認識的完成是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③提純是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關鍵環節④揚棄是推動認識發展的關鍵環節和根本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年央視春晚創意節目《滿庭芳 國色》取意自中國古典文學詞牌名,創作團隊用中國傳統色作為切入點,以“尋色”“拾色”“唱色”“舞色”為結構,秉持“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創作理念,織就春晚色彩體系的傳承與創新之美,并與整臺晚會的整體性、系統性美學相協調,形成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化演繹。從思維角度看,該創作( )①把握了肯定與否定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 ②運用定量分析法形成對事物整體的認識③科學地處理了“此”與“彼”之間的關系 ④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達到發展的最佳狀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難點突破】1.辯證思維和形而上學思維辯證思維 形而上學思維主要觀點 聯系、發展、全面 孤立、靜止、片面實質和核心 運用矛盾分析法,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 否認矛盾存在,在絕對不相容的思維中把握事物特征 整體性、動態性 絕對獨立性、絕對靜止作用 認識事物不僅需要認識各局部、層次、階段、個別屬性,還需著眼整體及發展趨勢;看得全、深、遠 阻礙事物發展聯系 都是抽象思維;都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都對實踐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都是人類認識發展的產物【難點突破】2.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分析 綜合含義 把認識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或者把認識對象的復雜的發展過程分解為若干階段,分別加以認識的思維方法 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各個層次和不同發展階段,按照其固有的聯系聯結和統一起來進行考察特征 分析是從事物整體走向部分的認識,精確是其優點 綜合是從事物部分走向整體的認識,整體性是綜合方法的重要特征方法 在科學研究中,人們常常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種方法【p77】 在科學研究中,人們常常運用結構綜合和功能綜合等多種方法辯證關系 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先導;分析為綜合做準備,而綜合的結果又指導人們繼續對事物進行新的分析。我們要學會在分析與綜合的對立統一中,推動認識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典例訓練】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陳某通過中介公司的推介與業主劉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劉某將登記在其個人名下一套商品房以市場價110萬元出售給陳某,定金為5萬元;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應支付違約金15萬元,合同簽訂后陳某向劉某支付了5萬元定金并向中介公司支付了2.2萬元服務費.劉某回家后,將該事實告訴妻子宋某.宋某覺得該房屋售價和自己的預期差距巨大,且自己沒有簽字,認為合同無效.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中分析與綜合的辯證關系相關知識,判斷該合同是否有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