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瓶瓶罐罐做花瓶》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學習用廢棄的瓶瓶罐罐制作花瓶。2. 掌握剪、裁、粘的基本技巧。過程與方法:1. 學會觀察、發現、動手制作的能力。2.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發展環保意識。2. 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和開拓的精神。3. 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和審美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教會學生利用廢棄的瓶瓶罐罐制作花瓶。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學情分析:本單元的學生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學生的動手能力正在培養和提高階段。他們處于好奇的年齡,對新鮮事物充滿了探索的欲望。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不夠發達,需要引導和激發。因此,本課設計以親身實踐和小組合作為主要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制作的方式,培養他們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 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介紹花瓶的作用和外觀,引導學生認識花瓶并討論。2. 引入主題:瓶瓶罐罐做花瓶,瓶瓶罐罐不再是廢物,可以變成美麗的花瓶。通過圖片或實物展示一些廢棄的瓶瓶罐罐,激發學生的興趣。二、廢棄的瓶瓶罐罐的作用1. 讓學生觀察廢棄的瓶瓶罐罐,并請他們發表自己對于這些廢棄物的看法和意見。可以提問:“這些廢棄的瓶瓶罐罐對我們來說有什么作用?”2. 引導學生發現廢棄的瓶瓶罐罐可以變成花瓶的材料,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主意和設計思路。三、瓶瓶罐罐做花瓶的技巧1. 教師做一個簡單的示范,展示如何使用瓶瓶罐罐制作花瓶。可以選擇一個簡單的設計和制作方法進行演示。2. 在示范過程中,教師注意展示制作花瓶的技巧和方法,并解釋清楚每一個步驟的目的和意義。鼓勵學生提問和參與討論。瓶瓶罐罐做花瓶的技巧:選擇瓶子和罐子:選擇形狀美觀、適合做花瓶的瓶子和罐子。可以選擇各種材質的瓶子和罐子,例如玻璃瓶、陶瓷罐等。清洗瓶子和罐子:確保瓶子和罐子干凈無塵,可以用溫水和洗滌液或洗潔精仔細清洗,然后徹底沖洗干凈。修整瓶口:如果瓶子或罐子的瓶口比較大,可以使用美工刀或剪刀修整瓶口,使其更適合插花使用。裝飾瓶子和罐子:你可以使用各種裝飾材料來裝飾瓶子和罐子,例如絲帶、蕾絲、珠子、繞線等。使用熱熔膠或雙面膠將裝飾物粘貼在瓶子或罐子上,創造出獨特的花瓶。上色瓶子和罐子:你可以使用噴漆、涂飾等方式來給瓶子和罐子上色,使其更加個性化。在進行上色前,記得先用砂紙或打磨工具將瓶子或罐子表面稍微打磨,以提高涂料附著力。遮擋瓶子和罐子的標簽:如果瓶子或罐子上有標簽或圖案,可以使用透明膠帶或美工膠帶將其遮擋,以保持整體美觀。插花技巧:在瓶子或罐子中插花時,可以先將花桿修剪成合適長度,然后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花朵和綠植進行插入。在插入花朵時可以使用刀片在花桿底部削尖,有助于插入瓶子或罐子中。注意平衡與穩定:插花時要注意瓶子或罐子的平衡四、學生操作1. 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準備一些廢棄的瓶瓶罐罐和裝飾材料,包括顏料、紙張、剪刀、膠水等。2. 學生按照教師的示范,自己動手制作花瓶。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設計進行創作,可以涂抹顏料、剪裁紙張、粘貼裝飾物等等。3. 教師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可以巡視各小組,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制作思路和進展情況。五、展示和分享1. 每個小組展示他們制作的花瓶,并介紹制作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學生可以講述他們選擇的設計理念、使用的材料以及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法。2. 全班同學一起欣賞各組制作的花瓶,可以給予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同學們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對他人作品的贊美和欣賞。六、總結1.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課的收獲和體會,可以提問:“制作花瓶的過程中,你們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想法和發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2. 強調廢棄物是可以再利用的,給予環保的意義。教師可以提問:“通過制作廢物變廢為寶的花瓶,你們認識到了什么?為什么我們要重視廢棄物的再利用?”七、結束1.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2. 可以展示一些關于環保和廢物利用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行動。板書設計:瓶瓶罐罐做花瓶- 觀察瓶瓶罐罐- 動手制作花瓶- 創造美麗的作品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高,完成任務的情況比較好。但在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學生操作不夠熟練,需要多加練習;有的學生創意不夠豐富,需要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同時,本節課的時間安排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可以考慮通過分組合作和學生自主完成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實際操作的機會。總體來說,本節課學生學習任務完成度較高,但仍需要針對個別學生的不足進行輔導和指導,以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