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一年級上冊小學勞動《系鞋帶》教案一、教材分析:《系鞋帶》是蘇科版小學勞動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整理收納第一節的教材內容。該教材主要通過教授孩子如何正確地系鞋帶,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a. 理解正確系鞋帶的方法;b. 能夠正確地系鞋帶。2. 過程與方法目標:a. 學會觀察和模仿;b. 注重實踐操作;c.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a. 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b.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耐心。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 教學重點:a. 掌握正確系鞋帶的方法;b. 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模仿能力。2. 教學難點:a. 培養學生的耐心和動手能力;b. 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理能力。四、學情分析:學生年齡:一年級學生,年齡一般在6-7歲之間。學生特點: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較弱,需要通過實際操作進行學習。學生興趣:學生對于動手操作感興趣,但可能缺乏耐心。五、教學過程:1. 導入:a. 老師引導學生回顧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如整理書包。并與學生互動討論: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己的鞋帶經常松掉?b. 老師提問學生:你們知道如何正確地系鞋帶嗎?請舉手回答。2. 呈現:a. 老師準備一個大型的鞋帶模型,向學生展示如何正確地系鞋帶。首先,將模型放在桌子上,讓學生清晰地觀察。b. 老師通過示范和解說,詳細介紹每個步驟。例如,先將鞋帶穿過鞋帶孔,然后將左右兩端的鞋帶交叉,再將右邊的鞋帶穿進左邊的鞋帶交叉處,最后拉緊鞋帶,打個結。3. 操練:a. 讓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自己嘗試系鞋帶。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糾正。例如,老師可以逐個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穿過鞋帶孔、交叉、拉緊等。b. 將學生分成小組,互相幫助和觀察,共同完成系鞋帶的任務。例如,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學生作為“示范員”,其他學生觀察并提出改進意見。4. 鞏固:a. 隨機抽幾名學生上臺表演系鞋帶的過程,其他學生觀察并提出改進意見。例如,學生上臺展示系鞋帶的過程,其他學生可以提問或指出其中的錯誤。b. 老師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老師可以表揚學生的表現,鼓勵他們繼續努力。5. 作業布置:a. 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系鞋帶,并在明天的課上展示給大家看。例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家中找到一雙鞋子,自己嘗試正確地系鞋帶,并向家長展示。b. 鼓勵學生多與家長互動,共同學習。例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與家長一起練習系鞋帶,互相幫助和鼓勵。六、板書設計:整理收納第一節 《系鞋帶》步驟:1. 穿過鞋帶孔2. 交叉3. 拉緊4. 打個結七、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掌握了正確系鞋帶的方法,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導入環節,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系鞋帶的興趣。在呈現環節,通過大型鞋帶模型的展示和詳細解說,幫助學生理解每個步驟的正確操作。在操練環節,通過學生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小組合作,加深了他們對系鞋帶的理解和掌握。在鞏固環節,通過學生上臺表演和互相觀察提出改進意見,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在作業布置環節,鼓勵學生與家長一起學習,促進了家校合作。總體而言,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豐富多樣,注重了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