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教案

資源簡介

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教學目標
1.唯物史觀:通過分析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的錯誤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消極影響,使學生理解經濟建設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進而培訓學生的唯物史觀素養。
2.時空觀念:通過講述人民公社化運動與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區別,比較十年探索時期和“一五”計劃時期的工業建設成就,培養學生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
3.史料實證:通過列舉“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錯案及導致的具體損失,論證“民主與法制是社會進步、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
4.歷史解釋:通過分析人民公社體制是如何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分析“文化大革命”這一動亂發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5.家國情懷:感悟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一個長期、曲折的過程,在這一時期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幾次失誤和成就;了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的先進人物。
2.難點: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失誤的原因和教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以下圖片:
教師過渡:以上圖片反映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6課,從中尋找答案。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一、良好開端———中共八大
1.教師講述并提問: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學生回答:大會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2.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說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
學生回答:中共八大的決策完全符合國情,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體現了人民的利益,為建設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調動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3.教師過渡:中共八大以后,社會主義建設蓬勃展開,成就顯著。黨中央認為經濟建設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
二、探索中的失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展示總路線內容: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2.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總路線?
學生回答:一方面它指明了黨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強調“快”,正是這種不顧客觀經濟規律的“快”,導致了“左”錯誤的泛濫。
3.教師講述:在“總路線”的指導下,1958年,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4.教師補充:
(1)“大躍進”在工業上的表現是“以鋼為綱”,全國掀起瘋狂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在農業上的表現是對農作物產量的估計嚴重浮夸。
(2)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的體制,其基本特點被概括為“一大二公”。所謂“大”,就是規模大,所謂“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嚴重地脫離了農村的生產力水平,損害了廣大社員和小集體的利益。
5.教師提問:“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了什么后果?對此,中央采取了什么挽救措施?
學生回答:①后果: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損失,1959—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②挽救措施:中共中央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于1961—1965年實施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6.教師提問:“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從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學生回答:①原因:對國情分析不夠,認識不足;缺乏建設經驗;對社會主義建設急于求成;忽視客觀經濟規律。②啟示:經濟建設要遵循客觀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目標導學二:“文化大革命”
1.教師講述并提問:1966年,正當我國克服了國民經濟中的嚴重困難,勝利完成調整經濟的任務時,“文化大革命”發生了。毛澤東為什么要發動“文化大革命”呢?
學生回答: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此,他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2.教師提問: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現了兩個反革命集團,分別是哪兩個?
學生回答: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
3.教師提問:“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怎樣的后果?
學生回答:社會和生產秩序陷于混亂;民主與法制受到踐踏;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損失。
4.教師提問:“文化大革命”中的最大冤案是什么?
學生回答:國家主席劉少奇在沒有經過任何合法程序的情況下,就被罷免了職位,并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于1969年含冤逝世。
5.教師講述:兩個反革命集團在“文化大革命”中相互利用、配合,只為篡奪中央大權,然而他們都以失敗告終。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斷然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6.教師提問:“文化大革命”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教訓和啟示?
學生回答: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很短,我們黨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彎路。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世界歷史總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過程中前進的。
目標導學三:建設成就
1.教師提問:1958—1966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
學生回答:①鋼鐵:建成了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②石油:建成了大慶、勝利和大港油田。③鐵路: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④生物技術:我國在世界上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⑤國防尖端技術: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我國成功進行了發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等。
2.教師講述:“文化大革命”期間,盡管國民經濟遭到巨大損失,但在科技上我們仍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例如:1967年6月17日,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
3.教師提問:面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重重困難,社會主義建設依然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回答:面對出現的問題和失誤,黨和國家能夠從實際出發,及時調整政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許多干部依然堅持黨和國家的日常工作,盡可能地糾正錯誤、減少損失。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奮斗,克服了重重困難。這一時期,全國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4.教師提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的模范人物有哪些?從他們身上你學習到了哪些優秀的品質?
學生回答: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熱愛人民、鞠躬盡瘁;“鐵人”王進喜——不怕困難、艱苦創業;解放軍好戰士雷鋒——助人為樂、無私奉獻。
三、課堂總結
在今天學習的這段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共八大的良好開端,還是面對“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失誤,甚至是“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挫折,都有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國人在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努力,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正因為這些人一直奉行著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較多,主要有三個知識板塊,每一部分前后銜接,環環相扣,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實踐證明,這種貼近學生的教材整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但是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講解不是很全面(關于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以鋼為綱等內容的介紹不夠詳細),學生不太理解,這就要求在上課時多運用例子、圖片來講解這些知識,以加深學生印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信阳市| 大埔县| 遵义县| 四平市| 罗山县| 鲁甸县| 腾冲县| 自治县| 静安区| 通河县| 宁强县| 莫力| 巍山| 育儿| 井陉县| 甘孜县| 凌海市| 萝北县| 上林县| 武陟县| 保山市| 和林格尔县| 太谷县| 丰城市| 郁南县| 辽源市| 高邑县| 隆林| 潼关县| 五家渠市| 嘉黎县| 华蓥市| 漾濞| 雷州市| 额济纳旗| 诸城市| 青铜峡市| 新余市| 铜山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