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課時《桑塔·露琪亞》《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卡林卡》教學設計課題 《桑塔·露琪亞》《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卡林卡》 單元 5 學科 音樂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桑塔.露琪亞》是一首意大利船歌,3/8拍子,二部曲式。第一樂段音域集中在中音區,旋律平穩,由于附點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運用,這段音樂張弛有度,使人感受到波浪微微蕩漾的感覺。學習目標 1、能夠初步了解歐洲音樂文化,感受意大利、瑞士及俄羅斯等不同國家豐富多彩的民歌風格和演唱方法。能夠與老師和同學一起積極地感受、比較、分析作品,大膽參與歌曲的表現,形成積極參與、樂于實踐的學習習慣。2、在感受、體驗和學習表現《桑塔·露琪亞》中,領略意大利“船歌”的音樂特點,并通過歌唱將意大利民歌的演唱風格及特點表現出來。在聆聽、分析、比較《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和《卡林卡》中,感受演唱時真假聲的交替及多變的速度所產生的獨特魅力。3、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運用正確的發聲方法以及符合作品的情緒來表現歌曲。了解“約德爾”唱法:——交替音區,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產生的獨特作用。核心素養描述 審美感知:讓學生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了解俄羅斯民歌的演奏特點。藝術表現:通過欣賞樂曲,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簡述歌曲的風格特點。通過歌曲的學習,掌握兩個聲部的歌曲演唱方法。創意實踐:了解樂曲背景,能夠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奏歌曲。文化理解:能夠感受、體會歌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并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對俄羅斯有所了解,激起學生對外國文化的興趣。重點 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藝術,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難點 變化音的演唱、歌曲音樂情緒和船歌特點的演唱把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獨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名字——“貢多拉”。 這種船輕盈纖細、造型別致,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一直是居住在潟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據說,因為造價較高,被人稱為“水上奔馳”或者“水上法拉利”。 學生觀看圖片上的船,并回答:你知道這個船是哪個國家的叫什么嗎?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講授新課 船歌:是意大利威尼斯交通工具“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模仿這種歌曲的聲樂曲和器樂曲。“貢多拉”為一種平底狹長的輕舟。歌曲特點:多采用三拍子,給人搖晃的感覺。情緒色彩多開朗、豪放、熱情洋溢?,F代船歌也包括具有威尼斯船歌類似的聲樂曲和器樂曲。歌曲欣賞:教師播放歌曲視頻并講解——《桑塔·露琪亞》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勞根據威尼斯船歌的風格而改編的,《桑塔·露琪亞》兩段歌詞將美麗的夏夜展現在人們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懷。教師范唱:教師跟著伴奏音頻有感情的演唱并講解——歌曲的感受:輕松,柔和,委婉,輕盈,浪漫 速度及情緒:中速 抒情地 前面描寫靜謐的海灘夜景 后面描寫熱情洋溢的船夫。旋律學唱:教師伴奏,指導學生哼唱旋律并講解——歌曲的節拍是3/8拍: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三拍 強 弱 弱。歌詞學唱:教師伴奏,指導學生唱歌詞后對歌曲進行分析——樂曲的結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這樣的結構被稱為單二部曲式。第一部分就感覺小船在平靜的湖面上自由的飄蕩,情緒是抒情平穩的。第二部分感覺小船遇到了風浪,搖擺的幅度變大了,情緒是更加激情、豪放,形成全曲高潮 。完整演唱歌曲:教師播放歌曲伴奏音頻,指導學生完整演唱。 學生聽老師介紹船歌這種體裁和這種歌曲的特點。學生欣賞歌曲視頻,并聽老師介紹,感受歌曲特點和歌曲描繪的意境。3、學生聽老師范唱并回答:欣賞完歌曲,體會歌曲所帶來怎樣的感受?本首歌的速度及情緒是怎么樣的?4、學生跟著老師的伴奏一起唱一唱旋律,并回答:歌曲采用幾拍子寫成,其強弱關系是怎樣的?5、學生自己試著填詞唱一唱后回答: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個部分的情緒有什么不同?6、學生跟著伴奏音頻帶著合理的情緒,跟著老師一起演唱歌曲。 1、對船歌這種體裁有個初步了解。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再次欣賞加深印象,感受歌曲的要素。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6、檢驗學唱成果。新課講授《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 1、勞特布魯嫩約德爾介紹:約德爾通常把地名加在前面命名,如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勞特布魯嫩是瑞士南部山區的旅游小鎮,位于阿爾卑斯山腳下,我們剛剛欣賞的歌曲就是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約德爾。2、歌曲欣賞:教師播放歌曲音頻并講解——有真聲、有假聲,好像有很多人在演唱。他們的聲音在不斷變化;歌曲情緒歡快、活潑……3、約德爾:約德爾歐洲民間音樂的一朵奇葩,是流行于瑞士山區的一種真假聲快速交替的演唱形式,來源于傳達信息的吆喝聲,或者是在山上解除寂寞、孤獨的吶喊聲,由多人分別演唱不同的聲部構成。4、拓展欣賞《孤獨的牧羊人》:此歌的唱法為阿爾卑斯山一帶的約德爾唱法,與《音樂之聲》中的《孤獨的牧羊人》是一樣的唱法。5、約德爾旋律、節奏、速度、情緒、演唱特點、歌詞特點: 1、學生聽老師介紹這首歌曲形成條件,了解勞特布魯嫩這個地方。學生欣賞歌曲音頻并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點 這首歌曲表現了什么樣情緒 學生聽老師介紹約德爾這種演唱形式,感受其特點。學生欣賞《孤獨的牧羊人》視頻,進一步感受“約德爾”這種演唱形式。5、學生填表格概括總結。 初步了解這種歌曲形成背景。初次欣賞,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積累“約德爾”相關知識。進一步了解“約德爾”的特點。5、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新課講授《卡林卡》 1、歌曲欣賞:教師播放《卡林卡》視頻并講解——"卡林卡”的俄文意思是“雪球花”, 用來形容姑娘之美麗。歌曲以合唱隊的輕聲 慢起開始,然后節奏逐漸加快,音量持續增強,同樣的樂句不斷反復,一直進行到熱火朝天的時候,隨即飄揚而起一段優美而節奏自由的抒情獨唱。獨唱尚在進行時,合唱聲部又悄悄進入,繼而再以加快的速度攪得風生水起,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循環不已,歡快激昂與抒情沉靜交替,有著非凡的感染力。2、復聽歌曲:教師播放歌曲音頻并講解——合唱,速度和力度在演唱中都有變化。3、教師指導學生找到各種記號:力度記號、延音記號、重音記號和跳音4、教師伴奏,和學生一起唱一唱旋律。 1、學生欣賞視頻并回答:你知道卡林卡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欣賞并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樂譜中的都出現了哪些音樂記號 學生隨老師的琴一起來唱一唱卡林卡的樂譜。 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再次欣賞,加深主題旋律印象,感受歌曲特點。積累鞏固樂理知識。鞏固主題旋律印象。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這節課欣賞了歐洲和大洋洲民歌的魅力,希望大家在課后能尋找更多的歐洲和大洋洲民歌來一起分享!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的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月20日卡林卡(聲樂).mp4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課時《桑塔·露琪亞》《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卡林卡》.doc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課時《桑塔·露琪亞》《勞特布魯嫩的約德爾》《卡林卡》.pptx 人教音樂七下第五單元《孤獨的牧羊人》.mp4 孤獨的牧羊人.mp3 桑塔露琪亞.mp4 約德爾.mp3 約德爾唱法.mp4 群星 - 桑塔露琪亞 (原版伴奏).mp3 音頻感知:卡林卡_128k.mp3 音頻感知:卡林卡(聲樂)_128k.mp3 音頻感知:桑塔露琪亞_128k.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