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與山為鄰 同步練習-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我國山區最適合發展的經濟產業是A.種植業、工業 B.種植業、畜牧業C.林業、種植業 D.旅游業、采礦業2.我國山區面積廣大。關于山區的開發利用,敘述錯誤的是 ( )A.山區地形崎嶇,不利于交通發展B.植被遭到破壞后,水土流失嚴重C.山區有利于發展采礦業D.山區不有利于發展旅游業3.下列山脈既位于階梯界線上,又屬于東北-西南走向的是( )①昆侖山脈 ②橫斷山脈 ③太行山 ④雪峰山 ⑤大興安嶺 ⑥秦嶺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4.下列山脈中,分布在第三級階梯,屬于東西走向的是( )A.南嶺 B.秦嶺 C.陰山 D.武夷山5.穿行于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快車”,是“世界上行駛最慢的景觀列車”。它可以讓游客們可以近距離飽覽冰雪奇觀。這表明影響“冰川快車”開行的主要因素是( )A.優化城市環境的需要 B.發展采礦業的需要C.加強對外交往的需要 D.發展旅游業的需要圖2示意世界某區域。讀圖完成以下各題。6.圖中甲國位于( )A.北美洲東南部B.亞洲東南部C.南臨阿拉伯海D.西部與秘魯相臨7.圖中甲、乙兩國之間的國界線主要以( )A.山脈為界 B.經線為界 C.河流為界 D.緯線為界8.下列山地旅游景點與所在省級行政區位置搭配正確的一項,正確的是( )A.湖北,峨眉山 B.山東,恒山 C.海南,武夷山 D.江西,廬山9.構成地形的骨架是 ( )A.平原 B.山脈 C.盆地 D.高原10.大興安嶺的走向是A.西北--- 東南 B.東北---西南 C.東---西 D.南---北11.山區的經濟意義主要在于①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 ②發展農業耕作 ③發展果木林業④開發旅游資源 ⑤山區交通便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12.我國下列山脈中是南—北走向的為A.天山—陰山 B.昆侖山—秦嶺 C.喜馬拉雅山 D.橫斷山脈13.羊駝毛出口是哪個國家外匯的主要收入( )A.智利 B.澳大利亞 C.秘魯 D.瑞士14.連接了阿爾卑斯山脈兩大著名的旅游勝地,被稱為“世界上行駛最慢的觀景快車”,其行程近7個半小時,跨越290多座橋梁,穿過90多條隧道,是瑞士最受歡迎的全景觀列車游覽路線的是( )A.伯爾尼納快車 B.金色山口快車C.黃金列車 D.冰川快車15.安第斯山中段地帶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古代印第安人在這里創造了( )A.瑪雅文明 B.兩河文明C.印度河文明 D.印加文明16.下列各組山脈中,走向與其它三列不同的是( )A.秦嶺 B.陰山 C.南嶺 D.喜馬拉雅山17.若下圖中B是巫山,則AC所表示的省區和地形區分別是 ( )A.四川省和長江中下游平原B.黃土高原和湖北省C.重慶市和長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和河北省二、非選擇題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老舍詩云:“蟬聲不到興安嶺,云冷風清暑自收。高嶺蒼茫低嶺翠,幼林明媚母林幽。黃金季節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消息松濤人語里,良材廣廈遍神州。”材料二 該山脈兩側自然條件示意圖。(1)根據材料推測該山脈是________;“良材廣廈遍神州”表明該地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________。(2)根據材料二,說說甲乙兩地的氣候有什么區別?(3)圖示山脈是中國地理中重要的界山,試從某一角度說說其地理意義。19.請結合圖文材料和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蘭新高鐵穿越了我國的西北和青藏地區,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我國首條在高海拔地區修建的高速鐵路,全長1 776千米。材料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該區域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1)山脈A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地形區)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2)蘭新高鐵從蘭州出發,穿越祁連山脈,途經省會城市________,到達烏魯木齊。(3)把下列有關西北地區內容的字母按因果關系填在下列關聯圖中。A.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B.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礙C.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D.深居內陸,距海遙遠(4)小明暑假期間乘火車從烏魯木齊到北京的姑姑家探親,臨行前設計了兩條乘車路線。請把線路補充完整:線路一:蘭新線—________線—京包線;線路二:蘭新線—________線—京廣線。(5)西北地區和京津冀地區都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請結合京津冀略圖中信息,分析其經濟發展不同于西北地區的優勢條件有哪些?(至少兩條)20.相對于平原來說,山區地表____,土壤不夠肥沃,交通相對困難,但山區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____,營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圖景。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2.D3.B4.A5.D6.B 7.C8.D9.B10.B11.B12.D13.C14.D15.D16.D17.C18.(1)大興安嶺 林地(2)甲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乙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3)東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之一等(任答一點即可)。19.(1)太行山 黃土高原 (2)西寧(3)(4)包蘭 隴海(5)港口、鐵路等交通發達,位置優越,市場廣闊,科技發達等。20. 崎嶇不平 _自然條件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