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tǒng)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tǒng)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教案

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
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教學目標
1.唯物史觀:通過了解“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雜交水稻技術、青蒿素等成就,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通過認識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對我國科技發(fā)展所作的貢獻,理解杰出人物對歷史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2.時空觀念:通過梳理中國古代科技和新中國的科技成就,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科技這一專題的知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yǎng)。
3.史料實證:通過公開的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科學家的手稿、日記、信件等第一手史料,感受他們無私奉獻、熱愛祖國的精神;通過相關電影等第二手史料,加深對這些科學家的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
4.歷史解釋:通過闡述“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和意義、秈型雜交水稻技術和青蒿素推廣的意義,并對“文化自信”問題作出相應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yǎng)。
5.家國情懷:理解科學技術和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勇于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的意識;學習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奮力開拓的精神品質,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了解中國科技、文化事業(yè)的成就,堅定文化自信,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屠呦呦團隊發(fā)現(xiàn)青蒿素;“雙百”方針。
2.難點: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神舟十四號發(fā)射的視頻。
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開啟了六個月的太空之旅。
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十四號”,一顆顆衛(wèi)星、一枚枚火箭、一艘艘飛船,展示著中國航天源源不斷、催人奮進的力量——來自航天精神的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科技工作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對中國及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
1.史料展示:
材料一 我們現(xiàn)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現(xiàn)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
——鄧小平《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小組討論:當時的中國為什么要下決心發(fā)展“兩彈一星”?
學生討論后回答:當時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對中國和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脅,為了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保衛(wèi)我國的國家安全,我國作出了研制“兩彈一星”的戰(zhàn)略。
2.圖片展示:
3.教師提問:以上兩位科學家對我國哪一方面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學生回答:國防科技。
4.教師提問: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在國防科技領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學生回答: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fā)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
5.教師補充:“兩彈一星”中的“兩彈”指的是核彈與導彈。其中,核彈又包括原子彈和氫彈。
6.教師提問:新中國幾乎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研制出“兩彈一星”的,這與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的奮斗是離不開的,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學習哪些精神呢?
學生回答:艱苦奮斗、愛國敬業(yè)、甘于奉獻、嚴謹細致、團結協(xié)作、敢于創(chuàng)新等。
7.教師提問:“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有什么重要歷史意義?
學生回答: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二、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
1.引導學生總結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
學生回答: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8年9月,翟志剛完成出艙任務,實現(xiàn)了太空行走。
2.教師補充:2021年6月17日,中國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乘坐“神舟十二號”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實現(xiàn)自主交會對接,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并駐留3個月。2021年10月16日,葉光富、翟志剛、王亞平三名航天員乘坐“神舟十三號”,首次徑向??靠臻g站,并將在太空駐留6個月。
目標導學二:雜交水稻與青蒿素
1.教師簡要介紹: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經歷。
2.教師提問:袁隆平研制成功“秈型雜交水稻”的社會意義?
學生回答:為解決我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
3.教師指出:袁隆平成為獲得我國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的人,他還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享有很高的國際聲望,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4.教師提問:屠呦呦發(fā)現(xiàn)的青蒿素有什么重要意義?
學生回答:青蒿素類藥物對瘧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shù)億人受益。
5.教師指出: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目標導學三: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1.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94頁“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的內容,回答:我國指導文藝工作的方針是什么?我國在文藝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學生回答:①方針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②小說《紅巖》《青春之歌》;話劇《茶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影《英雄兒女》;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教師總結:“雙百”方針為我國科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它仍然是當今我國科學文化工作者應該遵循的方針。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一起了解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認識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科學家。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了愛國奉獻、赤膽忠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等優(yōu)秀品質。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源泉。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優(yōu)良品質,不為名利,默默奉獻!讓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竭動力。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涉及的專業(yè)科技知識較多,有的科技知識比較抽象,需要老師進行相應的補充。但因課時有限,只能挑選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來講解。如何使學生再上一個臺階,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垫江县| 寿光市| 茂名市| 安庆市| 汤原县| 石柱| 兴文县| 岳池县| 江源县| 泾源县| 吴旗县| 永安市| 马关县| 璧山县| 梁平县| 武隆县| 柘荣县| 大兴区| 周至县| 沙洋县| 乌海市| 武清区| 仁化县| 中西区| 广丰县| 龙陵县| 富蕴县| 扎兰屯市| 桦南县| 余庆县| 岚皋县| 皮山县| 贺兰县| 准格尔旗| 二连浩特市| 秀山| 昌黎县| 鄯善县| 吉安市|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