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河嗎?黃河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位于中國北方地區的大河,屬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也有稱第二大河流)。自古以來,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對黃河有過文學繪畫藝術的寫真,例如李白的一句千古絕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我們近代現代的藝術家則用音符的形式來抒發對黃河的敬畏之情。第一樂章 《黃河船夫曲》 第五樂章 《河邊對口曲》第二樂章 《黃河頌》 第六樂章 《黃河怨》第三樂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 第七樂章 《保衛黃河》第四樂章 《黃水謠》 第八樂章 《怒吼吧,黃河》《黃河大合唱》詞 光未然 曲 冼星海創作背景和經過(作品簡介):《黃河大合唱》表現了在抗日戰爭年代里,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斗爭,也表現了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它以我們偉大民族的發源地——黃河為背景,展示了黃河兩岸曾經發生過的事,以啟迪人民起來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創作經過是:1939年春,詩人光未然在山西呂梁山游擊區的山溝里墜馬受傷。冼星海來看望他,星海建議來一次合作,光未然便把打算要寫的長詩《黃河吟》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然后由星海譜曲而成,排練演出后,毛澤東給予了高度贊揚:“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黃河大合唱》是一部表現革命內容,發映時代精神,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大型音樂作品,是我國近代合唱音樂創作史上的一座光輝的里程碑。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現南沙區欖核鎮),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冼星海創作了大量具有戰斗性和感染力的群眾歌曲,1935年至1938年間,冼星海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開拓了中國現代革命音樂的新局面。還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等不朽名作,振奮了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抗敵救國的精神武器 。2009年冼星海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無情的病魔讓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張光年,湖北省光化縣(現老河口市)人,中共黨員,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在他89年的人生歲月中,經歷了顛沛流離、激昂奮進、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他一生筆耕不輟,每天寫日記,他開蒙甚早,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外語、中國古典文學,如《詩經》、《楚辭》、古代文論、文字學等,并潛心研究戲劇、音樂,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名著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創作了組詩《黃河大合唱》《五月的鮮花》《屈原》等詩作;第一樂章 《黃河船夫曲》 第五樂章 《河邊對口曲》第二樂章 《黃河頌》 第六樂章 《黃河怨》第三樂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 第七樂章 《保衛黃河》第四樂章 《黃水謠》 第八樂章 《怒吼吧,黃河》《黃河大合唱》詞 光未然 曲 冼星海《怒吼吧,黃河》完整聆聽《怒吼吧,黃河》由幾個部分組成?四個部分:ABCD《怒吼吧,黃河》分段欣賞唱一唱“尾聲”向著全中國受難的人民,發出戰斗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斗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斗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斗的警號!”《怒吼吧,黃河》的情緒是怎樣的?極富戰斗性的悲憤情緒總結今天欣賞了《黃河大合唱》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感受到了抗日戰士們的革命激情,歌曲使每一個中國人都肅然產生愛國主義的豪情壯志。你們作為新時代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更應志存高遠、忠于祖國,努力做新時代具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的愛國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