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冀少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要點知識清單第一章 種子的萌發與芽的發育1.種子萌發的結構基礎: 胚 是新植物體的幼體種皮 種皮(果皮)將來發育成 胚乳 —貯存營養菜豆種子的結構 胚芽——莖和葉 玉米種子(果實)的結構 胚芽—莖和葉胚 胚根——根 胚根—根胚軸—— 連接莖和根的部分 胚 胚軸—作用同左子葉( 2 片)貯存營養 子葉( 1 片)轉運營養黃豆的營養主要來自種子中的 子葉 。大米、小麥面粉主要來自種子的 胚乳 。2.種子萌發的條件1)、自身的 完整的活胚 已過 休眠期 期且在 壽限 之內。 2)、外界的 適宜的 溫度 ,充足的 氧氣 ,適量的 水分 。播種時地膜覆蓋作用是提高 土壤溫度 和保持 土壤濕度 。休眠:有些植物的種子雖然是活的,外界條件也適宜但是成熟后不能立即萌發,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發萌發,這種現象叫做休眠。種子的休眠是植物 適應環境的表現。發芽率在 90% 以上,才能播種使用。大型的、子葉不出土,種子播種 深 。如:豌豆、玉米。小型的、子葉出土的種子播種 淺。如:白菜、胡蘿卜。(酶)3.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水;氧氣進入;營養物質(有機物)——小分子的物質供胚生長;胚根發育成根 ;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 莖和葉 。 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體的 幼體 。4.芽的發育1)按芽的位置分 頂芽 和 側芽 。 按芽的發育分:葉芽:將來發育成 枝條 ; 花芽:將來發育成花; 混合芽:將來發育成花和枝條。1 生長點 :使芽軸伸長,發育成頂芽2)葉芽的結構 2 芽原基 :側芽及它們功能 3 葉原基 :幼葉 枝條 5.頂端優勢: 頂芽 優先生長,抑制側芽發育的現象。4 幼葉 :葉5 芽軸 :莖應用:棉花和番茄的摘心;盆景和行道樹去掉頂芽或主莖,達到遮蔭、美化的目的;材林可以去掉側芽保護頂芽,提高木材的產量和質量。第二章 根的吸收作用1.根生長的主要部位: 根尖 。根尖生長主要依靠 分生 區和 伸長 區。(分生區細胞數量的增加和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根尖四個區 細胞特點 排列 功能4 根冠 形狀不規則 不整齊 保護3 分生區 近似正方體,核大,壁薄 緊密, 分裂,使細胞增多。向下形成新的根冠,向上形成新的伸長區,可以使根生長。2 伸長區 近似長方體 細胞生長,細胞體積增大。根生長最快的區域1 成熟區 表皮細胞突起形成 根毛 ,內部形成導管 吸水2.根的向性:向地性、 向水性 、向肥性 。3. 根 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成熟 區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1).成熟區的根毛細胞擴大了根的吸收面積 2).根毛的細胞壁 薄 ,細胞質少,液泡大,利于吸水3).成熟區的上部形成了 中空導管植物細胞吸水: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 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植物細胞失水: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 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4.無機鹽的作用元素 作用 缺素表現 施給何類植物氮 促進細胞分裂和生長,枝葉繁茂 植株矮小,新葉淡綠,老葉黃色枯焦 白菜、菠菜等葉菜類磷 促進幼苗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早熟 植株矮小;莖葉暗綠或呈紫紅色 番茄、小麥等以果實、種子為主的植物鉀 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形成和運輸 莖稈細弱,易倒伏;葉色黃,老葉焦枯并蜷縮 馬鈴薯、甘薯等以莖或貯藏根為主的植物蘋果樹缺 鋅 會引起小葉病;油菜缺 硼 會造成只開花不結果。5.移栽植物的要求:1).保護根尖(帶土移栽)2).減小蒸騰作用(如陰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枝葉,并設法遮蔭。 蹲苗和烤田:讓莊稼一段時間受旱,促進根的生長燒苗:一次性施肥過多使得土壤溶液的濃度大大增加,甚至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根失水,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補救措施:趕快澆水。農家肥——基肥;化肥——追肥。6.無土栽培:人們根據植物生活所需要的 無機鹽 種類和數量,按一定比例配成營養液,在無土的基質中培養植物的方法。第三章 葉的光合作用1.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步驟和每步的目的,結論。實驗順序:1、3、2、7、4、6、51暗處理目的:消耗葉片中原有的淀粉3葉片部分遮光目的:作對照(作對比)7水浴加熱:酒精易燃、易揮發,水浴加熱更安全7酒精脫色:葉綠素可以溶解在酒精中6滴加碘液:淀粉遇碘變藍實驗現象:葉片遮光部分不變藍,見光部分變藍實驗結論:綠葉在光下產生了淀粉。2.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驗證氧氣的方法: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實驗的方法。P37-38上、下表皮(角質層[防止水分蒸發])透明 ;保衛細胞(含葉綠體)氣孔(門戶)葉 肉 柵欄 組織(上)細胞含葉綠體較多,顏色較深4.葉片的構成 (營養組織) 海綿 組織(下)細胞含葉綠體較少,顏色較淺P42葉片圖 葉 脈 導管:輸導 水 、 無機鹽 (運入)(輸導組織) 篩管:輸導 有機物 (運走)葉片(工廠)葉肉(車間):葉綠體(機器),是光合作用的場所。5.光合作用的公式:6.光合作用的實質:物質轉化:把簡單的 無機物 轉化成復雜的 有機物 ,并釋放 氧氣 ;能量轉化:把 光能 轉變成貯存在有機物里的 化學能 。7.光合作用在生產、生活上應用農業增產:地膜覆蓋、塑料大棚(延長光合作用時間);合理密植、立體種植(增大光合作用的面積);施加有機肥或適當施加碳酸氫銨肥料(適當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大棚中直接充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場所 葉綠體 線粒體條件 有光 有光無光均可原料 二氧化碳 和 水 有機物 和 氧氣產物 有機物 和 氧氣 二氧化碳 和 水能量變化 光 能轉化成 化學能 貯存能量 化學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釋放 能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要運到植物體各部分進行呼吸作用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和蒸騰作用 1. 呼吸作用實驗的原理和結論。P472.呼吸作用的公式:呼吸作用的實質:分解 有機物 , 釋放 能量。3.比較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4.呼吸作用在生產、生活上的應用利于根的呼吸:農業管理中的中耕松土、及時排澇。5.貯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的方法:降低呼吸作用,如低溫,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含量,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等。6.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葉;其他器官也能進行少量的蒸騰作用7.植物體內的水分主要從葉片的 氣孔 散失出去的。8.蒸騰作用對植物的意義 1)促進根對 水分 的吸收 2)促進 水 和 無機鹽 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降低 葉片 表面的溫度,使葉片不至于被灼傷9.聯系生產、生活想想蒸騰作用的應用。如:大樹底下好乘涼。 植樹節3月12日第五章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對自然界:維持 碳-氧 平衡(光合作用), 促進/穩定水循環(蒸騰作用),涵養水分、防止水土流失、調節氣候,為動物提供了 食物 和 棲息場所 。2.對人類:(光合作用)提供有機物(衣食住行)和能量(遠古植物的光合作用所貯存,如煤、石油、天然氣)。 3.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起決定作用。第四單元 動物的生活一.動物的運動:結構基礎→運動器官運動調節→神經系統、激素呼吸系統(氧氣)能量供應→ 消化系統(有機物)循環系統(運輸)⒈運動系統= 骨 + 骨連結 + 骨骼肌 = 骨胳 +骨骼肌2骨堅而不重:骨干部的 骨密質 致密堅硬;長骨 管 狀結構和骨兩端的 骨松質 使骨不重。骨硬而不脆:骨含有比例適當的 無機物(硬) 和 有機物(柔韌) 。3.長骨的結構 骨膜 :含血管(負責營養)、神經、成骨細胞(使骨長粗和骨折后的再生有關)。骨質 :骨松質、骨密質(堅硬)骨髓 :骨松質里含紅骨髓;骨髓腔中,幼年是紅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是黃骨髓。⒋⑴骨連結:不動連結;微動連結;活動連結(關節)⑵關節由 關節面 (關節軟骨)、 關節囊 、 關節腔 組成。⑶牢固:1、 關節頭 與 關節窩 一凸一凹相吻合2、 關節囊 非常堅韌靈活:1、 關節囊 內壁能分泌滑液2、關節面上覆蓋有光滑而又有彈性的 關節軟骨 。(4)在運動中骨起 支撐 作用, 關節 起樞紐作用, 骨骼肌 起動力作用。二.動物行為:1.泛指動物的 動作 或 活動 。 動物對外界環境或身體內部的刺激所做出的反應。2.動物行為的3個特點:1)動物行為是一個運動的、變化的動態過程。2)動物的行為都與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是對環境的適應,對動物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有重要意義。3)每種動物行為的產生都離不開動物體自身的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的作用,也離不開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作用。3.動物行為的類型:1.攻擊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社群行為;節律行為。2.防御行為:不同種動物之間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行為。動物有很多方式:保護色、警戒色、擬態、假死、逃跑躲避、靜止不動、釋放臭氣、集體御敵等。3.攻擊行為:同種動物個體之間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域或巢穴而發生的相互攻擊。4.繁殖行為:主要包括識別雌雄動物、占有繁殖空間、求偶、孵卵、哺育等。5.節律行為:動物體的活動或運動適應環境中自然因素的變化而發生有節律性的變動。包括晝夜節律、潮汐節律(招潮蟹)、季節節律(魚的洄游,鳥的遷徙)6.社群行為: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維持群體共同生存的一系列行為。 特點:群體、分工合作4.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下來就有的,由身體里的 遺傳物質 所控制的行為。 如:蜜蜂采蜜、鳥類孵卵、魚類洄游、鳥類遷徙、蛇的冬眠等。學習行為:不是生來就具有的,而是通過 學習 獲得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 先天性 行為的基礎上形成的,它能使動物更好的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第五單元 微生物的生活1.腐生細菌和腐生真菌對自然界物質循環起重要作用。生物種類 形態 基本結構 營養方式 呼吸方式 生殖方式細菌 (單細胞) 球 形、 桿 形、 螺旋 形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 擬核 自養 異養 {寄生 腐生} 好氧性細菌: 有氧呼吸 枯草桿菌 厭氧性細菌: 無氧呼吸 乳酸桿菌、甲烷菌 分裂生殖真菌 酵母菌(單細胞) 卵形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 細胞核 、大液泡 異養 {腐生 制面包:有氧呼吸 釀酒:無氧呼吸 出芽 生殖 孢子 生殖霉菌 (多細胞) 見附表1 異養 {腐生 孢子 生殖蘑菇 (多細胞) 傘形 地上:子實體{菌蓋、菌柄} 地下:菌絲 異養 { 腐生病毒 (無細胞結構) 球形、桿形、蝌蚪形 外殼:蛋白質 核心:核酸 異養 { 寄生 植物病毒 動物病毒 細菌病毒/噬菌體 復制 增殖附表1:青霉與曲霉的比較霉菌 直立菌絲頂端 孢子著生狀態 孢子顏色 菌絲種類青霉 掃帚 狀 成串 青色 氣生菌絲 營養菌絲(吸取營養)曲霉 球 狀 放射狀 顏色各異附表2:酵母菌在生活中應用制面包 有氧氣 葡萄糖 二氧化碳+ 水 +能量(較多)釀酒 無氧氣 葡萄糖 二氧化碳+ 酒精 +能量(較少)2.細菌:1、對人類有益:根瘤 菌:能夠將空氣中的游離氮轉變成含氮物質,供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與植物共生(地衣中藻類與真菌共生),農業上采用豆糧間作、瓜類與豆類輪作提高土壤肥力。將固氮菌類、磷細菌、鉀細菌等制成菌肥。甲烷 細菌:產生甲烷(沼氣的主要成分),是寶貴的生物能源。蘇云金桿菌、殺螟桿菌:毒殺松毛蟲、菜青蟲、玉米螟、棉鈴蟲等害蟲,制作生物殺蟲劑。醋酸桿 菌:制醋。 棒狀桿菌:制味精。 乳酸 菌:制酸奶、泡菜、青貯飼料。大腸桿 菌:為人類合成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利用生物技術使它生產胰島素、干擾素。2、有害:細菌性痢疾、霍亂、鼠疫、破傷風桿菌:使人致病的細菌。軟腐病細菌:使白菜、番茄腐爛防止食物腐爛的方法:低溫、真空、風干或高溫、高壓處理后密封、添加防腐劑等手段。3.真菌:青霉素 是一類常用的抗生素,是從青霉培養液中提取出來。治療肺炎、腦膜炎。 橘子、稻米易生長青霉。霉菌 :釀酒和制作醬、醬油、腐乳等食品。 花生、玉米等子粒上生長黃曲霉,可致癌。食用真菌:富含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4.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質炎、腮腺炎、狂犬病等由病毒引起的人的疾病。動物病毒:豬瘟、雞瘟、口蹄疫等病毒。植物病毒:煙草花葉病、棗瘋病、番茄叢矮病、水稻矮縮病等病毒。有益:制成疫苗。利用噬菌體。如:綠膿桿菌噬菌體治療燒傷病人由綠膿桿菌引起的化膿性炎癥。利用昆蟲病毒防治害蟲,如利用病毒防治松毛蟲、黏蟲、棉鈴蟲、地老虎等。生物工程的轉基因技術,讓病毒攜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進入正常細胞,來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如:利用大腸桿菌的噬菌體做載體,成功地培育出抗蟲棉新品種。5.發酵食品制作原理:腐生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可以產生乳酸或酒精。 步驟:滅菌、接種、密封、發酵6.用箭頭總結植物、動物、微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物質循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