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二框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班級:高一( ) 姓名 。一、課標分析:1.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2.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二、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要性(1)法律是 , 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 建設。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建設社會主義 。要努力形成完備的法律 體系、高效的法治 體系、嚴密的法治 體系、有力的法治 體系,形成完善的 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實現( )科學立法、( )嚴格執法、( )公正司法、全民 ,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意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 領域一場深刻的革命,關系 執政興國,關系 幸福安康,關系 的長治久安。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更加 依法治國、更加 依法治國,努力實現國家各項工作 ,向著建設 的目標不斷前進。知識點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原因: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 的保證。(2)要求:①必須堅持黨 立法、 執法、 司法、 守法,把依法治國與 統一起來。②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須切實尊重 權威,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 執政和依 執政。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1)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國的 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 政治制度。(2)要求:必須堅持法治建設 人民、 人民、 人民、 人民,以 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 、承擔應盡的 ,維護社會 ,促進 。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原因: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 。(2)要求:①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 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 。②必須維護國家 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 ,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 、 、 。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1)原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 和 共同發揮作用。(2)要求: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 ,弘揚 ,培育社會 、職業 、家庭 、個人 ,既重視發揮法律的 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 作用,以法治 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 作用,以道德 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 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 、法治和德治 。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1)要求:必須從我國 出發,同 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 、體現 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 指導。三、經典練習(一)判斷題(請將答案 T or F寫在序號前,并將錯題訂正在橫線上)1.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制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要求所有人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包括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5.我們要既重視發揮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規范作用。。(二)單項選擇題: (請將答案寫在序號前)6.中共中央印發《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第二個五年規劃(2018—2022年)》,著眼于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對今后5年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進行頂層設計,是推進新時代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有利于①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體現黨紀大于國法 ②黨在新時代的實踐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③強化依法治國,以法律的力量從嚴管黨治黨 ④提高管黨治黨水平,增強依法執政本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7.堅持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的首要原則。下列關于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①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②堅持黨的領導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④依法治國要求黨必須要堅持依法行政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下列對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原則的理解正確的是①公民既平等地享有權利,也平等地履行義務 ②既指立法上的平等,也指法律實施上的平等③任何公民都依照憲法和法律享有均等的權利 ④任何公民的違法和犯罪行為都受到法律制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重大任務及18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涵蓋依法治國各個方面,為法治中國建設描繪出新的路線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①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②前提是讓部分維權意識薄弱的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③總目標是糾正一些黨政領導干部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④要落實改革舉措,直面法治建設的突出問題,回應人民群眾期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0.2021年6月1日,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將同時施行。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針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護、勤儉節約意識培養、網絡保護等作出更加具體明確的規定,進一步壓實了監護人、學校、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修訂后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與《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改相呼應,并且明確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則和機制等。這說明兩部法律的修訂有利于①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身心健康等基本民主權利②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全面貫徹依法治國方針③明確主體的監督權,落實法律面前一切平等的原則④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體現最真實的民主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1.孟子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對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啟示是①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統一 ②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③要強化法治對道德的支撐作用,實現法治 ④道德與法律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隨著電子商務、移動支付、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業態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系愈加密切,電信網絡詐騙也呈高發態勢。對此,2021年10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該法律草案的出臺①說明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的決定因素 ②體現了我國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③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④旨在促進國內互聯網行業實現有序競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在2019年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表決通過,國家和社會依法實現、保護和尊重公民的健康權,這是國家首次在法律層面上直接提出健康是人的基本權益。制定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①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了法治基礎 ②旨在填補公民健康權的法律空白③進一步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 ④是國家對人權的充分尊重和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4.肩負歷史重任,扎根中國大地,立于時代潮頭,習總書記對治國理政之道進行深邃思考。在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我黨正式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該法治思想①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理論指導 ②是符合中國實際的重大法治理論創新③為我國解決法治問題提供了巧妙方法 ④是推進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5.“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字之差,含義卻有了很大的差別。下列對“法制”和“法治”的區別表述正確的是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 ②法制是相對于“人治”而言的③法制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 ④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下列有關法治體系對應正確的是①《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頒布實施——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②某省建立與新執法司法權力運行模式相適應的制約機制——強化法治保障體系③本溪市提出建立完善《生態立市“1+N”法制保障體系》——法治監督體系④《印花稅法》制定出臺,已有12個稅種制定了法律——健全法律規范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2.1浙學)按照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研究啟動環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等行政立法領域的法典編纂工作。這表明①我國致力于完善法律體系 ②我國行政執法體制已健全完備③法律是通過民主程序制定出來的 ④建設法治中國需要統籌與規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三)綜合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是依法治國的迫切需求。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和各方面,履行決策法定程序,增強公眾參與實效,提高專家論證質量,持合法性審查,防控決策風險。堅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以規范的程序、科學的決策維護重大公共利益、維護人民合法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請分析材料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哪些原則。四、學習存疑: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