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2.8《金與南宋的對峙》課時教案一、教材分析《金與南宋的對峙》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中的一課,這一單元以“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為主題,重點闡述這一時期的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兩個方面的內容。本課主題為金與南宋兩個民族政權對峙關系的形成過程。《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這一課的要求是:“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跡和南宋偏安。”二、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識記金的建立和南宋的建立史實;了解岳飛抗金的過程;理解宋高宗求和的原因及宋金對峙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提供圖片和史料,客觀展示金的強大,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通過小組探究的過程,形成多角度認識歷史的正確史觀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岳飛抗金的學習,感受愛國情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金的建立和岳飛抗金【教學難點】金軍輕而易舉地滅掉北宋,但未能滅掉南宋和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如何評價岳飛。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除明十三陵以外,北京還有一座比明十三陵早200余年的大型皇家陵寢,它就是房山區(qū)云峰山(又稱九龍山)下埋葬有17位皇帝的金陵。女真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生活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11世紀末,完顏阿骨打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經過幾年堅苦卓絕的對遼征戰(zhàn),女真族逐漸強大起來,阿骨打于1115年稱帝,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國號大金(遼為“鐵”的意思,完顏阿骨打取國號為金,是以金克鐵之意)。金曾兩次發(fā)動對北宋管轄的燕京的戰(zhàn)爭,最后占領了燕京(今北京地區(qū))。那么,女真族到底是怎樣興起的?它與遼、北宋和南宋之間又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 同學們,請看第8課。【新課講授】一、女真族的崛起1、你能根據(jù)材料和畫像的服裝猜出他們生活在哪里?過著怎樣的生活?俗勇悍、喜戰(zhàn)斗,耐饑渴苦寒,騎馬懸崖上下如飛,濟江河不用舟楫,伏馬而渡。——《大金國志》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耶律阿保機總結:女真人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2、大金政權的建立:建立時間:1115年建立者:完顏阿骨打(金太祖)探究一:金作為一個后起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發(fā)展壯大的原因是什么?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發(fā)?原因:金太祖模仿漢制,改革軍政體制,發(fā)展生產,勢力壯大。啟發(fā):這也說明善于學習,善于改革才能使國家永葆青春活力,再次從歷史的角度印證了我國今天實行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是正確的。【拓展延伸】1、女真族為什么國號要定為“金”呢?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2、想一想:契丹的耶律阿保機、黨項的元昊和女真的阿骨打,他們的措施有什么共同點?這說明了什么?少數(shù)民族建立政權后,都向更為發(fā)達的中原王朝來學習治理國家,并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反映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社會的進步。二、金滅遼及北宋教師播放《射雕英雄傳》片段,結合滿江紅中“靖康恥猶未雪”一句講述金滅北宋的過程。《滿江紅》 岳飛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1、概況: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滅北宋靖康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fā)生于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拓展延伸】北宋為什么會滅亡?材料一 1115年,金建國后發(fā)展生產,一舉滅遼后,金朝勢力迅速膨脹。材料二 當金軍攻到黃河岸邊時,防守黃河南岸的軍隊望風而逃。金軍將領感嘆道:“南朝可謂無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輩豈能渡哉!”主觀:連年征戰(zhàn)、歲幣,造成內部空虛;統(tǒng)治腐朽、無能,破壞軍民的抗金斗爭;長期實行重文輕武政策。客觀:金統(tǒng)治者勵精圖治;女真族驍勇善戰(zhàn);滅遼后實力大增。三、南宋的偏安讀圖思考:南宋和北宋相比,疆域有什么變化 該變化有何影響 展示兩幅地圖,引導學生對比兩幅地圖。教師設問:南宋和北宋相比,疆域有什么變化 教師總結 運用圖片使學生認識到兩宋的疆域發(fā)生的變化,強化空間意識1、南宋的建立北宋滅亡后(1127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南方登上皇位,重建了宋政權,趙構就是宋高宗,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2、岳飛抗金教師讓學生講講自己知道關于岳飛的小故事,如岳母刺字、岳家軍等。播放岳飛抗金紀錄片,結合教材,講述岳飛收復建康、郾城大捷史實。教師提出問題:岳家軍打勝仗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自主探究后回答,教師總結:岳飛抗金是正義的,得到人民和北方義軍的支持;岳飛優(yōu)秀的軍事指揮才能;岳家軍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教師多媒體展示岳飛廟和下跪的秦檜像。講述宋高宗和秦檜因懼怕抗金力量壯大,而向金求和。秦檜誣陷岳飛謀反,殺害岳飛的史實。圖片展示岳飛抗金的過程郾城大捷等,岳飛抗金在有望收復中原之時,宋高宗和權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議一議:宋高宗和秦檜為什么要殺害岳飛?岳飛墓前有對聯(lián):“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侫臣。”。有位姓秦的官員說:“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探究三:岳飛為什么數(shù)百年來一直深受人民的愛戴 ☆ 岳飛精忠報國,屢建戰(zhàn)功;☆ 岳家軍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 岳飛抗金保衛(wèi)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符合廣大人民的意愿,是正義的斗爭。岳飛抗金雖然沒有取得徹底的勝利,但也為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證。3、宋金對峙(1) 1141年,宋金達成和議,即紹興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標志著)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南宋統(tǒng)治者滿足于現(xiàn)狀,偏安江南一隅。(2)“宋金和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南宋與金和議的形成原因在于南宋政治腐敗,皇帝無心抵抗,導致在軍事上即使處于有利地位,也求和送歲幣。投降派受寵,主戰(zhàn)派主張得不到認可。大金經過連年征戰(zhàn),實力衰弱,一時無法滅亡南宋。(3)如何評價宋金議和?①宋金議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條件換來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負擔;②雙方和議以后,形成南北對峙局面,使社會較為安定經濟繼續(xù)發(fā)展。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南方經濟的發(fā)展;③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強和社會的進步。這也有力地說明中國各民族戰(zhàn)則兩傷,合則兩利的道理。探究四:如何評價紹興和議(宋金的對峙)?材料一:“南渡后,水利之田,富于中原,故水利大興。”……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材料二:北宋時淮水以北有580萬余戶,1500余萬人,金時810萬余戶,4800余萬人,增加了220余萬戶,330余萬人。材料三:金向南宋輸出的商品有皮革、人參、紡織品;南宋向金輸出的商品有茶、藥材、絲織品。歸納:金與南宋對峙局面的形成;使社會較為安定,南北方交流更加密切;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南方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民族的交融和社會的進步。【本課小結】金朝在我國歷史上也有相當?shù)匚弧Tu價岳飛抗金,要看他的行為是否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會發(fā)展。女真貴族在對南宋的戰(zhàn)爭中擄掠殘殺,對北方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岳飛抗金,保衛(wèi)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保衛(wèi)了中原地區(qū)較高的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是正義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