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基礎群眾自治制度教學設計【教材結構】第六課教材結構:【教材分析】第六課主要介紹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了解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領悟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本課分為三個框題,本框屬于第三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主要介紹了作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制度,讓學生了解我國基層民主的內容、現狀,增強制度自信。【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通過學習認同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懂得這一基本制度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有其獨特的優勢,增強制度自信。科學精神:全面了解村委會和居委會這一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能夠準確區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法治意識:在參與所在農村或社區的基層自治活動中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有序參與、行使民主權利。公共參與: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參與基層民主實踐活動,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教學重點】1.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村委會、居委會2.人民群眾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形式【教學難點】基層群眾自治自治與基層政權的關系【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議題一:集民智,裝電梯,探究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探究與分享1.小區加裝電梯會涉及哪些問題、遇到哪些困難 2.這些問題和困難應該由誰來作主?學生活動:結合視頻內容和教材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1.組織形式城市——居民委員會 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①組織形式:居民委員會性質:按照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任務: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管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產生:由居民選舉產生,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②居民自治內容、意義:內容:居委會成員居民選,社區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務居民管。意義: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農村①組織形式:村民委員會性質: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職能: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產生: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②村民自治內容:在農村基層治理實踐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的有效途徑。2.基層群眾自治含義3.基層民主的特點發生領域的基層性、民主參與的直接性、管理活動的自治性議題二:積極參與,行使權利,享受“一鍵直達”的新生活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學生活動:分組探究與分享第1組:由誰來組織主持加裝電梯這個事情?成員怎么產生?(1)民主選舉依據: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和城市的居民委員會,按法律規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選舉產生。要求: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城市:社區居委會正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選舉程序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第2組:加裝電梯的費用怎么辦?怎么解決各住戶提出的問題?民主協商: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會商量依據:城鄉基層的公共事務千頭萬緒,應該也必須由眾人商量著辦。只有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居民或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求同存異,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促成基層社會的和諧。要求: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于基層治理的全過程。第3組:加裝電梯用什么牌子、什么材質,這樣的決策是怎么定的?(3)民主決策依據: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要求: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做出決定。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居民會議進行。第4組:電梯安裝好后,平時怎么管理和維護?(4)民主管理依據:在法律上,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的全體村民或本區的全體居民;在現實運作中,一般要通過一定的程序,授權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來進行。要求: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第5組:為防止以權謀私,對基層組織怎樣加強監督?(5)民主監督依據:負責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的居委會和村委會,事實上都掌握一定的權力。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民主監督。要求: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發展基層民主(途徑、重要性、實踐)拓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課后調查:你所在的社區居委會位于哪里?請向居委會進行采訪,你所在的社區有哪些群眾自治典型事例?又有怎樣的經驗?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