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聽見你的聲音湘教版三年級上冊課程目錄目錄1趣味引入2勞動之識3勞動之窗4勞動之行5綜合活動6總結與實踐教學目標1、勞動觀念:通過土電話的制作,知道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增強探索意識。2、勞動能力:通過土電話的制作實驗培養實驗探究的能力。3、勞動習慣與品質: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愛,養成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4、勞動精神:通過持續性勞動實踐,養成持之以恒、不怕艱辛、勇于探索的精神。1趣味引入猜一猜看,照片中的幾位同學在玩什么游戲呢?這么高興。他們手里拿的是什么寶貝。趣味引入我覺得他們在打電話。哈哈,他們玩的這叫土電話。我和李瀟然星期天剛玩過。打電話?這樣能聽到對方說什么嗎?想一想同學們,你玩過“土電話”嗎?你會做“土電話”嗎?許蕭然和李煒華是怎么制作土電話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生活小鏡頭里邊去看一看吧。想一想通過閱讀生活小鏡頭我們知道,制作土電話需要三個步驟,1.制作聽筒, 2.穿線,3.試驗。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2勞動之識勞動之識準備工具:紙星星、白乳膠、筆、圓頭安全剪刀、繩子、紙杯、常用工具勞動之識1. 制作話(聽)筒。找兩只紙杯,紙杯既是話筒又是聽筒,我們用紙星星把紙杯裝飾得更漂亮。勞動之識2.完成后,去曬干!勞動之識3.穿線。找一根4米長的棉線,把兩個紙杯連起來,用筆尖在紙杯杯底(振動膜)中心穿一個小小的孔。把棉線分別穿入兩個紙杯中,并打個結。勞動之識4. 測試。每人拿一個紙杯, 一人把紙杯當話筒, 一人把紙杯當聽筒。當一 人對著話筒說話時,聲音使振動膜發生振動,通過拉緊的棉線傳到對方的振動膜上,使聽筒那邊產生同樣的振動,這樣聲音就傳到了。3勞動之窗勞動之窗貝爾與電話的發明貝爾(1847 — 1922),美國發明家,被譽為“電話之父”。他出生于英國的愛丁堡,后移民美國。關于貝爾發明電話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看一看3勞動之行勞動之行傳聲筒是通過振動傳遞聲音的,那快來看看聽診器是怎么一回事吧!讓我們一起學做聽診器吧。1.準備材料:漏斗、氣球、皮筋、塑料軟管。勞動之行準備工具:2.在塑料軟管兩端插上漏斗。3. 把氣球剪開,包住一只漏斗的口,繃緊,然后用橡皮筋固定。注意:用氣球包漏斗口時一定要繃緊氣球皮。勞動之行4.一個可愛的小聽診器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呢。勞動之行5綜合活動綜合活動活動名稱:聲音傳播的秘密活動目的:通過制作土電話明白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來傳播的,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更多聲音傳播的秘密。活動步驟:1.根據“勞動之識”的步驟,制作一個土電話。2.與你的同伴用自己制作的土電話說悄悄話。3.思考:為什么兩個話筒之間的線必須要繃緊 4.同學們共同討論,探索聲音是怎么傳播的。5.老師講解聲音傳播的原理.我來回答土電話利用的是繩子振動,即利用固體介質來傳遞聲音,把繩子拉緊了,這樣繩子才能有震動,否則松弛的繩子的震動太小幾乎可以忽視了,人自然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了。一般直線比彎彎曲曲的線的震動效果要好得多。那么,聲音又是怎么傳播的呢?讓我們來看下邊這個小視頻。課堂總結6總結實踐課堂總結通過土電話的制作了解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傳播的,也知道了聲音傳播的條件。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希望同學們能夠養成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的習慣,培養自己的科學家精神。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湘教版《勞動教育教學》三年級教學設計課題 聽見你的聲音 單元 5 學 科 勞動教育 年級 三年級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土電話”簡易有趣的手工實驗告訴孩子們,聲音的傳播的原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養成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學習目標 1、勞動觀念:通過土電話的制作,知道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增強探索意識。2、勞動能力:通過土電話的制作實驗培養實驗探究的能力。3、勞動習慣與品質: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愛,養成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4、勞動精神:通過持續性勞動實踐,養成持之以恒、不怕艱辛、勇于探索的精神。重點 知道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傳播。難點 理解聲音傳播的原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看,照片中的幾位同學在玩什么游戲呢?這么高興。他們手里拿的是什么寶貝。 思考交流 提出問題,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引起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勞動之識勞動之窗勞動之行綜合活動課后總結 同學們,你玩過“土電話”嗎?你會做“土電話”嗎?許蕭然和李煒華是怎么制作土電話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生活小鏡頭里邊去看一看吧。通過閱讀生活小鏡頭我們知道,制作土電話需要三個步驟,1.制作聽筒, 2.穿線,3.試驗。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準備工具:紙星星、白乳膠、筆、圓頭安全剪刀、繩子、紙杯、常用工具1. 制作話(聽)筒。找兩只紙杯,紙杯既是話筒又是聽筒,我們用紙星星把紙杯裝飾得更漂亮。2.完成后,去曬干!3.穿線。找一根4米長的棉線,把兩個紙杯連起來,用筆尖在紙杯杯底(振動膜)中心穿一個小小的孔。把棉線分別穿入兩個紙杯中,并打個結。4. 測試。每人拿一個紙杯, 一人把紙杯當話筒, 一人把紙杯當聽筒。當一 人對著話筒說話時,聲音使振動膜發生振動,通過拉緊的棉線傳到對方的振動膜上,使聽筒那邊產生同樣的振動,這樣聲音就傳到了。貝爾與電話的發明貝爾(1847 — 1922),美國發明家,被譽為“電話之父”。他出生于英國的愛丁堡,后移民美國。關于貝爾發明電話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視頻內容 傳聲筒是通過振動傳遞聲音的,那快來看看聽診器是怎么一回事吧!讓我們一起學做聽診器吧。準備工具:準備材料:漏斗、氣球、皮筋、塑料軟管。2.在塑料軟管兩端插上漏斗。3. 把氣球剪開,包住一只漏斗的口,繃緊,然后用橡皮筋固定。注意:用氣球包漏斗口時一定要繃緊氣球皮。4.一個可愛的小聽診器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呢。活動名稱:聲音傳播的秘密活動目的:通過制作土電話明白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來傳播的,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更多聲音傳播的秘密。活動步驟:1.根據“勞動之識”的步驟,制作一個土電話。2.與你的同伴用自己制作的土電話說悄悄話。3.思考:為什么兩個話筒之間的線必須要繃緊 4.同學們共同討論,探索聲音是怎么傳播的。5.老師講解聲音傳播的原理,【拓展延伸】 聲音是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進行傳播的,土電話利用的是繩子振動,即利用固體介質來傳遞聲音,繩子拉直也就是把繩子拉緊了,這樣繩子才能有震動,否則松弛的繩子的震動太小幾乎可以忽視了,人自然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了。一般直線比彎彎曲曲的線的震動效果要好得多。 同學們,你聽懂了嗎? 那么,聲音又是怎么傳播的呢?讓我們來看下邊這個小視頻。通過土電話的制作了解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傳播的,也知道了聲音傳播的條件。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希望同學們能夠養成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的習慣。培養自己的科學家精神。 閱讀教材,了解土電話的制作方法。觀看課件圖片了解土電話的制作方法。動手實踐證明土電話可以發出聲音。觀看視頻觀看課件圖片了解簡易聽診器制作方法合作實踐交流討論觀看視頻 鍛煉閱讀能力,引入本課內容通過課件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操作步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土電話的制作過程。通過實驗簡單了解聲音傳播的方法了解電話發明的小故事。通過圖片系統地了解簡易聽診器制作的步驟 增進學生對聲音傳播條件的理解。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養成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通過視頻了解聲音傳播的條件和原因,知道聲音傳播是靠介質的,真空不能傳播聲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湘教版《勞動教育》三上 第五課《聽見你的聲音》教學設計.doc 【湘教版】《勞動教育》三上 第五課《聽見你的聲音》課件.pptx 聲音的傳播.mp4 貝爾與電話的發明.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