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教學目標1.通過了解新時代的豐富內涵與社會主要矛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2.探索如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二、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新時代的重大意義,認同這一新的歷史方位,體會中國共產黨與時代共同進步的先進性本色,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公共參與:鼓勵青年人做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使青年人增強參與新時代建設的意識,增強新時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和使命感3.科學精神:通過學習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辯證看待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新時代的關系。三、重點難點重點認識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難點理解新時代的豐富內涵與社會主要矛盾。四、課前預習提綱1、新時代的科學內涵2、新時代的意義3、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4. 區分社會基本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 五、探究與分享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什么2、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什么?4、如何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5、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的原因6、如何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六、易錯易混。1.新時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2.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同步富裕的時代。×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4.黨的群眾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5.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的遠大理想,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不需要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七、課后鞏固練習一.單選題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提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 ②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③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同步富裕的時代 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有“變”,有“不變”,沒有改變的是( )①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②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③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時代B.這是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C.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D.這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方位上。下列關于新時代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②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上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③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④意味著我國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這個新時代是( )①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③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同步富裕的時代④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時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 )①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從根本上得以確立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得到根本解決,人民生活富足幸福④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在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容后,同學們對新時代的理解有了自己的認識。下面是他們對新時代的理解,其中錯誤的是( )A.小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B.小李: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了新時代是我們黨在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考量C.小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D.小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改變8.我國近代以來的一切期盼與追求、探索與奮斗、積累與創造,匯聚于新時代,綻放于新時代,成就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 )①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②我國屹立于世界舞臺中央,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③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④中國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通用的智慧和方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應該( )①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行到底②在實踐中固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④牢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歷史經驗表明,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會對黨和國家的工作提出許多新要求。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發展的目的上講,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 )①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②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③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④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下列對這一科學論斷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一論斷正確把握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②新時代為解決主要矛盾,我國應該以科技創新為中心,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③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減少④為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我國必須牢固樹立并貫徹新發展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基于“‘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不能準確表達當前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際、‘物質文化需要’ 也不能全面概括當前人民群眾全方位、多層次需要”的事實,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 )A.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生產力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之間的矛盾13.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百年風霜雪雨,我們黨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關鍵在于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放松,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新征程上,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①確保我們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②要牢牢把握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線③因為這關系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人心向背和國家民族的興衰④是引領偉大斗爭、偉大事業、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保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 )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從根本上得以確立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得到根本解決,人民生活富足幸福③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④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認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變化主要基于( )①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②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③我國穩定解決了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④我國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論斷的提出有著充分的現實依據,表現在( )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②社會生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③我國基本國情發生根本變化④我國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隨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了相應變化。矛盾的一方面表現為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大輻度躍升和提高。今天的中國,不僅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而且連續多年保持第一制造大國地位,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但發展當中依然存在不協調、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矛盾的另一方面表現為人民生活需要也同樣發生了顯著變化,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硬需求”,而是更加強調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軟需求”。(1)請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列舉兩條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具體表現。(2)結合材料,談談對我國進入新時代后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認識。姓名: 班別: 分數: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歸納反思】:構建本課知識體系4.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參考答案1.D【詳解】①: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根據所學新時代的內涵,可知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故①說法錯誤。②④: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根據所學新時代的內涵,可知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故②④說法正確。③: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不是同步富裕,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2.A【詳解】①:我國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①符合題意。②: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發生改變,②符合題意。③:2021年我國已實現了全國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屬于新時代“變”的內容,③不符合題意。④: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后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屬于新時代“變”的內容,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3.A【詳解】BCD: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這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BCD正確但都不符合題意,BCD排除。A: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A表述有誤但符合題意,A入選。故本題選A。4.B【詳解】①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①③正確。②: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并非在世界上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②錯誤。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前,我國就已經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④排除。故本題選B。5.A【詳解】①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①②入選。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而不是同步富裕,③不選。④: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而不是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時代,④不選。故本題選A。6.C【詳解】①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①④符合題意。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從根本上得以確立,②錯誤。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轉變,而不是得到根本解決,③錯誤。故本題選C。7.C【詳解】AC: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故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故C符合題意。BD:選項B、D說法正確,均不符合題意,故BD不選。故本題選C。8.A【詳解】①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意味著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①③正確。②:我國正在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還沒有屹立于世界舞臺中央,②錯誤。④:中國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而不是貢獻了通用的智慧和方案,④錯誤。故本題選A。9.B【詳解】①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行到底,①③符合題意。②: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固守”的說法錯誤,②排除。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④錯誤。故本題選B。10.D【詳解】①②: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是發展的途徑,不是目的,①②不符合題意。③④: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發展的目的上講,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1.B【詳解】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①正確。②:新時代為解決主要矛盾,我國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故②錯誤。③: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并不意味著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減少,故③錯誤。④:為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我國必須樹立并貫徹新發展理念,故④正確。故本題選B。12.C【詳解】ABCD:根據課本知識可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C正確,ABD排除。故本題選C。13.D【詳解】①:應該是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①錯誤。②:試題考查的是黨的自身建設,未涉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線,②排除。③④: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因為這關系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人心向背和國家民族的興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引領偉大斗爭、偉大事業、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保證,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14.D【詳解】③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③④正確。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早已確立,①與題意不符。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不是得到根本解決,②錯誤。故本題選D。15.B【詳解】①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主要基于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生活已解決了溫飽,總體上實現小康,且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①③符合題意。②④:兩個“沒有變”是對我國歷史方位的理解,而不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原因,②④排除。故本題選B.16.A【詳解】①:正是因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社會生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才有了發生轉化的依據,①②正確。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③錯誤。④:表述錯誤,我國爭取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爭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④錯誤。故本題選A。17.(1)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2)①從材料中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兩個方面可以看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的重要標志。②從材料可以看出,我國進入新時代后社會生產力總體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但發展當中依然存在不協調、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力,故社會主要矛盾也相應發生了轉變。③面對當前的實際,要解決這一主要矛盾,必須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