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第三、四框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一、教學目標1.搜集材料,闡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2.理解全民守法的內涵、表現及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意義,提升全民守法的政治認同感、法治意識。二、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旁聽具體司法活動,體驗、認同司法公正。2.公共參與:自覺參與司法過程,感受我國司法實踐3.科學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內涵、意義、要求。三、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公正司法的內涵和標準;理解公正司法的要求。難點理解公正司法的內涵和標準;理解公正司法的要求。四、課前預習提綱(1)如何區分程序公正與結果公正?推進公正司法有何具體要求?(3)如何增強全民守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4)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什么?五、探究與分享合作探究一司法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理國要 道,在于公平正直。黨的十八大以來, 一場被稱為“動 真碰硬”的司法體制改革拉開大幕,從頂層設計到基層 試點,從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到合理配置司法職權, 從提高司法透明度到加大人權司法保障力度, 一系列 舉措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知識.說明司法機關和人民的關系,并分析司法體制改革對推進國家治理體 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義。合作探究二材料一 周六晚上,小輝請同學到他家小區的空地開生日晚會。他們高談闊論,大聲喧嘩,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圍居民的強烈不滿。為此,小輝很困惑。材料二 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要求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內容。依法治國“從娃娃抓起”,讓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法治精神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從一開始就植根于每個孩子的頭腦深處。(1)請從依法行使權利的角度為小輝解惑。(2)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應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說說青少年應如何提高自身法律修養六、易錯易混。1.公正司法,就是司法活動的結果體現公平正義。2.嚴格執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3.程序的公正,意味著法律適用準確,案件事實清楚,裁判結果合法合理。4.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要做到辦案結果符合客觀真相、辦案過程符合結果公正、事實認定符合程序公正。5.推進司法公開要依法及時進行政務公開,杜絕暗箱操作。6.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不受任何機關的制約。七、課后鞏固練習1.隨著中國庭審公開網等司法公開平臺的建成運行,我國司法案件從立案、審判到執行,全部重要流程節點可以實現公開化,初步構成了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體制。上述司法大數據的公開( )A.有效擴大了公民監督權、執法權 B.必然會侵犯相關人員的隱私權C.有利于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D.能夠確保全社會形成法治信仰2.某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特約監督員座談會,其意義在于( )A.促進審判程序和結果公正 B.使判決更有利于原告C.促進司法獨立 D.促使人民法院按照監督員的意志審判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制度機制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意見》。這兩個意見的出臺對于全面加強法官、檢察官與律師隊伍建設,構建法官、檢察官與律師“親”“清”關系具有重要意義。上述兩個意見的出臺( )A.旨在確保辦案結果公正、辦案程序公正B.有利于維護審判權和監察權獨立行使C.對推進嚴格執法、堅持公正執法具有重要意義D.有利于守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4.司法公正體現在司法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對司法人員的要求上。下列現象沒有體現司法公正的是 ( )A.對社會關注的重大案件,甲人民法院通過網絡直播庭審過程B.乙人民法院將本院公開審理后作出的判決在網上公布C.丙檢察院為辯護人查閱、摘抄、復制案卷材料提供便利D.丁人民法院承認拆遷判決存在問題,但是沒有正面解決問題5.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推進公正司法,要落實的法律原則包括 ( )①罪刑法定 ②行政許可 ③證據排除 ④疑罪從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對近年來人民法院在司法為民工作中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對人民法院努力踐行司法愛民、為民、利民、親民宗旨充滿期望。這要求人民法院( )A.堅持司法為人民 B.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C.接受人民監督 D.加大力度懲罰違法者7.某地人大常委會組織30名市、區人大代表走進區人民法院,“零距離”感受和監督法院庭審工作,不僅接受了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培訓,并且旁聽了一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庭審。該地的這一做法 ( )①是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的體現 ②旨在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公正③有利于推動審判公開,維護司法公正 ④是塑造開放、透明的陽光司法的有益嘗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我國不斷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在推進公正司法中,這些制度的健全表明( )A.我國的司法以事實為準繩 B.我國不斷加強人權司法保障C.我國確保審判權依法獨立行使 D.我國堅持依靠人民推動公正司法9.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會成員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狀態。推進全民守法,就是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下述案例中的行為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①李先生在某營業廳辦理288元套餐(免費贈送寬帶),運營商沒有遵守承諾,經協商無果,李先生投訴到市消協,最終達成一致意見②某物業公司為某小區提供物業服務,將該小區停車位、電梯轎廂、單元門燈箱等區域對外出租經營,所獲收益未向業主公示和分配給業主③趁冬奧“頂流”吉祥物“冰墩墩”火出圈,某商家制作售賣一款與“冰墩墩”乍看相似,但外殼顏色和材質略有不同的鑰匙扣④趙教授發現自己有多篇文章被擅自收錄至某知名網站,而他從未收到收錄通知和稿費,于是決定到法院起訴維權,最終獲賠70多萬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有關法律規定,法定休息日、節假日全天以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噪聲的裝修等擾民作業。市民王某在裝修房子時未按規定時間施工,嚴重影響鄰居周某的生活。周某多次與之交涉未果后將之訴至人民法院,王某被判賠償周某精神損失費5000元。這一案例啟示我們( )①及時公開司法程序和結果能夠保證公正司法②訴訟方式是解決爭議和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徑③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利④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通過合法手段理性維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新出臺的法律援助法中,將“申請人提交經濟困難證明”改為“如實說明經濟困難狀況”,實行個人誠信承諾。對“經濟困難情況”從“證明”到“說明”的轉變,最主要體現了政府 ( )A.加強科學立法 B.保證嚴格執法 C.完善公正司法 D.推進全民守法12.中央網信辦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2個月的“晴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專項行動。因為隨著自媒體的廣泛運用,每個人都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表達訴求。但有些網友卻把此當成謀求私利,侵犯他人的“戰場”。這要求我們個人( )①增強網絡法治觀念 ②營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環境③通過合法手段,理性進行維權 ④強化公民權利意識,積極參與網絡管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廣東省“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動員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強調,大力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以全民普法促進全民守法。推進全民守法就是要 ( )A.確保實現人民司法為人民 B.著力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C.建設完備的國家法律體系 D.提高嚴格執法能力和水平14.江西農民羅某為保護莊稼,私設電網,致使20頭野豬觸電而亡,他因此被刑事拘留,羅某大呼冤枉,同村村民對此也大為困惑。此案告訴我們( )A.必須推進普法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B.要努力提高社會法治化水平,使權利得以實現C.健全司法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D.政府部門應履行法定職責,嚴懲違法犯罪行為15.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會成員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狀態。深入推進全民守法應( )①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依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②健全和落實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③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④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法治的真諦,在于全體人民的真誠信仰和忠實踐行。民眾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觀念,是依法治國的內在動力,更是法治中國的精神支撐。”道出了全民守法對法治的重要意義。大力推進全民守法,要求公民 ( )①嚴格遵守法律,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②學習法律知識,增強守法用法意識③敢于主持正義,制裁各種非法行為 ④推進嚴格執法,依法全面履行職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閱讀材料,完成要求。買家邵某在某微店購買一批食品實付4499元,后以產品系“三無產品”為由起訴,要求賣家退一賠十。法院一審判決支持了買家訴求(稱賣家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屬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據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承擔退貨退款和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責任)。被告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22年4月7日,重慶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4月22日,法院派員前往當事人所在村,主動聽取當事人意見,并對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進行釋明。重慶一中院還發布了情況通報,表示案件相關后續情況,請關注官方信息發布。4月30日,賣家向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遞交了再審申請書。認為其食品本身不存在質量問題,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不能適用第一百四十八條的懲罰性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條: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以及生產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可以向生產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 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結合材料,運用全面依法治國的知識,分析法院應如何推進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姓名: 班別: 分數: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歸納反思】:構建本課知識體系第三、四框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參考答案【合作探究一】關系:司法機關要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支持、監督司法機關的工作。意義:有利于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于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提升司法公信力;有利于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加強對司法機關的監督,推進公正司法;有利于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合作探究二】(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小輝和同學們有權使用小區公共空間,但不應影響周圍居民休息。(2)①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堅持通過合法的手段,理性維權。②增強法治意識,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③樹立法律信仰,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六【易錯提醒】1.公正司法,就是司法活動的結果體現公平正義。矯正: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正義。2.嚴格執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矯正: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3.程序的公正,意味著法律適用準確,案件事實清楚,裁判結果合法合理。矯正:結果的公正,意味著法律適用準確、案件事實清楚、裁判結果合法合理。4.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要做到辦案結果符合客觀真相、辦案過程符合結果公正、事實認定符合程序公正。矯正: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公正、辦案程序公正。5.推進司法公開要依法及時進行政務公開,杜絕暗箱操作。矯正:推進司法公開要依法及時公開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生效法律文書,杜絕暗箱操作。6.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不受任何機關的制約。矯正:法院和檢察院作為司法機關受權力機關的監督。七、課后練習 1-5 CADDB 6-10 ADBCD 11-15 DABAD 16 A17.①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公正、辦案程序公正。②必須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等的制度保障。③必須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構建陽光司法機制,推進審判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生效法律文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