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古代的商業貿易教學目標1.通過文字、地圖等材料了解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等區域的商業貿易活動及特點,引導學生體會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廣闊的國際視野。2.通過總結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等區域商貿活動影響因素的材料以及學法指導,引導學生自主概括、解釋古代中國商貿活動的發展條件及特征。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古代中國、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等區域的商業貿易活動及特點;知道以絲綢之路為代表的跨區域貿易交流通道,理解其對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難點:了解貨幣、信貸、商業契約的概念,理解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引入商業的概念:“(商業)原始的、萌芽的形態,是生產者直接的物物交換。爾后才有作為交易媒介的貨幣和居間的商業。 ”——吳慧《中國古代商業史》聽教師講解解釋“商業貿易”概念,進行理解,學生加深對專業名詞的認識,為下面學習打基礎.(一)多源發生:古代商業貿易的起源1.古代商業貿易的起源特點及發展趨勢師:出示地圖材料:古代商業貿易的起源有何特征?發展趨勢是怎樣的?生:1.特征:多源發生。2.趨勢:呈擴大趨勢2.世界主要區域的商業貿易活動及特點(1)古代埃及展示地圖,標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材料一】古王國時期,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國內外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國內貿易方面,上下埃及間的商業往來有了新的發展,谷物、食品、蔬菜以及手工業制品、裝飾品都可以作為商品進行交換……在對外貿易方面……埃及當時海外貿易的范圍南可達東非一帶,東可到阿拉伯海及波斯灣,北則遍及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袁德忠《古代埃及商業發展述略》【材料二】帕勒莫石碑記載了法老斯涅夫魯統治時期古埃及與腓尼基貿易往來的信息:“用麥汝木為國王建造十六艘100肘尺的代瓦塔威船。鏟平黑人的土地。帶回7000名活著的俘虜,200000頭大、小家畜。建造南北土地之墻,(名為)‘斯涅夫魯之屋’。帶回40艘滿載著雪松木的船。”——霍玉潔《埃及古王國時期的船只初探》師:1.根據材料一思考,古埃及商貿活動發展的條件是什么?生:國家統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師:2.結合材料一、二,歸納古埃及商貿活動的特點。生:兼有國內、國外貿易;商品豐富;商貿活動與軍事掠奪相結合。(2)兩河流域【材料一】兩河流域的統一,農牧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漢謨拉比對商業又給予保護和支持。法律規定,受托運送金銀財物而占有者,以五倍之物償還,受托藏谷而缺少者,加倍償還。——史若冰《漢謨拉比的歷史功績》【材料二】巴比倫商業之所以繁榮有兩大原因:一是靠陸路,全國修建了暢通的國道;二是靠水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水路直達波斯灣……巴比倫商業的發展還與其所通行的財務制度有關。當時還沒有鑄幣,但早在漢謨拉比之前就開始使用金銀作為交換的媒介。——趙克仁《兩河文明與埃及文明的差異及原因探析》師:結合兩則材料思考,促進兩河流域商貿活動發展的因素有哪些?生:國家統一;農牧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統治者的支持;法律的保障;暢通的交通路線;較為先進的財務制度【材料一】古巴比倫王國的商業不論對內貿易還是對外貿易都很發達……古巴比倫王國的商業活動已經不局限于物品交換,以借貸、抵押、租賃、代理、信托等形式出現的商業行為也很流行。——袁德忠《試論古巴比倫王國的商業》【材料二】正是神廟最大限度地推動了勞動的分工,其手工作坊通過為商人提供紡織品和其他手工藝品為遠距離貿易提供了資本,甚至在起初的幾個世紀中為他們提供配置和儲備。神廟還規范化度量衡,為用作金錢的貴金屬提供純度保障……集市一般就在神廟旁邊,后者的神圣性為市場中的商業交換提供保障。 ——王獻華《“神廟經濟”論與早期兩河流域研究》師:結合兩則材料思考,兩河流域的商貿活動有何特點?生:國內外貿易均發達;借貸、抵押、租賃、代理、信托盛行;深受神廟影響(3)古希臘【材料一】與美索不達米亞那些以當地生產分配為主、長途貿易為輔的古代城市不同,雅典和羅馬當地的農業不足以支撐城市的迅猛發展,必須代之以海外貿易。 ——威廉·戈茲曼《千年金融史》【材料二】希臘是山地和海洋造就的文明……希臘地處巴爾干半島最南端,三面環海,島上多貧瘠山地。這種地理狀況決定了希臘的農業糧食作物不發達,卻有利于林、果等經濟作物的發展;陸路交通多有不便,但舟楫之利卻得到充分的體現……小國寡民的規模是城邦的重要特點……在這種小規模的城邦內部,既不可能形成完全自給自足的經濟也不可能產生發達的商品交換經濟,它只能靠對外貿易才能滿足多種消費的需要。——柏錚《古代市場經濟的鼎盛——希臘、羅馬的城邦商業經濟》師:根據材料一思考,古希臘的商貿活動有何特點?生:以海外貿易為主師:根據材料二思考,古希臘的商貿活動為何具有上述特點?生:受地理條件和社會政治環境的影響師: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古代商業貿易的發展需要哪些條件?你能舉出古代中國的例子予以論證嗎?生:國家統一、統治者的重視及支持、制度保障、農業及手工業的發展、暢通的交通路線、商人群體的出現及發展……(二)連點成線:古代商業貿易的通道師:1.絲綢之路連接了哪些區域的商業貿易?生:中國、中亞、西亞、歐洲、北非師:2.絲綢之路的開辟給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生:葡萄等物種引入中國,豐富了食譜;西域良種馬的傳入提高了軍隊作戰力;鑄鐵等技術傳入西域促進生產力發展師:絲綢之路的開辟給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生:琵琶、豎箜篌、胡舞等樂器和歌舞的傳入促進精神交流,豐富精神生活,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結合課本及所學知識,思考問題,分析解讀圖文材料,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借助多種類型史料分析課題,有助于培養史學素養,開闊視野。(三)潛移默化:古代商業貿易的影響【材料一】(錢)可謂神物……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又曰:‘有錢可使鬼。’而況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吾以死生無命,富貴在錢。何以明之?錢能轉禍為福,因敗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長短,相祿貴賤,皆在乎錢,天何與焉?天有所短,錢有所長。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錢不如天;達窮開塞,振貧濟乏,天不如錢……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 ——【西晉】魯褒《錢神論》【材料二】白銀貨幣化,將社會各階層都卷入到市場之中。賦役的貨幣化,使農民把收獲的農產品和家庭手工業產品拿到市場上出售,以換取白銀向官府交納。匠戶以銀代役,使工匠獲得獨立經營手工業的條件,導致官營手工業衰落,促進了民營手工業的快速發展。 ——摘編自陳梧桐等《明史十講》師:貨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生:拜金思潮;生產生活市場化程度加深【材料一】1/2錙優質銀子,公平的利率將被加上。從伊里阿馬塔哈爾手中,伊里伊丁楠借下了銀子。在3月,他將要歸還銀子(和)利息。證人:里皮特辛、阿布瓦喀爾和皮爾胡姆。在泥板上蓋上了他們的印章。日期:11月1日,漢穆臘比第42年。——M.席格瑞斯特《古巴比倫賬目文獻》【材料二】(古巴比倫)在欠款還清后,按習慣要把泥版砸碎。所以,我們今天還能看到一些借貸泥版,說明當時有些人還不清貸款。——陳曉紅、毛銳《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師:根據材料一描述古巴比倫人如何簽訂借貸合約。生:明確借貸雙方;寫明還款時間及本息數目;寫下證人姓名并蓋章;寫明日期師:結合兩則材料思考:借貸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生:超前消費的觀念和習慣(緩解生產生活壓力;還不清貸款影響生活)師:商業契約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生:1.契約精神;2.證據意識:空口難憑,重視契約文書的簽訂;3.界限分明的財產觀念;4.清晰的個體權利與義務意識本節課借助多種類型史料,組織合作探究活動,聯系當今時事熱點,從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五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此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