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元朝的統治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建立行省制度、設置宣政院等制度創新屬于上層建筑的變化,通過這一系列邊疆政策的改革,元朝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的交流。2.時空觀念:通過對比其他朝代與元朝的疆域圖,知道元朝的疆域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3.史料實證:運用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宣政院等史實,論證“臺灣、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培養的學生史料實證素養。4.歷史解釋:通過閱讀教材、問題探究等方式,分析元朝的一系列統治措施對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認識到維護國家統一、民族交融、牢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教學重難點1.重點: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響。2.難點:認識到元朝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有人說,一段歷史就是一本書,書中記載著多少悲歡離合;有人說,一個朝代就是一本書,書中描繪了多少繁華落寞。今天,讓我們追隨歷史,細細品味,感受元朝作為我國首個少數民族統一政權的時代特色,領略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的威武雄風。二、新課講授目標導學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閱讀教材“元朝形勢圖(1330年)”,再對比教材P7“唐朝前期疆域和邊疆各族的分布圖(669年)”,說說元朝的地位和疆域。學生回答: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2.想一想:與漢唐時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學生回答:元朝疆域超越漢、唐,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東北廣大地區,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治范圍之內。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3.教師提問:元朝時期民族交融的表現有哪些?學生回答:①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②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有什么區別。③唐朝以來,不少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交融,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4.教師講述民族交融的影響: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融。5.教師過渡: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縣制,思考元朝該如何有效管理遼闊疆域的?目標導學二:行省制度1.教師提問:元朝為什么要建立行省制度?學生回答:為了有效地管轄遼闊的國土,加強封建統治。2.教師講述行省制度具體內容。(1)元朝的中央機構:在中央,由中書省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項政務;設樞密院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設御史臺負責監察事務。展示秦朝、唐朝和元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結構示意圖:秦朝唐朝元朝(2)元朝的地方機構:“腹里” 指山東、山西和河北,即直屬于中央的中書省10個行省 除了吐蕃、畏兀兒地區之外,設置了嶺北、遼陽、河南、陜西、四川、甘肅、云南、江浙、江西、湖廣10個行省路、府、州、縣 路和府是平級單位,但是路的長官稍微大一些,路相當于地級市,府相當于縣級市,州就相當于現在的縣了3.合作探究:行省制度的建立對后世有什么影響?學生回答:①是對秦朝以來郡縣制的一大發展,在以后的明清時期繼續沿用,奠定了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基礎。②加強了元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在一些邊遠地區設立行省,加強了對邊遠地區的管理,客觀上促進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的交流。目標導學三: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1.教師講述:為了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統治者根據各地區的情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地區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加強了中央對這些地區的統治。2.教師提問:元朝以前,大陸加強與臺灣的聯系的史實有哪些?學生回答:①230年,孫權派衛溫等到達夷洲。②隋煬帝派人三赴流求。3.教師提問:元朝是如何管理今臺灣地區的?這一措施有何意義?學生回答:①措施: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②意義: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4.教師提問:請大家回顧一下,西域是什么時候歸屬中央政權的?學生回答:西漢時設立西域都護,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5.教師提問:唐朝時期是如何加強對西域的管理的?學生回答:貞觀年間,唐太宗發兵反擊,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唐朝還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6.教師提問:元朝如何加強對西域的管轄?學生回答: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等機構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7.教師提問:哪位同學能說說唐朝時期漢、藏交往的史實?學生回答: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兩族的經濟文化聯系;唐中宗時,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同(為)一家”;唐穆宗時,唐蕃會盟。8.教師講述并提問:1247年,吐蕃歸附蒙古。此后蒙古統治者開始在西藏統計戶口,設置驛站。元朝建立以后又是如何管理西藏地區的?有何歷史意義?學生回答:①管理措施:元朝轄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轄,掌管西藏的軍民各項事務。②意義: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9.討論:你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企圖分裂祖國的勢力及行徑?學生回答:由以上史實可知,臺灣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圖分裂國家領土的行徑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將遭到失敗。三、課堂總結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遼闊。為統治遼闊的疆域,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在臺灣設澎湖巡檢司,在西藏設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在西北設置北庭都元帥府。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四、板書設計五、教學反思在教學中多次借助“元朝形勢圖(1330年)”幫助學生了解本課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讓學生通過閱讀重點內容,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掌握行省制度的基本內容。在授課過程中,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針對重點內容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在書本上作出標記,達到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