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型:新課 時間:1課時教學目標 必備知識: 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情況及早期國家特征關鍵能力: 運用地圖分析中華文明的起源特征學科素養: 時空觀念、歷史解釋核心價值: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樹立文化自信教學重難點: 新舊石器時代的變化、西周政治制度、早期國家特征教 學 過 程 【導入新課】 展示陶寺遺址圖片并介紹,認識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墓葬情況,引入中華文明的起源。 【新課教學】 溯源——中華民族的起源 一、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簡況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一子目并完成表格 教師總結并引導:從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到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母系氏族社會再到晚期的父系氏族社會,早期人類的社會生活不斷豐富,除此之外,新舊石器時代還有哪些變化呢?我們通過兩幅地圖來探索一下。 二、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特征 展示新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圖 備注:教 學 過 程 教師提問:新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從分布上看有什么特征。 學生回答:舊石器時代較分散多元,新石器時代較集中統一。 教師總結:這就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展示姜寨遺址、龍山文化遺址的文物圖片和相關文字材料并提問:據圖片和材料分析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有何變化? 學生通過分析尖底瓶到蛋殼陶的形制、技術可得出“生產力進步”這一變化,通過材料可分析得出“貧富分化、私有制產生”兩個變化。 教師講授:貧富分化、私有制產生助推權貴階層產生,進而推動國家產生。 探源——早期國家的特征 一、從部落到國家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二子目,分析從部落到國家在政治制度上有何變化? 學生回答:從禪讓制到世襲制。 教師進一步分析:從禪讓制到世襲制意味著部落聯盟的公天下到家國一體的家天下形成,為強化家天下的統治,夏朝統治者設立了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實行直接統治與間接統治相結合。 二、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商朝概況 教師講述:夏朝最后一個王夏桀暴虐無道,最終被商所滅。 展示夏商統治區域圖并提問:商統治疆域較夏擴大了不少,請問商朝采取了哪些有效治理方式強化統治。 學生閱讀教材第5-6頁回答:完善國家機構,實行內外服制度。 教師解釋內外服制度:內服為商王直接統治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族。 (二)西周概況 教師展示商周疆域圖并介紹: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商紂王的殘酷統治引發民眾不滿。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領周武王率眾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鎬,史稱西周。 西周疆域東到大海,西至渭水,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治理地方,鞏固統治?請閱讀教材第6頁最后一個自然段及第7頁歷史縱橫部分回答。 學生:采取分封制及宗法制進行治理。 教師:分封制、宗法制及禮樂制是西周三大政治制度。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教師展示西周分封形勢圖并提問:西周分封的主要對象有哪些 學生:王族、功臣、先代貴族。 教師補充諸侯的權利與義務并引導,諸侯有再行分封的權力,諸侯再行分封和周天子傳位都遵循宗法制,具體如何操作?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教師展示宗法制示意圖并介紹:宗法制是以血緣親疏與嫡庶來確定繼承關系和名分的制度,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分封制與宗法制相結合既有利于統治疆域的擴大與鞏固,也能夠使政治權力在一家一姓中有序和諧流轉,這體現了什么特征? 學生:政權與族權相結合或政治權力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禮樂制 宗法制規定了以血緣親疏標準劃分家族政治權力及財富,這難免會引發一些矛盾,為調和矛盾,穩定秩序,周人還創造性的補充了禮樂制,規定不同等級名分能享受的墓葬規格、樂舞規格等,以調和上下。 展示西周樂舞規格表格 “禮”主要指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以及人際交往中的禮節儀式;“樂”主要指音樂、史詩和舞樂。 由此可見,禮鞏固了秩序,而樂調和了矛盾。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的內在關系 圖片展示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三大政治制度的關系并加以講解 (四)西周的經濟制度 展示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 ——《詩經·小雅·北山》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 ——《孟子·滕文公上》 據材料二畫出井田制下土地分布示意圖,并結合材料一解釋何為井田制? 學生:井田制是西周土地經營的基本方式,性質為奴隸主土地國有制。 教師:以上就是西周的政治制度,請對比下圖中秦朝國家機構設置,概括中國早期國家具有哪些特征。 生:以血緣為紐帶、王權與神權相結合、最高能夠統治者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總結:展示本課知識結構 備注:課后作業 練習冊相關題目,適當補充高考真題。教學反思 新教材課程內容多,時間緊,因此教學設計應當充分突出重點,因此本課著重分析新舊石器時代的特征及變化,以展示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一體。早期國家的特征部分因近年來高考題中必考西周政治制度,故在此處做了相應補充。此教學設計較為簡單,缺少總結升華,可補充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相關圖片、視頻以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