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訴訟實現公平正義自主復習案【課程標準】解析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特點和程序,說明不同訴訟中的舉證規則,樹立證據意識。【回歸課本】認真閱讀課文(88---97頁),包括探究與分享、名詞點擊、相關鏈接。【必背知識】 第十課 訴訟實現公平正義 第一框 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1.公民享有那些訴訟權利? P89 2.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含義與職責 P89 3.回避制度的意義?哪些情形應當自行回避? P89 4.上訴、上訴權及上訴期限? P89 5.兩審終審制的的具體要求? P89 6.法律援助制度的內容? P90 7.法律援助制度的范圍(表現)和要求? P91 8.刑事訴訟中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指的是什么? P91 第二框 嚴格遵守訴訟程序 1.起訴狀的起草? P91下探究與分享 2.起訴俗稱?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堅持什么原則? P92 3.起訴的管轄制度具體要求? P92 4.立案登記制度的具體要求? P92 5.被告不提交答辯狀的是否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案件? P92 6.開庭審理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具體任務? P93 7.二審的具體規定? P93 第三框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 1.證據的重要性? P94+P95上+96上+P97下 2.證據的類型有哪些? 3.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P97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 P97 4.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P97 5.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P97相關鏈接【體系建構】【易混辨析】1.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2.當事人有權申請任何訴訟參與人回避的權利。3.如果當事人不服判決,可以上訴,直至滿意。4.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盡快安排援助。5.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6.起訴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7.對于起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8.被告不提交答辯狀,會對審理帶來不利影響。9.訴訟中遇到過“有理說不清”的煩惱,其根源就在于不懂法律。10.“民告官”應由“民”提供證據。11.行政訴訟的核心問題是證據問題。課堂探究案1.三大訴訟中當事人提起上訴的期限訴訟類別 提起上訴的期限一審判決 一審裁定民事訴訟 判決書送到之日15日內 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行政訴訟 判決書送到之日15日內 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刑事訴訟 判決書送到之日10日內 裁定書送達之日起5日內2.法院的判決與裁定的區別(1)判決解決的是案件的實體問題,裁定是解決訴訟中的程序事項(2)判決在案件審理終結時作出,一般1個案件1個判決;裁定發生于訴訟的各階段,一個案件可有多個裁定(3)判決只能采用書面形式,裁定可采用書面形式,也可采用口頭形式,(4)一審判決可以上訴;除不予受理、對管轄權的異議、駁回起訴的裁定可以上訴外,其他裁定一律不準上訴(5)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可以上訴的裁定,當事人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3.全面理解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歸誰管)級別管轄 地域管轄解決問題 在法院的上下級之間確定管轄權 確定某個一審案件應由哪個地區的法院來管轄一般原則 基層人法(縣)—絕大多數普通案件(與縣級政府職能部門、鄉鎮政府之間相關) 中級人法(市)—具有全市影響的案件、對縣級以上(含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所作出的行政行為提起的訴訟 高級人法(省)—具有全省影響的案件 最高人法(全國)—具有全國影響的案件、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 民事訴訟,“原告就被告”,多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被告住所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多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 刑事訴訟,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轄提示:1.專利糾紛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兩個以上的法院都有管轄權,應當由一個法院行使管轄權。注意:1.提出訴訟請求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2.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一審結束后,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的,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同時就是終審判決,對此不能提起上訴。3.再審:再審是一審與二審的審判監督程序。當事人認為已經生效的二審裁判仍有錯誤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再審。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生效的裁判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的,可以主動啟動再審程序。不用當事人申請再審。判斷:1.酒店若不服城管部門行政處罰可以起訴,法院可以接收酒店的訴狀。(錯,法院不是可以接收,而是應當。對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2.起訴意味著訴訟的成立。(錯,我國實行立案登記制,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登記立案。立案登記后,訴訟即告開始)3.3.謝某必須到賣家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錯,太絕對,謝某可以到買賣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或到賣家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4.三大訴訟中的證據共同的證據 各自的證據民事訴訟 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 當事人的陳述行政訴訟 當事人的陳述;現場筆錄刑事訴訟 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注意:1.證據的取得要合法,如果偷拍、偷錄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竊入別人家中),這種資料就不能作為證據;如果不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則可以作為訴訟證據。2.案件事實只是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并不完全是一回事。(1)書證(用文字、符合、圖案等所記載和表達的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還款收條、合同書、借據、購機發票、不動產權證書、建筑圖紙、手機專修店給出的意見(不是證人,so不是證人證言)、銀行卡賬戶明細、醫院病例、出院證明等。(2)物證(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和痕跡,以其外部形狀、物質特征、存在的情形證明案件事實)。如:該款凈水器及其隨附的說明書、產品合格書。(3)當事人的陳述是指當事人就與本案有關的事實情況向法院所作的陳述。(4)證人證言指證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5)視聽資料指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利用圖像、音響以及電腦存儲的資料等來證明案件待證事實的依據。(6)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7)鑒定意見是指鑒定人運用自己的專門知識與技能,對民事案件的某些專業性問題進行分析鑒別后所作出的書面意見,如醫學鑒定,技術鑒定,工程質量鑒定、產品質量鑒定書、專家鑒定意見等。(8)勘驗筆錄是指為了查明案件事實,人民法院對與案件有關的物證或者現場進行勘察、檢驗后制作的筆錄。【特別提醒】1.起訴并不必然導致訴訟的成立,不一定立案。2.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是法律援助的責任主體)3.開庭審理:包括開庭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休庭評議與宣告判決五個階段。這是訴訟活動最重要的一個環節。4.法院宣判內容不包括告知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法院,這屬于告知內容。5.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所以刑事案件中判決前稱犯罪嫌疑人,而不能稱罪犯。6.①原告不到庭,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②被告不到庭,可以缺席判決。③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可以拘傳。7.證據的取得要合法。偷拍、偷錄的證據如果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竊入別人家中),就不能作為證據;如果不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則可以作為訴訟證據。選必二 第十課 課后練習案一1.(2023春·湖北襄陽)張某和鄰居李某都是某單位職工。2023年2月,二人因院內排水問題產生糾紛,雙方大打出手,造成李某重傷,生活不能自理,經鑒定為二級傷殘。李某把張某訴諸法院。在這一案件中①張某如果不服一審裁判隨時可以上訴 ②張某和李某都有權委托律師參與訴訟③李某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申請法律援助 ④張某和李某都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遼寧)2022年1月29日,葛某等六人駕船至長江口禁捕管理區,布設20頂漁網捕撈水產品,漁獲物出售獲利1.3萬余元。檢察機關認為葛某等六人的行為破壞了國家漁業資源和水生生態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遂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最終法院判決葛某等六人賠償生態環境損失費用20萬余元,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對此,下列解讀正確的是①該案的判決彰顯了司法守護生態安全的作用 ②公益訴訟旨在提高行政監督水平,促進嚴格執法③根據舉證責任倒置原則,本案應由檢察院負責舉證 ④葛某等六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春·河南駐馬店·高二校聯考階段練習)某地村委會主任利用職務的便利,在工程承攬、工程款結算、工程協調等方面為6人謀取利益,被提起公訴。經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后,法院當庭宣判,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11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被告人當庭表示認罪悔罪不上訴。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公訴機關應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 ②這起判決是在一審法庭作出的③被告人放棄上訴使其合法權益沒有得到維護 ④罰金是被告人對村集體的經濟補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春·河南駐馬店)老張在一家工業園區企業當門衛,但并沒有和企業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23年1月,老張突 然被辭退且沒有結算工資。老張多次找老板理論未果,遂走上維權之路。老張在維權時①可以直接將用工單位告上法庭 ②與用工單位協商一致可以達成和解協議③可直接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 ④申請法律援助后可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廣東汕頭·統考三模)2023年2月,趙某在居家附近的公園內散步時,一棵高大白楊樹上突然斷落一樹枝,致使其右臂骨折,花費醫療費近6萬元。趙某要求該公園賠償,遭到拒絕,遂提起訴訟。該案件①主張權利靠舉證,趙某對花費醫療費負有舉證責任 ②如公園不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③該案適用無過錯侵權原則,公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④趙某可以直接申請法律援助,幫助自己進行辯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春·河南新鄉)2023年2月10日晚,春興精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潔曉于2023年2月10日收到蘇州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與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提起公訴,該案件將在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對此,下面解讀正確的是A.孫潔曉可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為自己作無罪或最輕的辯護B.收到《起訴書》與《傳票》時的孫潔曉成為了內幕交易罪罪犯C.蘇州市中級人民檢察院應依法承擔提供孫潔曉有罪證據的責任D.孫潔曉被蘇州市人民檢察院、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提起公訴7.(2023春·江蘇南通·高二校考階段練習)某日,張某等數十名工人分別開車或步行到某公司門口聚集討要工程款。該市公安局認為申請人舉著帶有影響該公司聲譽標語的木牌,用車輛堵住公司門前道路,期間雖然經人勸阻,車輛不再堵門,但仍有大量人員聚集在該公司門前道路,對其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而張某認為自己討要工程款的行為有法可依,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在本案中①張某作為行政相對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②張某作為原告對自己主張承擔舉證的責任③張某可以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幫其進行訴訟 ④張某應該到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3春·河南新鄉·高二統考階段練習)2023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實施一周年。第二條 本法所稱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①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當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請進行審查 ②經濟困難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原告才能獲得無償法律援助 ③被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不得收取當事人任何財物 ④法律援助機構不得為未提申請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2023春·山東聊城)近日,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王業涉嫌受賄罪、違法發放貸款罪、洗錢罪一案,依法被提起公訴。經查,被告人王業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數額特別巨大;為掩飾、隱瞞賄賂犯罪所得的來源和性質,轉移資金、將財產轉化為有價證券,情節嚴重,依法應當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在本案中①王業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 ②王業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③王業的供述和辯解可以作為本案證據 ④若不服一審判決,王業可在15日內提起上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2023春·江蘇南京·高二校聯考期中)2023年2月,浙江某地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男子中彩票瞞著妻子轉移獎金引發糾紛的案件。男子小周(化名)彩票中獎,稅后到手843萬元。他未將此事告知妻子,而是偷偷轉給了姐姐200萬元,并為前妻支付購房款70余萬元。妻子得知后向法院起訴離婚,主張分割該筆獎金。下列對此案解讀正確的是①小周轉賬支付行為有效,其獎金屬于個人財產 ②小周轉賬支付行為無效,獎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③法院應當駁回妻子的要求并撤銷轉賬支付的訴訟請求 ④小周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其妻子享有知情權和財產處置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3·江蘇·校聯考模擬預測)李某酒后駕駛汽車,與運輸公司的罐式貨車發生追尾事故,罐式貨車裝載的一甲胺發生泄漏,給當地魚塘、農田造成污染。交警部門認定,李某承擔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當地村民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李某和運輸公司連帶賠償財產損失。對本案認識正確的是A.因李某過錯發生交通事故,村民可以向李某請求賠償B.環境污染責任屬于過錯推定責任,村民可以向運輸公司請求賠償C.李某負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運輸公司可以拒絕村民的賠償請求D.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村民應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12.(2023·湖南長沙·長沙市明德中學校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某村村民劉某承包村集體田地用以養殖生態稻田魚。4月20日,該村遭遇大雨。雨后劉某發現自己養殖的稻田魚大面積死亡。后查,附近處在位置較高處的一化工廠趁大雨私自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污水并流入了劉某經營的稻田。劉某要求化工廠做出相應賠償,化工廠以無證據為由拒絕賠償。劉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化工廠賠償自己的經濟損失。經法院調查審理,作出一審判決,化工廠敗訴。在本案中①作為被告,化工廠可委托代理人出庭進行辯護 ②一審判決后,化工廠有申請再審的權利 ③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劉某應就訴訟主張承擔舉證責任 ④本案中,化工廠的責任承擔應適用無過錯侵權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春·山東菏澤·高二統考期中)張某從A縣山區的居民處收購了無合法來源的王錦蛇,準備高價銷售牟取利益,被A縣林業局執法人員查獲。A縣林業局以王錦蛇為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張某未辦理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為由,決定依法沒收王錦蛇,并對張某給予罰款處罰。張某認為縣林業局作出行政處罰的主要證據不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該行政處罰決定。該訴訟中①被告對作出處罰的證據和規范性文件負舉證責任 ②本案由A縣林業局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③若張某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辯護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④張某如果對判決不服,還可以采取行政復議方式解決爭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3春·山東煙臺·高二統考期中)楊某由女兒贍養,兒子非但不盡贍養義務,還多次私自提取楊某的工資用于個人生活。姐弟二人就老人的贍養問題矛盾不斷,雖有家里長輩調解,但未能達成協議。后楊某將兒子起訴至法院,要求其退還擅自支取的養老金,并承擔贍養義務。案件受理后,法官立即開展調查,并于次日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在法官和眾鄉親的協調下,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據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A.家里長輩和法官的調解分別屬于人民調解和訴訟調解B.贍養父母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法定義務C.楊某除了調解和訴訟外,還可以通過仲裁維護自身權益D.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民事訴訟調解是必經程序15.(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批配件,約定“因本合同發生的一切爭議,均由A仲裁委員會仲裁”。后該批配件遲延兩個月才交貨,且用該批配件生產的甲公司產品造成了數起傷人事故。甲公司召回產品檢驗后,意外發現配件內部設計使用了自己的發明專利,因此要求乙公司承擔侵權責任。乙公司則申請行政主管部門宣告甲公司的專利權無效。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針對配件遲延交貨之事,甲公司無權請求法院判決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②針對甲公司產品造成的傷人事故,甲公司即使無過錯也應向受害人承擔責任 ③若主管部門作出了專利權無效宣告,甲公司可向法院起訴且需承擔舉證責任 ④即使乙公司申請失敗,仍可通過證明自己系獨立作出相同發明來實現免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3春·河南駐馬店·高二校聯考階段練習)劉某與M公司簽訂了肉鴨養殖回收合同。合同簽訂后,M公司按約定向劉某供應肉鴨鴨苗,并于2023年3月9日回收劉某飼養的肉鴨。劉某持當批合同本、過磅單等與M公司進行結算,M公司將劉某持有的上述書證收回后,向劉某出具收購結算單三份,結算單上載明的回收單價均為7.508元。后來,劉某根據合同算出肉鴨的回收價格應為7.808元,自己損失了12846元。在這起糾紛中①M公司違約,未按合同約定價格回收肉鴨 ②M公司供應肉鴨鴨苗屬于要約行為③未經勞動仲裁,劉某不得提起民事訴訟 ④劉某對其主張負有舉證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3·湖北武漢·統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薛某通過T公司網購平臺購買零食,并按要求填寫了個人信息。此后薛某接到詐騙電話,在通話過程中發現對方清楚地知道其部分個人信息,這些信息與其在T公司網站填寫的內容相同。薛某認為T公司泄漏了其個人信息,致使其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遂訴至法院。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根據無過錯侵權責任原則,T公司應當承擔全部的舉證責任 ②公司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③若T公司能證明其對客戶個人信息盡到了保密義務,則不必承擔責任 ④T公司侵犯了薛某的隱私權、生命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2023·山東濰坊)劉某與李某夫妻二人共同經營一家制衣廠,收入所得都存入丈夫劉某名下的銀行帳戶。在妻子李某不知情的情況下,劉某與他人發生不良借貸關系,將其中30萬元存款損失殆盡。李某訴至法院,提出離婚要求,并要求劉某返還30萬元存款。對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30萬元存款為夫妻共同財產,劉某須返還李某 ②劉某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答辯狀 ③李某提出的訴訟主張,應由劉某承擔舉證責任 ④“相互坦蕩,遇事商量”是處理夫妻間財產關系的關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023春·江西撫州·高二校聯考期中)2023年兩會進一步強調要讓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市更有“福”。進城務工人員王某是某建材公司的員工,因公司拖欠其2萬元工資未發放,王某撥打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進行法律咨詢。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轉辦單后第一時間安排值班律師與王某聯系,值班律師在詳細聽取案件基本情況后,建議王某第一時間收集工作證、工作服并做好保存。由此可知①人民法院可以直接為王某指派律師,提供法律援助 ②工作證、工作服等都可以作為訴訟證據中的“物證” ③只要涉及勞動報酬糾紛,任何公民都可申請法律援助 ④王某對仲裁裁決不服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3春·廣東佛山·高二統考期中)林先生乘坐J品牌越野車前往外地途中,車輛正常行駛時前擋風玻璃卻突發爆裂。坐在副駕駛座位的林先生因爆震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林先生的妻兒向法院請求判令J汽車公司對林先生之死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①林先生的妻兒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②J公司侵犯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③J公司具備過錯要件才構成侵權 ④J公司應承擔不能舉證的敗訴責任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姓名: 分數:--5 6---10 11---15 16---2021.原告向法院起訴稱,其與被告A公司簽訂長期代銷合同,約定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A公司為原告代銷豬肉,原告每日向被告配送豬肉,并按照豬肉信售收入的定比例定期向被告結付傭金。合同簽訂后,原告接到被告的業務人員陸某電話,要求其今后將貨送到被告下屬的Y購物中心,原告照此辦理。代銷期限結束后,原告經算認為被告欠付貨款10萬余元,故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支付該款項,針對原告起訴,被告否認曾收到過原告配送的豬肉,并稱不存在所謂的下屬Y購物中心,陸某也不是其工作人員。根據上述事實,運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識》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舉證原則及相關規定,如果原告不能舉證證明Y購物中心是被告下屬購物中心,也不能舉證證明陸某是被告單位工作人員,法院應當如何判決 請分析理由。(2)一審判決后,敗訴方是否有上訴的權利 請說明理由。選必二 第十課 課后練習案一 參考答案1.C【詳解】①:若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可在規定期限內提起上訴,①錯誤。②④:在這一案件中,雙方當事人都有委托律師參與訴訟和申請回避的權利,②④正確。③:法律援助是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本案中李某是某單位職工,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③排除。故本題選C。2.B【詳解】①:最終法院判決葛某等六人賠償生態環境損失費用20萬余元,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該案的判決彰顯了司法守護生態安全的作用,①觀點符合題意。②:公益訴訟旨在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②說法錯誤。③:根據舉證責任倒置原則,本案應由行為人葛某等六人承擔舉證責任,③說法錯誤。④: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葛某等六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3.A【詳解】①:刑事訴訟法規定,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因此,本案公訴機關應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①正確。②:一審結束后,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本案中,被告人當庭表示認罪悔罪不上訴,因此,這起判決是在一審法庭作出的,②正確。③:上訴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起上訴完全由當事人自主決定,③錯誤。④:罰金是人民法院判處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屬于財產刑的一種,④錯誤。4.C【詳解】①:勞動爭議,除特定情形外,未經勞動仲裁程序,當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①錯誤。②: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案例中,老張與用工單位協商一致可以達成和解協議,②正確。③:不滿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案例中,老張可直接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③正確。④: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法律服務制度。公民因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影響,難以在訴訟過程中充分行使訴訟權利時適用。案例中老張不具有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沒有通過司法途徑維權,④排除。故本題選C。5.A【詳解】①②:主張權利靠舉證,在民事訴訟中,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趙某對花費醫療費負有舉證責任;民法典規定,林木折斷、傾倒或者果實墜落致人損害的,林木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過錯推定侵權責任,如公園不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①②符合題意。③:案件中的情形適用過錯推定原則,而不是無過錯侵權原則,③不符合題意。④:在生活中,一些公民因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影響,難以在訴訟過程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從而可能喪失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寶貴機會,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趙某可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申請后,要進行審查,符合條件 ,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且民事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而不是辯護人,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6.C【詳解】A: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稱為訴訟代理人。孫潔曉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提起公訴,可委托辯護人為自己辯護,A說法錯誤。B:法律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收到《起訴書》與《傳票》時孫潔曉還不是罪犯,B說法錯誤。C:刑事訴訟法規定,“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C說法正確。D:刑事訴訟中提起公訴的是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是審批的,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7.B【詳解】①:行政訴訟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①正確。②: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負有舉證的責任,②錯誤。③: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在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應為訴訟代理人,③錯誤。④:市公安局作為被告,張某應該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④正確。故本題選B。8.C【詳解】①:“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可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當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請進行審查,①正確。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的規定,涉及維護英雄烈士人格權益或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等情形的,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而且不僅原告可以申請,被告也可以申請,②錯誤。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十條規定,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財物,③正確。④: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法定程序,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④錯誤。故本題選C。9.C【詳解】①②: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幫助被害人、自訴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在本案中,王業涉嫌受賄罪、違法發放貸款罪、洗錢罪一案,依法被提起公訴。王業屬于刑事犯罪,本案屬于刑事訴訟,王某作為被告,有委托辯護人而不是訴訟代理人的權利,該案件被告人王業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①錯誤,②正確。③: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因此,王業的供述和辯解可以作為本案證據。③正確。④:公民有上訴的權利,刑事訴訟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0日和5日。若不服一審判決,王業可在10日內提起上訴,④錯誤。10.D【詳解】①: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獎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由雙方共同管理、共同處分,因此該案中小周的轉賬行為無效,①錯誤。②④: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獎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由雙方共同管理、共同處分。小周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其妻子享有知情權和財產處置權,因此小周轉賬支付行為無效,②④正確。③: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有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因此法院應當支持妻子的訴訟請求,③錯誤。故本題選D。11.A【詳解】A:《民法典》規定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李某過錯發生交通事故,其過錯行為與村民魚塘、農田遭受的環境污染損害具有直接因果關系,故李某應承擔賠償責任,A正確。B:法律規定在環境侵權案件中只要損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不論其有無過錯,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以污染者依法應對其污染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無過錯侵權責任,而不是過錯推定責任,B錯誤。C:《民法典》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被侵權人可以向侵權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侵權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污染者依法應對其污染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無過錯責任,故運輸公司不得以第三人過錯造成損害為由拒絕賠償。運輸公司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李某追償,C錯誤。D:因環境污染、破壞生態發生糾紛,適用于舉證責任倒置情形。該環境污染訴訟案的舉證責任在李某和運輸公司,D錯誤。故本題選A。12.B【詳解】①: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作為被告,化工廠可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進行辯護,①正確。②:一審判決后,化工廠在規定期限內有權提起上訴,而不是申請再審,②錯誤。③:因污染環境侵權的,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由行為人承擔舉證責任,③錯誤。④:法律規定在環境侵權案件中,行為人只要損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不論其有無過錯,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④正確。故本題選B。13.A【詳解】①:在行政訴訟中,舉證責任倒置,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故①正確。②: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行政訴訟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則,即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據此,本案由A縣林業局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②正確。③:本案為行政訴訟,若張某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故③錯誤。④:當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時既可以選擇行政復議也能夠選擇行政訴訟,如果選擇了行政復議后也可以再次進行行政訴訟;已經提起行政訴訟,不得申請行政復議。故④錯誤。14.B【詳解】A:人民調解是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依照法律對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規勸,在自主自愿情況下,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活動。家里長輩的調解不屬于人民調解,訴訟調解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貫徹調解原則所進行的一項訴訟活動,法官的調解是訴訟調解,A排除。B:根據民法典,成年人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B正確。C:根據仲裁法,贍養不能仲裁,C排除。D: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一般情況下,需要經過民事調解,但不是必經程序。D排除。故本題選B。15.A【詳解】①:雙方約定“因本合同發生的一切爭議,均由A仲裁委員會仲裁”,表明雙方訂立了有效的仲裁協議。法律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因此有效的仲裁協議可排除法院管轄權,甲公司無權向法院提起訴訟,故①正確。②:甲公司生產的產品造成他人傷害,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無過錯侵權責任中的生產者產品責任處理,即行為人只要損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不論其有無過錯,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故甲公司即使無過錯也應向受害人承擔責任,②正確。③:甲公司起訴行政主管部門,屬于行政訴訟,應當由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而不是由甲公司承擔主要舉證責任,③錯誤。④:發明人取得專利,是以公開其發明內容為條件,換取國家在限定時間內給予強有力的法律保護,其他人即使獨立作出了相同的發明,也不得實施該發明,故④錯誤。故本題選A。16.B【詳解】①:劉某根據合同算出肉鴨的回收價格應為7.808元,而M公司回收單價均為7.508元,因此,M公司違約,未按合同約定價格回收肉鴨,①符合題意。②: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M公司在合同簽訂后供應肉鴨鴨苗,這屬于履約行為,②錯誤。③:勞動仲裁適用于勞動爭議,本案劉某與M公司之間非員工與用人單位關系,二者之間的糾紛非勞動爭議,未經勞動仲裁,劉某可以提起民事訴訟,③不選。④: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劉某若提起訴訟,對其損失12846元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④正確。故本題選B。17.C【詳解】①:薛某與T公司網購平臺的糾紛,如果T公司泄露了其個人信息,那么T公司是過錯侵權,但也不是應當承擔全部的舉證責任,民事訴訟堅持“誰主張,誰舉證”原則,①排除。②③:根據民法典規定,公司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保護用戶的個人合法信息,若T公司能證明其對客戶個人信息盡到了保密義務,則不必承擔責任,②③符合題意。④:T公司侵犯薛某法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沒有侵犯其生命權,④排除。故本題選C。18.C【詳解】①:我國法律規定,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的范圍,沒有約定的,按照法律規定處理。夫妻雙方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由此可知,30萬元存款為夫妻共同財產,李某無權要求劉某全部返還,①說法錯誤。②:我國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登記立案后,要將原告提交的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被告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提出答辯狀,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本案中,李某將劉某起訴至法院。由此可知,劉某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答辯狀,②正確。③: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因此,李某提出的訴訟主張,應由李某承擔舉證責任,③說法錯誤。④:本案中,因劉某在妻子李某不知情的情況下,與他人發生不良借貸關系,將30萬元存款這一夫妻共同財產損失殆盡,李某將劉某訴至法院,影響了家庭和諧、婚姻幸福。由此可知,“相互坦蕩,遇事商量”是處理夫妻間財產關系的關鍵,④正確。故本題選C。19.C【詳解】①:提供法律援助的是國家設置的法律援助機構,不是人民法院指派,故①表述錯誤。②:工作證、工作服等能夠作為王某在建材公司上過班的證據,是重要的物證,故②符合題意。③:涉及勞動報酬糾紛,經濟困難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故③表述錯誤。④:針對勞動糾紛,勞動雙方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進一步提起訴訟,故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0.D【詳解】①:本案屬于人身利益侵權案件,為了公平起見,本案雖然是民事案件,但適用于舉證責任倒置原則,故①不選。②:材料中指出林先生乘坐J品牌越野車因車輛正常行駛時擋風玻璃爆裂震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這表明J公司侵犯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故②正確。③:材料中指出林先生乘坐J品牌越野車因爆震傷致亡,屬于產品責任,J公司負有無過錯侵權責任,故③不選。④:材料中指出林先生乘坐J品牌越野車因擋風玻璃爆裂震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在本案中應當由J汽車公司負有舉證責任,J公司應承擔不能舉證的敗訴責任,故④正確。故本題選D。21.(1)依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訴訟中,如果原告不能舉證證明Y購物中心是被告下屬購物中心,也不能舉證證明陸某是被告單位工作人員,則法院應當判決認定上述兩項事實不存在,從而判決原告敗訴。(2)有上訴的權利。我國民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原則,訴訟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易混辨析】參考答案1.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2.當事人有權申請任何訴訟參與人回避的權利。3.如果當事人不服判決,可以上訴,直至滿意。4.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盡快安排援助。5.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6.起訴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7.對于起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8.被告不提交答辯狀,會對審理帶來不利影響。9.訴訟中遇到過“有理說不清”的煩惱,其根源就在于不懂法律。10.“民告官”應由“民”提供證據。11.行政訴訟的核心問題是證據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