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課《外交事業的發展》教學設計【課標要求】了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知道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學目標】1.掌握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得以恢復的原因和意義。2.知道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的相關史實。3.了解新時期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教學重點】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的史實。【教學難點】1.中美關系在 20世紀 70年代出現轉機的原因。2.我國外交事業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教學過程】一、導入(課前分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 20世紀 5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哪位同學能根據時間軸和圖片,簡要敘述一下?(一生上臺展示)那 20世紀 70年代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事業又有哪些成就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7課《外交事業的發展》。二、自主學習本課有三個篇章,(課件出示)請一位同學來讀。給大家 5分鐘時間,根據提綱,自主學習本課內容。三、合作探究(一) 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篇章:揚眉吐氣喜開顏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是“恢復”,而不是“加入”聯合國?中國與聯合國有怎樣的淵源呢?課前讓大家搜集了資料,誰來分享一下?(一生說)所以,中國作為聯合國創始國之一,資格不是問題,問題是由誰來代表中國。為了爭取恢復合法席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長期的努力。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會議?在 1971年的第 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獲得 76票贊成,會場沸騰了。我們通過一則視頻,來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播放視頻)(出示《喬的笑》)這張照片,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帶領中國代表團首次參加聯合國大會時,記者問他心情如何,喬部長仰頭大笑,那自豪的、酣暢淋漓的笑,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被記者抓拍下來,定格為永遠的歷史。西方煤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他的笑,也成為了中國外交自信的符號。從新中國成立開始,我國就一直為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努力,為什么到 1971年才取得成功呢?請同學們閱讀這三則材料,小組合作: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分析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原因。師、生總結,內因: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根本原因)。外因:美國霸權地位衰落;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二)中美、中日建交(過渡)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在 1971年,中美關系也出現了轉機。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篇章:握手相談開新篇——中美、中日建交。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建國初期的中美關系,你會用...(敵視、敵對)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中美關系為什么能夠在 20世紀 70年代得到改善呢?(出示材料)請同學們根據這四則材料,我們分組來討論一下。1-6組為美國代表隊,7-12組為中國代表隊。待會兒每組各選一位本國的外交部發言人,來說說為什么愿意和對方改善關系,從哪則材料得出的結論。***你作為記者,待會兒你來采訪兩國發言人。中國隊,你們選出的外交部發言人是... ***到前面來。美國隊,請到前面來。***,開始你的采訪。感謝兩位部長和優秀的記者。從采訪中,我們可以看出改善中美兩國關系成了雙方共同的需求。中美兩國的關系從敵對到開始正常化,是因為雙方考慮到自身的什么?(國家利益)或者說共同的國家利益。無論是從美國的角度、還是從中國的角度看,中美兩國能夠改善雙方關系的因素,得益于雙方共同的...國家利益。在此基礎上,中美雙方開始尋求改善關系的契機。首先打破中美關系僵局的事件是(出示圖說歷史),根據課本 86頁的相關史事和圖片,這個事件的名稱是——乒乓外交。乒乓外交使當時中美雙方的領導人感受到了對方的友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還游覽了長城。當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派出一個特使為自己打了一個前哨,這位特使是誰?(基辛格)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為尼克松總統訪華奠定了基礎。通過預習,尼克松總統訪華,是在哪一年?(1972年)(出示圖片)這幅圖片,是 1972年,周恩來總理在機場迎接尼克松的場景,實現了歷史性的握手。尼克松說了這樣一句話:“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師引導)(齊讀)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總統訪華時間雖然只有短暫的七天,但成果顯著,尼克松訪華最大的成果是什么?簽署...(《聯合公報》)這是《聯合公報》的部分內容。可以看出改善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什么嗎?(臺灣問題)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是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政治前提。在此基礎上,中美兩國在哪一年正式建交?(1979年)(出示課件)下面,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過程。請同學們說出四幅圖片對應的歷史事件。給大家 2分鐘時間,讀背下來。檢查一位同學。直到今天,中美兩國的關系既有摩擦、也有合作,那我問大家:中美兩國的關系,是朋友嗎?(不是)是敵人嗎?(也不是)是因為國家處理外交事務的根本出發點是什么?(國家利益)就像英國首相丘吉爾說的...中日建交,找一位同學,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和日本,中國最先和哪個國家建立關系?日本,在 1972年,與美國建交是 1979年。這點需要大家注意。回顧近現代史上,中日兩國的關系,從近代的甲午中日戰爭、全面侵華戰爭,到現代日本右翼篡改歷史教科書。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中美關系呢?日本侵華戰爭,給我們的啟示,是“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延續仇恨?(不是)那兩國在遇到問題時,應如何解決?戰爭還是和平?(和平)我們要謀求中日關系(這里有個詞)健康發展。我們再回到中美、中日建交這段歷史。(出示中國同各國建交情況表)請同學們觀察這幅曲線圖,是新中國成立后,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數量。可以看出哪一年達到了高潮?(1972)也就是中日建交這一年。(出示地幅)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出現與中國建交的高潮。新中國走向世界舞臺。我們回顧一下 20世紀 70年代中國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師梳理)這三個事件,我們稱之為“梅開三度”。給大家 1分鐘時間,讀背一遍。(三)全方位外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全方位外交時代,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篇章:互利共贏謀宏圖——全方位外交。1.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找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的關鍵詞。視頻看完了,請你告訴大家,你找到的關鍵詞是什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2.在紀錄片《大國外交》中有一句話:“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當前,中國為世界貢獻了哪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咱課本上提到了三個。①中國秉持怎樣的全球治理觀?(共商共建共享)。②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提到,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中國還積極推動構建(“一帶一路”)2.中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怎樣的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3.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主動性也越來越強,會主動發起或組織一些會議和活動,比如咱課本上提到的有哪些?(一張張出示圖片)等等...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成就。請學生思考一下: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注意老師給你溫馨提示了,從國家實力、外交政策、國際環境三個方面去考慮。四、課堂小結結合課件和板書,總結本課知識點。20世紀 70年代和改革開放以來的的外交成就。五、當堂檢測六、結束語紀錄片《大國外交》中說“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中國一步一個腳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這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為生活在這樣偉大的祖國而感到驕傲,是嗎?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學生自由答)習近平主席給我們的寄語是,我們一起來讀“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堅定理想信念,積微成著、卓然而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外交事業的發展》測評練習一、選擇題1.1971年 10月 26日,毛澤東說:“馬上就組團去,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派一個代表去,讓‘喬老爺’(喬冠華)當團長。”此次“喬老爺”的行程是()A.赴印度討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到萬隆參加亞非會議C.參加第 26屆聯大行使合法權利 D.簽署中美《聯合公報》2.1971年 11月 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這是中國外交戰線的重大勝利。這體現當時中國()A.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推動亞非會議的圓滿成功C.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改善了與美國之間的關系3.當今,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多少周年()A.20周年B.30周年C.40周年 D.50周年4.如果以“乒乓外交”、“尼克松訪華”、“聯合公報”等為關鍵詞寫一篇歷史論文,這篇論文的題目應該擬定為()A.中國發展與亞非拉國家的友好關系 B.中國重返聯合國C.中美關系的改善 D.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5.《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一書中寫到:“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是歷史的大勢所趨: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間的差異和隔膜終究不能將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兩個國家永久地分割開來。無論是各自發展的需要,還是參與國際事務的需要,兩國早晚會在相互接觸、彼此合作中尋求各自國家利益的最佳結合點,這已經在兩國建交以來的歷史和現實中得到了驗證。”可見,“兩國”應是()A.中國、美國 B.美國、日本C.美國、英國 D.中國、俄羅斯6.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我國百年的屈辱外交,翻開了外交事業的新篇章。下列屬于 20世紀 70年代初中國外交上的大事有()①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中日建交③中美正式建交④尼克松訪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在當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勢下。截止 2021年 6月 8日,中國已向全球輸送 3.5億劑新冠肺炎疫苗。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在構建人類向運共同體中的()A.尊重領土主權 B.和平共處原則C.求同存異方針 D.大國擔當責任8.2021年 4月以來,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動作不斷!美國總統派好友、前參議員多德以祝賀所謂《與臺灣關系法》簽署 42周年為由率團“訪臺”。美國的行為嚴重違反了中美達成的()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萬隆會議基本精神C.不結盟運動綱領 D.《聯合公報》規定9.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 7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發出改善中美關系的表示,原因是()A.中國綜合國力強大 B.美國喪失世界霸主地位C.為了維護美國國家利益 D.與蘇聯爭霸處于不利地位10.2001年 11月 11日晚,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了中國加入某世界組織議定書簽字儀式。時任中國代表團團長、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部長石廣生代表中國政府在該組織議定書上簽字。這一組織是()A.聯合國 B.華約組織C.亞太經合組織 D.世界貿易組織11.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加入這個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分工利益,與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同步前進。口口口口口口可以幫助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新的空間。“口口口口口口”應是()A.建立經濟特區 B.實施“一帶一路”倡議C.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成立亞投行12.1950年,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001年,中俄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這表明,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A.獨立自主 B.不結盟C.“一邊倒” D.睦鄰友好二、非選擇題1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對外關系的新篇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兩國總理重申這些原則,并且感到在他們與亞洲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也應該適用這些原則。如果這些原則不僅適用于各國之間,而且適用于一般國際關系之中,它們將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堅固基礎......——《中印兩國總理聯合聲明》材料二進入(20世紀)70年代,國際形勢在戰后 20多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形勢下,中美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有必要結束長達 20多年的敵視狀態,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摘自郭大鈞《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949—1993》材料三 2021年 3月 23日針對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以人權為由對中國有關人員和機構實施制裁。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將會對上述國家實施對等制裁。并強調“今天的中國不是伊拉克、利比亞,也不是敘利亞,更不是 120年前的中國。外國列強架起幾門大炮就能打開中國大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摘自《西海都市報》(1)材料一中的這些原則是指什么原則?這些原則是誰最先提出的?(2)根據材料二分析中美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有必要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簡要分析中美建交時的國際政治格局。(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各國外交的根本出發點是什么?看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發言后你有何感想?《外交事業的發展》課后反思本課重在闡述新中國 20世紀 70年代的外交成就。重點是:中美關系正常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難點是中美關系在 70年代出現轉機的原因;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為有效地引導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我做了如下工作:1.廣泛搜集及篩選歷史背景材料,擴充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及時充電。如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70年代,中美關系出現轉機的原因”,我課上為學生展示了六則材料,激勵學生分析材料,提煉出有效信息,認識到“從中方看,從美方看”,最后得出中美關系出現轉機是中美雙方共同的意愿,從而突破了難點。2.精選圖片,再現歷史鏡頭。如在講述中國重返聯合國時,我展示了《喬的笑》,使學生在幽默輕松的氛圍下完成本目的學習任務。最后,我又展示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申奧成功》《上海世博會》等圖片,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新世紀中國取得的一系列外交成績。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3.讓學生查閱有關影視資料,擴展學生視野。本課的成功之處:導入環節比較好,結合前一課知識,創設問題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讓學生角色扮演,分析的比較全面,也滲透了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題的設置,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之一。通過不同時期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分析,得出:世界上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課堂小結后讓學生做筆記,及時鞏固了所學。本課的不足之處:學生課堂討論不夠充分。如果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效果應該會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