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3 課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一、教材分析第 13 課《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位于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本單元主要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 12 課《民族大團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民族地區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實現了民族大團結。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海峽兩岸關系不斷發展。在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國統一大業一定會實現。本課主要講了“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及成功運用,香港、澳門順利回歸,也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范例。本課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課程目標:1.知道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2.了解“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含義及深遠影響;3.掌握香港、澳門回歸的過程和意義。重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及香港和澳門回歸的史實。難點: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二、學生分析通過學習第 13 課《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使學生知道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了解“一國兩制”提出的背景、含義及深遠影響;掌握香港、澳門回歸的過程和意義。初二學生由于年齡特點,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生對“一國兩制”的政策及應用不太了解,可應用多媒體展示歷史圖片、知識點等,形象、直觀的教學,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對知識的分析歸納能力有待提高,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啟發,逐步鍛煉這一能力。三、核心素養目標1、基礎知識:掌握“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時間和意義;2、能力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探究討論,幫助他們養成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3、情感體驗:由港澳回歸的史實體會香港、澳門與祖國大家庭的血緣關系所鑄就的愛國情感,認識到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1、使用多媒體教學,2、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提問香港、澳門回歸之前分別是哪國的殖民地?中國政府通過哪些途徑收回的?從而導入本課學習。本課共三個板塊:“痛苦分離”,“港澳回家”,“共謀發展”。運用多媒體展示相關歷史地圖、圖片等材料,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3、預期效果:由啟發式教學導入新課,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運用圖片等,形象直觀,使學生能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認識到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1、使用多媒體教學,2、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提問香港、澳門回歸之前分別是哪國的殖民地?中國政府通過哪些途徑收回的?從而導入本課學習。本課共三個板塊:“痛苦分離”,“港澳回家”,“共謀發展”。運用多媒體展示相關歷史地圖、圖片等材料,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3、預期效果:由啟發式教學導入新課,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運用圖片等,形象直觀,使學生能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認識到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教師提問:香港、澳門回歸之前分別是哪國的殖民地?中國政府通過哪些途徑收回的?從而導入新課。 學生回答。 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突出重點 本課共分三個板塊: 一、痛苦分離(港澳臺問題的由來);二、港澳回家; 三、共謀發展。 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讀出。 一、痛苦分離(港澳臺問題的由來)出示歷史地圖, 1、香港問題的由來; 2、澳門問題的由來; 3、臺灣問題的由來。 二、港澳回家。 1、“一國兩制”的構想。讓學生看課本 65 頁,完成1—6 小題?!耙粐鴥芍啤笔紫冉鉀Q了香港問題,下面我們學習: 2、香港回歸。出示圖片“1982 年鄧小平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前途問題會談”;出示圖片“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讓學生理解香港回歸的過程。指出香港回歸后設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香港回歸后,澳門也順利回歸祖國,下面學習: 3、澳門回歸 學生讀出學習目標,對本課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師生共同分析港澳臺問題的由來。看課本 65 頁,完成 1—6 小題。回答問題。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通過歷史地圖,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港澳臺問題的由來。多媒體展示“一國兩制”的問題,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多媒體出示香港回歸相關圖片,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突破難點 出示圖片“中英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強調回歸后設澳門特別行政區,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出示圖片“猜一猜”,讓學生認識、區別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小組討論:港澳回歸是我國的百年盛事,它們的回歸有什么歷史意義?出示三個材料,設置問題,讓學生根據材料小組討論,回答問題。出示“合作探究”:改革開放后,我國能夠收回香港和澳門的原因? 出示三個材料,讓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展示探究成果。 材料一: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是中國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的一大盛事,它一洗中國人民蒙受了一百多年的民族恥辱......它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 ——《黨政干部學刊》1997年 材料二:二十年過去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不同的是香港人民告別了港督殖民時代,摘掉了“二等公民”的帽子,開始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政治生活。 ——《中國產經新聞報》 材料三: 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構想,使香港、澳門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也使海峽兩岸的人民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增加了信心和希望,鼓舞著他們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豆埠蛧贰? 問題:由港澳回歸我們得到什么啟示?學生總結回答。港澳回歸后發展情況如何?我們共同學習:三、共謀發展出示三個材料,以具體事例說明港澳回歸后經濟持續發展,與大陸人員往來、經貿合作日益密切,也促進了大陸經濟的發展。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依據三個材料,小組討論,回答問題,展示討論成果。學生依據三個材料,合作探究,小組分析討論,回答問題,展示討論成果。學生依據材料,得出結論,港澳回歸有利于港澳和大陸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說明“一國兩制”的政策是正確的 多媒體出示澳門回歸相關圖片,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體出示“猜一猜”,讓學生區別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形象直觀,加深印象。多媒體出示三個材料,老師設置問題,小組討論解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探究,依據材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展示探究成果。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港澳回歸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依據事實材料得出結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小結 歸納本課的知識要點,知識網絡,對知識進一步回顧。出示漫畫“回來吧,就差你了”,讓學生根據漫畫內容回答:母親是誰?懷抱中的兩個孩子是誰?奔向母親的孩子又是誰?我們希望臺灣能夠接受“一5國兩制”的基本國策,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學生歸納本課知識點。根據漫畫回答問題。展示 PPT 知識網絡課件。 多媒體展示漫畫“回來吧,就差你了”,讓學生理解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牛刀小試: 1.我國能夠成功于 1997年、1999年分別收回香港和澳門主權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國際地位的提高 B.綜合國力的增強 C.軍事力量的壯大 D.“一國兩制”的構想 2、(2019湖南郴州)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不僅為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方向,也成為解決國際爭端的一個典范,下列選項中屬于成功運用此典范是()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澳門回歸B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請叫兒的乳名......母親!請回答: (1)歌詞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親”又是指什么? (2)“MACAU”是在何時回到“母親”懷抱的?它的回歸得益于什么政策? (3)請結合相關史實,談談這一政策對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所起的巨大作用?“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1.D 2.B (1)澳門;中國(2)1999年;一國兩制 (3)“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課后反思 這節課根據課程標準,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直觀。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大部分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教學效果較好,80%的學生能理解掌握基礎知識。但在教學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教師表情不太自然,有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仍有一定難度,小組討論不積極主動。針對不足之處,我今后改進教學,鉆研教材,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完成“自主先學”部分,節省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對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的同學,平時多關心,多提問,鼓勵積極發言,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小組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