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清單第一單元 各具特色的國家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一、國家是什么1.關于國家的概述產生 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基本要素 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主權是國家的生命與靈魂)性質(本質) ①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是由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的。②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屬性,國家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類型 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職能 國家的根本職能是政治統治職能,也具有社會管理職能。【備注】①主權,指一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對內對外政策、處理國內國際一切事務的權力。②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體現國家性質。2.民主與專政的關系民主 專政區別 含義 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 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對象 統治階級 被統治階級實施方式 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憑借國家權力聯系 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現代民主制國家,都必然包括一定階級的民主,也包括對其他階級的專政【備注】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階級的全民的民主。3.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國家不同點 民主主體 絕大多數的人民 資產階級專政對象 極少數敵對分子 絕大多數人民民主特點 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虛偽性、欺騙性本質 人民當家作主 資產階級專政相同點 都屬于民主政體,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都由國家性質決定4.國體與政體國體(內容) 政體(形式)區別 含義 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即國家管理形式決定因素 統治階級的性質 國家性質,以及文化傳統、發展程度等反映問題 “誰掌握政權”,決定國家性質 “如何掌握政權”,規定國家管理形式聯系 同屬國家制度;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并服務于國體;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備注】①政體從根本上由國體(國家性質)決定,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等是影響政體的重要因素。②現代民主制國家,從國體看,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從政體看,都是與專制政體相對立的民主政體(代議制)。二、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2.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劃分依據 類型 特征 實質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 民主共和制 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一般經由選舉產生 資產階級對國家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們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好的政治外殼君主立憲制 國家的元首由世襲的君主擔任,君主的權力受到憲法議會不同程度的限制 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或對君主制進行改良的產物,保留了君主制的外殼甚至實質性內容,但政權運行與民主共和制國家大體相同3.議會制和總統制劃分依據 類型 特征 權力中心及典型國家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 議會制 政府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政府首腦一般由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政府首腦往往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政府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 議會是權力中心,擁有立法權,組織和監督政府。英國、日本、意大利、德國、印度、新加坡、芬蘭等是議會制的典型總統制 總統不僅是國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總統獨立于議會之外,由選民直接或者間接選舉產生,一般有任期限制。總統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但在某些重大事務上可能會受到議會的制約。 總統是權力中心,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美國、韓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是總統制的典型。半總統制 總統是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但不是政府首腦;政府首腦由內閣總理擔任,向議會負責而不向總統負責。 既有總統制的特征,又有議會制的特征。法國等少數國家實行半總統制【備注】①議會制,又稱內閣制、議會內閣制、責任內閣制。在議會制國家,政黨上臺執政的關鍵是奪取議會選舉的勝利。②在總統制國家,資產階級各政黨能否上臺執政的關鍵在于總統選舉成功。三、政黨和利益集團1.政黨⑴政黨是在階級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政黨是階級的領導者。⑵在現代國家的政治體系中,以掌握政權、統治國家為目標的政黨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⑶政黨是有組織的政治團體,通常以執政為主要目標;也有一些政黨不謀求執政,但積極致力于推廣某種政治思想、維護某種政治利益。⑷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2.政黨制度資本主義國家政黨制度 類型 一黨制、兩黨制和多黨制實質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政治,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都無法改變其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欺騙人民大眾的根本性質。社會主義國家政黨制度 我國政黨制度 內容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地位 基本政治制度特點 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3.利益集團⑴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會提出訴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壓力,借以影響公共政策,以爭取其團體利益及其成員利益的社會團體。⑵利益集團又稱壓力團體或倡議團體,是現代政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⑶影響政府決策的途徑包括游說、宣傳、助選、集會游行、司法訴訟等。⑷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集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緩和社會矛盾的作用,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不同階級的矛盾。第二課 國家的結構形式一、主權統一與政權分層1.國家主權⑴是現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它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⑵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其他權力主體可以對其加以否決或駁回。獨立自主的對外交往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國家主權通常以法律形式在憲法中加以規定,對外則表現為國家之間的相互承認。國家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國家主權的喪失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⑶主權國家依據國際法享有獨立權、管轄權、平等權、自衛權等基本權利。2.中央與地方⑴一個統一的國家只能有一個中央政府。至于中央和地方、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各國的情況不盡一致。⑵國家之內的行政區劃①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不可能通過唯一的中央政府進行直接的、簡單化的、事無巨細的管理。國家之內的行政區劃,通常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產生的。②行政區劃的界線和分層,往往需要考慮民族、宗教、歷史、地理、文化、經濟、軍事等諸多因素。③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⑶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的權力劃分①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圍內的權力,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的權力劃分,往往通過國家憲法加以規定。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負責國家秩序與整體發展、軍事、外交等國家級事務,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各自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社會治安等地方性事務。②在我國,中央與地方各級國家機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劃分職能。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國家整體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須服從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證中央統一領導的同時,必須考慮地方特殊利益,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二、單一制和復合制1.國家結構形式的分類 單一制 復合制(聯邦制)含義 由若干行政區域構成的單一主權國家 由若干成員單位組成的聯盟國家組成單位 按地域劃分的普通行政區域或自治區域 享有相對主權的完整政治實體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中央享有最高權力,地方政權被置于中央政權統一領導下 聯邦是國際交往的主體,其成員也有某些外交權特征 全國只有一個中央政權、一部憲法、一種法律體系 中央與地方分享政治權力、在各自權力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典型國家 中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等 美國、德國、俄羅斯、印度、緬甸、巴西等【備注】①單一制又分地方分權單一制(如英國)和中央集權單一制(如法國)。②復合制中的邦聯制,邦聯是主權國家為某種共同利益而組成的國家聯盟。邦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不具有完整的國際法主體資格。2.國家結構形式的影響因素一個國家采用何種結構形式,是階級、民族、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無論采取什么樣的結果結構形式,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始終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選擇國家結構形式時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