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屬的性質和利用[教學目標]1.通過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金屬材料等具體事例,感受金屬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2.了解常見金屬的性質,知道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還需考慮其它因素;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與金屬有關的化學問題。[教學重點難點]1.知道金屬的性質與利用的關系。2.提高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資源]多媒體、鋁條、砂皮、錫絲、鐵絲、鎂條、酒精燈、銅絲、鋁片、火柴、坩堝鉗、戒指、石棉網、直流電源、燈泡、導線。[教學方法]啟發引導-- 演示實驗-- 分組實驗-- 小組合作-- 歸納小結[教學思維導圖][教學過程]一、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活 動1】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制品。(學生列舉)【活 動2】了解金屬利用的發展史。(圖片展示)設計意圖:從生活走進化學,讓學生體會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習的熱情。 展示四張代表性的金屬制品圖片,讓學生了解金屬的發展史,感知金屬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二、探究常見金屬的性質【活 動1】 實驗探究、驗證金屬物理性質根據提供的金屬材料、實驗儀器及用品,按表中的提示,設計實驗探究、驗證金屬具有怎樣的物理性質 (注意記錄)并從表格下方選項中選擇日常生活中相應的應用。實驗設計 現象 物理性質 生活中的應用用砂紙打磨鋁條,觀察打磨后鋁條表面光澤的變化。用鉛筆碾壓焊錫絲,觀察焊錫絲是否變形? 延展性導熱性日常生活中的應用:A.電線、電纜 B.鐵絲 C.飾品 D .鐵鍋設計意圖:通過實驗探究和實驗驗證的方式,增強思辨性,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根據金屬的性質選擇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體會性質決定用途。思考:1.金屬都有導電性,那燈泡內為何選用鎢絲而不用其它金屬呢?小結:金屬都有 、有 、 性、有 性,還具有各自的特性,大多數金屬呈銀白色,銅呈 ,金呈 ,常溫下,大多數金屬都是 ,但汞卻是 ,金屬的導電性、導熱性、密度、熔點、硬度等物理性質差別也較大。【資料卡片】設計意圖:從宏觀的角度辨識金屬在生活中的利用,歸納金屬的物理共性,通過對比知道金屬在物理性質上的差異,讓學生學會對物質進行辯證分析。2.金屬鎂制成的照明彈可以讓黑夜如同白晝,這利用了金屬的什么性質?演示實驗:鎂條燃燒【活動2】 實驗探究金屬銅、鋁在空氣中發生的變化實驗 現象用坩堝鉗夾持銅絲于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用坩堝鉗夾持鋁片于酒精燈火焰上加熱,并輕輕晃動思考:1.久置在空氣中的鋁條,為什么表面沒有光澤?2.如何解釋生活中的鐵制品大多改用鋁制品的原因?3.防止鐵制品生銹關鍵要注意什么? 鋁制遮陽傘小結:大多數金屬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 發生反應,但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設計意圖:實驗與問題相結合得出化學性質及相關應用。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增強對物質性質和用途辯證關系的認識。三、 金屬的利用與性質關系【活 動】參閱前面的資料卡片,討論。1.銀的導電性比銅的好,為什么電線一般用銅制而不用銀制?2.為什么有的鐵制品如水龍頭等要鍍鉻?如果鍍金怎么樣?小結:對物質利用時,首先考慮物質的 ,還需要考慮 價格、資源、美觀、是否便利等多種因素。設計意圖:通過對電線選用、水龍頭鍍鉻等問題討論和交流,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性質與利用之間的關系。四、化學與生活【活動】如何鑒別真假黃金?材料:2015年4月,福建一對表姐妹利用重約100多斤(157包)的假黃金(主要成分銅和鋅)向當地一位民間人士抵押借貸550萬人民幣,用于購買品牌衣服、名牌包包等揮霍殆盡。設計意圖:利用所學金屬的性質,剖析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強化性質與利用的關系,指導學生進行物質的鑒別的一般方法。課堂小結:請從知識、方法、實驗層面談談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課后拓展: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等了解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鑒別真假黃金?[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在教學初始,能從生活中的金屬制品引入,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運用宏觀辨識、創設情境、實驗探究等手段,有效的幫助學生學會和運用性質與利用的關系。教學結束能利用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凸顯性質和利用的關系,從化學回歸到生活,體現化學的社會價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